昔時佛祖拈花,惟迦葉微笑,既而步往極樂。近日與友人郊游,談及對“一花一世界”的理解,偶有所悟,從而有了這篇文章。對于這句禪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而我的看法是世間萬物皆有關聯,可從一花一草,甚至最細微之處皆可悟出整個世界的道理。一顆細菌有生老病死,一株花草有生老病死,一個項目有生老病死,一個產品有生老病死,一個企業也有生老病死。太極之所以能生兩儀,進而生四象、八卦,演萬物,就是因為太極抓住的是普遍規律。道可道,非常道,描述的也是普遍規律。佛祖拈花,即非拈花,是名拈花。當我獨處時,雖然是觀察和體驗任何一項外人看來無聊的身外或身內事物,總是能有所收獲。
既然一花一木皆能反映世間萬物,也就是說我們常說的創新,對于自然界而言,早已不是創新,世間的規律早已存在,我們能做的僅僅是發現,而不是發明。管理學上諸多學說,從SWOT、五力模型到藍海戰略、長尾理論,只不過是自然規律在商業管理領域的描述而已。而我們在日常的研究開發過程中,偶爾發現一套流程、一套工具,其實稍加留意和演繹,就會發現它會適用于人際面、生活面、工作面等多個領域,而這并不代表我們發現了一個什么真理。
PDCA可以引申到任何一個環節,任何一個主題的培訓師都可以憑借PDCA開發出一整套課程來,時間管理可以用PDCA、人際關系可以用PDCA、親子教育可以用PDCA、當然生產管理更不用說。被描述為魚骨圖的要因分析法,可應用于家庭婦女買菜做飯,也可應用于送神七上天。同樣,STT(問題解決技術,Solve Trouble Technic)也可被用于培訓師培訓、溝通、中層干部管理、心態、時間管理等多個領域,甚至你可以用STT的方法來研究種花和養殖……可以說,只要愿意引申,我們完全有能力以任何一件事物為范例,找到相關規律在另一個領域上的表現。你可發現?創新原來如此簡單。
為了在培訓中產生新意,企業內訓師和商業培訓師都是絞盡腦汁,研發案例、研發游戲……忙的不亦樂乎。但是當培訓師掌握了從一個事物迅速遷移到另一個事物的能力后,創新就不難,比如說我們可以抓住一個游戲的核心要素,立刻改造出另一個游戲;我們可以通過更換案例的人物、背景甚至簡單的更換時間地點,來創造出一個新的案例故事;能力再強一些,我們可以在將腦中的案例,直接遷移到現場學員身上,我們可用的創新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除了遷移的手法,還可以用很多其他的創新手法,不過這里就沒有必要偏題了,很高興未來幾天興致所至在其他文章中與大家分享一些其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