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股權激勵深圳公開課
地點:廣東省 - 深圳
時間:2009/7/17 0:00:00
股權激勵之“道法術”
——咨詢式培訓
主講:周凌峰
“舍”明天之利潤,“得”后天之未來
“散”股權期權,“聚”人心才智
股權激勵實為“舍得、聚散”之道、法、術
培訓價值——
咨詢式培訓=培訓過程+咨詢過程+現場指導
1天時間讓您:“懂”、“會”、“通”
解決股權激勵五大核心難題——
1. 如果構建進入和退出機制?
2. 如何讓股權期權分配得更加公平、合理?
3. 如何與績效或貢獻掛鉤,體現“金手銬”的價值?
4. 如何解決動態問題,防止不應有弊端?
5. 如何防范法律風險、制度漏洞?
【培訓收益】
? 全面了解股權期權激勵體系設計的常見模式
? 掌握企業股權期權激勵的思路與操作步驟
? 掌握股權激勵方案的設計要點、關鍵環節、系統而專業的設計方法
? 通過案例分析,掌握股權期權激勵的技能、工具使用
【培訓特點】
? 咨詢式培訓方式,以培訓的價格,獲得咨詢的收益
? “道法術——十步法”成型股權激勵方案,理論與實戰的契合
? 實戰咨詢案例和經驗分享,極具參考性和模仿性
? 現場沙盤演練,再現鮮活和真實
? 專業而系統的指導 ,為學員“量體裁衣”,制定最適合的股權激勵方案
? 基于培訓——咨詢——現場沙盤演練——實踐——咨詢服務的模式,為客戶提供長期價值
【適用對象】
董事長、總經理、董事、監事、獨立董事、財務總監、董事會秘書以及董事長(總經理)助理、證券事務代表、董事會辦公室、總經辦、企劃部、企業管理部等部門負責人及相關人員
【培訓形式】
采用案例分析、情景演練、與嘉賓對話、小組討論互動式教學
【課程提綱】
模塊Ⅰ:股權激勵“道法術”
單元一、股權激勵概述
1. 為什么要實施股權激勵?
2. 股權、股份與股票
3. 股權激勵的原理
4. 企業生命周期、行業特點與股權激勵
5. 股權激勵與公司治理、企業文化
6. 什么配套措施讓股權激勵發揮更好的效果
7. 股權激勵之“道法術”
思考:股權激勵的本質是什么?股權激勵的終極目的?
單元二:股權激勵——“道”
1. 道之“四定”——定目的、定對象、定原則、定模式
2. 定目的——股權激勵的目的不同,方法和結果不同
? 是戰略層面的,還是操作層面的目的?
? 是建立以長期機制為目的,還是首次股權激勵實施的目的?
? 留住人還是吸引人?
? 福利性質的激勵還是激勵型的?
? 某公司案例激勵目的——案例1
思考:為什么激勵目的不一樣,看似一樣的方案效果不一樣?
3. 定對象——找準該激勵對象,比選對象還難
? 是對“崗”還是對“人”?
? 從高管、核心人員到業務骨干、技術骨干,多大范圍股權激勵才合適?
? 企業所處不同發展階段,重點激勵的對象和受益人的構成比例都有哪些不同?
? 某上市公司案例激勵目的——案例
思考:為什么解決好進入機制和保持激勵對象動態激勵如此重要?
4. 定原則——股權激勵的指導思想
? 什么是最基本的原則?如:
“三公”原則(公平、公正、公開)
激勵與約束對稱原則
動態原則
? 什么是導向性的原則?如:
兼顧過去,面向未來
以業績、貢獻為主,兼顧潛力和能力
? 某投資公司股權激勵原則——案例
5. 定模式——有效激勵模式及組合選擇,是成功的一半
? 實股VS虛股
? 現股VS期股VS期權
? 限制性股份/股票
? 股份/股票增值權
? 單一模式還是混合模式?
? 上市公司與非上市公司的激勵模式
? 某化學公司虛擬股份(分紅權)——案例
研討:如何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和激勵對象,選擇合適的股權激勵模式組合?
單元三:股權激勵——“法”
1. 法之“五定”——定來源、定數量、定價格、定時間、定條件
2. 定來源——沒有股份來源,股權激勵如無可飲之水
? 基于存量(原/大股東出讓、二級市場回購),還是基于增量(增資擴股、公積金轉增股本)?
