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曾經提到總結要及時,常回頭看看是總結的一個必要環節,我們走過了一段路程之后,要回頭看看我們的腳印正不正,看看我們走的,如果是相對比較正,偏離比較少,那么我們人生的價值就會提高很多。雖然也能達到一個目標,但是我們的腳印是走的彎彎曲曲歪歪斜斜,我們人生就付出很高昂的成本。有一本書《人生成本論》,就是很多人一生過來,可能相對的比較瀟瀟灑灑,有些人就非常艱難曲折,企業也是這樣。在它的成長過程當中,有的企業雖然不能說一帆風順,但是在成長的過程當中較少的有波折,有的企業九死一生,做的非常艱難,這樣的話,我們對一個企業的投入和產出就是不相稱的。我們總結這一段經歷,就會為下一段提供指導和借鑒,使我們下一步工作當中或者后面的工作當中能夠少走彎路,或者基本不走彎路,這樣的話對企業發展、降低成本、獲取更大的收益有很大好處的。 我們常回頭看看,主要看哪些呢?主要是看哪些不該做的做了,徒勞無益,這在我們企業當中、個人人生當中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我們做這些事情可能做的太多了,并不是做少了,前面提到那句話在這里強調一下,不是我們做的事情太少了,而是我們想做的事太多了,人生之所以不成功,甚至越出名的人越不容易成功就在于這個問題。不是我們做的事情太少,而是我們想做的事情太多了,如果我們能集中精力把應該做的事情做到了,不應該做的不去做,哪些不該做的做了徒勞無益,篩選出來。 哪些不該設的設了,人浮于事,我們有些企業為了好看,多設了很多的部門,其實部門職責并不明確,甚至和其他部門自相矛盾,互相扯皮,這樣的機構最好不設,以免人浮于事。 哪些不該用的用了,純屬浪費,我們在調動一項資源的時候,要看這項資源對我們企業的效益是不是有關,現在企業,特別是正在快速發展中的企業,問題都非常的嚴重,很多的企業是因為當前效益相對比較好,會掩蓋管理當中的許多問題,使企業家、管理者看不到問題的所在,從主觀上感覺到這不是挺不好,還需要什么管理,哪兒有什么問題,我效益不錯,比對門企業效益好多了,他這樣想。其實飛速發展中的企業在擴張中的企業都會面臨這樣的問題,管理跟不上,人才跟不上,這個時候因為選了一個好的產品,現在市場容量還沒有飽和,在這個產品前期還可以獲得超額利潤,這個時候企業日子相對比較好過,有利益有錢花,但是埋下了很多在管理方面的一些隱患,如果這個企業一直處于良性循環的過程當中,這個企業是可以依靠慣性來推動的,在慣性的推動下,在相當一段時間里做得很好,但是如果這個情況發生辦法,或者市場發生變化,或者現在遇到金融危機,這個企業馬上把這些問題全部暴露出來,使得這個企業不能夠再繼續的前進,甚至于在一瞬間就完了。很多企業在一個非常鼎盛時期完的,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們在調動一項資源的時候,就要看這個資源對我們的效益是不是有關系的,所以很多企業付出,包括老板和高級職業經理人的付出,很多事情跟直接效益沒有關系的,不該用的用了很多的資源,這就是我們要?;仡^看看哪兒繁瑣了。 除了實實在在資源、資本以外,還要看一些做的事情,我們所設的流程等等,是不是真的有必要。這是?;仡^看看哪兒煩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