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心孩子如何交友』
父母勸告孩子的話孩子可能聽不進去,同樣的勸告如果來自差不多年齡的朋友,也許效果比較好。有時朋友的好榜樣可以成為孩子成長過程的轉戾點,朋友正面的成功可以成為模范,反面的悲慘結局可成為借鏡。但是,父母要運用這些事例時千萬不可采用說教方式,只用一些感同身受的關心就行,正面的分享喜悅,負面的略表惋惜。十八歲的本力從十四歲起就是很叛逆的孩子,他的父母雖很煩惱但并沒有放棄,沒有嚴厲打罵,只是思索找機會啟示他。就在暑假時本力最好的朋友阿明車禍死亡,本力父親和他一起去參加喪禮,父親從頭到尾一句話也沒說,只是像失去自己愛子一般難過的默默流淚。阿明的死和本力父親神情,對本力產生很大的激勵作用,他開始思索自己到底要怎樣過生活,開始愛惜自己,用功讀書,加上父親協助,把脫節功課補上,過去一段荒唐日子并沒有在他成長過程產生負面影響。
把孩子的朋友當自己朋友看待,不管好朋友還是壞朋友,偶爾還邀請他們當你的客人。當你對他們足夠了解時才可以和孩子討論他的朋友們,不要批評,不要干涉,只引導你的孩子對一些行為對與錯有分辨能力,啟發孩子智慧力量決定正確方向。
教育孩子成長過程,就像在惡劣環境的公路上開車,掌握確定目標外,要隨時注意路況并修正方向盤。發現孩子意志動搖,準備隨波逐流時,做父母的有責任出面干涉,但語調態度要感性慈愛,尤其把自己的實際經驗用平時態度告訴他。當你發覺孩子的朋友有問題,你必須提醒孩子,并阻止繼續發展。但做法要小心,以免弄巧成拙,使孩子更好奇,更有吸引力。最好的方法是讓孩子體會你對他行為壓力,但不要強迫他就范。但行為嚴重如吸毒、酗酒等等,或用過軟功夫都無效時,就要采取嚴厲手段,包含送宗教教化,矯正管訓等等,讓他深刻了解他的行為必須付出代價。
多數情形中,如果父母能及早參與,又能使孩子感覺到你無條件的愛她、重視他,危機就可避免發生。但是十幾歲孩子本來叛逆性就很強,你一定要有耐心。不管什么時候,時時感性的對孩子說一句「我永遠愛你。」所能產生的正面作用是無限的,包括他面對同儕壓力時的應付能力。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榮譽與責任,也是社會的希望、榮譽與責任。請大家一起關心、關懷與觀注。謝謝您!祝福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