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旨演講
傅佩榮以《儒家思想與當代價值觀》為題作主旨演講,他說,經過兩千多年的演變,儒家思想在傳承中被大眾誤讀了。作為儒家思想的代表,孔子的一些價值觀被嚴重曲解。
“孔子怎么看人性?一句話就夠了,只要是人,都是平等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傅佩榮說,孔子在當時就能夠打破時代的限制,看到人性的價值,是不得了的事情。距離孔子時代一百多年的孟子對孔子學習得特別到位,他說無惻隱之心非人也。傅佩榮舉了一個例子,公交車上,老太太站著年輕人坐著就是不和諧,每個人都有惻隱之心,是儒家對人性基本的看法。
將近兩千年,所有中國人認為三綱五常是儒家的思想,是天經地義,其實錯了,孔子思想不談三綱,只談一綱,父為子綱,其他的綱都不是必要的,真正的儒家只對自己的父母孝順。墨家講兼愛,同時同等的方式愛每一個人,很好的理想,但是很難做到。
傅佩榮說,周潤發演的《孔子》,他看了兩遍,很難過,因為里面的孔子說過兩次同一句話,言必信行必果,“居然導演、編劇讓他大聲說出來,真是讓人覺得慚愧”。
周孝正:黃帝故里要堅持科學發展觀北京的霾越來越嚴重,是怎么回事?就是違背了科學發展觀,現在我們一年生產汽車2000萬臺,特別是前幾年每年遞增30% 、40%,協調嗎?不協調,所以就出現了霾。李克強講,不要向自然宣戰,我們從黃帝開始就是天人合一, 我們的科學發展觀是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人類要戰勝大自然太荒唐,人類要和大自然和諧發展。以前通常的提法,是可持續發展,其實可持續還是有間斷,所以十八大改為永續發展,就是永遠不間斷。黃帝故里是中華民族文化的象征,精神家園,它的發展應該是永續發展。
周孝正第一次來新鄭,他說新鄭給他印象深刻,感覺這個城市跟別的地方不一樣,一路走來,樹很多,綠化面積大,建筑規劃也比較整齊。尤其是聽說新鄭有一萬多棵棗樹,很驚訝,新鄭條件得天獨厚,有很好的自然環境和豐富的文化資源,周孝正建議,新鄭一定要抓住這個有利條件,好好保護這里的環境,讓這里的空氣更新、水更清、環境更美,要新鄭的經濟社會實現永續發展,那樣全世界的人都會慕名來這里,效果遠遠要比單純抓經濟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