? 基于選擇權(期權),還是基于非選擇權(期股)?
? 某公司案例——案例
思考:為什么有的股權激勵反而讓大股東失去了公司控制權?
3. 定數量——蛋糕有多大?如何切蛋糕?
? 如何規劃股權結構?如何預留未來激勵空間?
? 如何確定股權激勵總量?
? 股權收入占總收入多大比例合適?
? 對于個人多大比例或數量才有足夠的吸引力?
? 如何實現股權分配公平合理?
? 分配原則是按照功勞、苦勞,還是疲勞?
? 某華南地區公司數量分配——案例
思考:如何合理分配股份、期權額度和數量?既不缺乏吸引力,又避免過度激勵,稀釋股權。
4. 定價格——價格定得是否合理,將直接影響到激勵計劃的吸引力?
? 如何給企業合理估值定價?
? 如何給人員合理估值定價?
? 技術和管理要素如何作價入股?
? 常用的定價模型有哪些?凈資產價格、折價還是溢價、模擬股市定價
? 某公司虛擬股票定價模型——案例
? 某集團公司各業務單元(事業部)價值評估——案例
? 某公司職位價值評估——案例
思考:人力資本如何“對價”貨幣資本?
5. 定時間——時點、時期如何有效設置?“嵌套與循環”設計
? 什么時候授權合適?XX公司授權日確定——案例
? 為什么要設置等待期?等待期多長合適?
? 延期支付與股權激勵
? 多長的限制期合適、有效?
? 不設限制期或禁售期無法體現“金手銬”的作用
? 浙江XX公司禁售期規定——案例
思考:為什么做“對的事情”,還必須選擇“對的時間”?
研討:金手銬和金色降落傘是如何鑄就?
6. 定條件——股權激勵不是免費的午餐!如何實現激勵與約束對稱的機制
? 如何設置股權授予條件?一次性授予、分期授予、補充授予、常青條款
? 如何將績效考核與行權條件掛鉤?
? 某投資公司行權條件——案例
? 如何確定合理的行權方式?現金行權方式、借款行權、股份互換行權
? 如何設置防范侵害公司利益的否決性條款?
? 某投資公司股權激勵喪失條件規定——案例
單元四、股權激勵——“術”
1. 術之“一定”——定機制
2. 為什么機制設定是股權激勵的關鍵要素?
3. 管理機構中股東會、董事會、薪酬與考核委員會、人力資源部、財務部如何有效分工?
4. 激勵計劃如何管理?
5. 為什么日常的績效考核指標不適用于股權激勵?
6. 如何設置進入機制和退出機制?
? 如何防止成為股東后失去動力?
7. 江蘇某集團退出機制——案例
模塊Ⅱ:股權激勵——實戰與技巧
單元五、實戰案例分享與現場沙盤演練
1. 某公司股份期權案例深度剖析——非上市公司案例
2. 某公司業績股票——上市公司案例
3. 現場選擇1-2家公司進行現場沙盤演練
單元六、各類股權激勵比較與剖析
1. 實股與虛擬股激勵
2. 現股與期股激勵
3. 期權激勵與股權激勵
4. 股份激勵與股票激勵
單元七、股權激勵方案設計技巧
1. 如何評價一個股權激勵方案實施的成功?
2. 股權激勵三階段——調研-設計-實施
3. 如何循序漸進推進股權激勵?
4. 如何做好配套措施讓股權激勵發揮更好的效果?
單元八、股權激勵法律問題與幾個重要問題的處理
1. 如何合理規劃設計股權結構,避免為上市造成障礙
2. 當激勵對象超出200人時,如何設立持股主體?
3. 無形資產如何作價入股?
? 技術、管理等無形要素如何入股?
? 無形資產在公司資產中的上限在哪里?
? 無形資產如何評估作價入股?
4. 公司發生重大事項(破產、合并、分立等)時如何調整?
5. 股權期權的會計處理及有關問題
6. 股權期權的稅務問題
思考:如何在股權激勵方案中設計限制性法律條款?
研討:如何有效防范法律風險,避免股權糾紛,規避為上市造成障礙
單元九、討論/互動及自檢式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