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現象、環境、矛盾和問題對生物主體的刺激和影響,是潛意識思維發生的外部原因。主體生來具有的生存意識和自然意識是潛意識思維發生的內部原因,當客體對主體的作用和影響激活主體具有的生存意識后,主體消除客體影響的目的立刻就會被確立,于是有潛在思維意識指揮的,有生存意識主導的潛意識思維發生了。
生物的生長、發育、繁殖、代謝、進化、分泌、自愈、趨光、行為都是在潛意識思維產生的主體意識的指揮下發生和進行的行為,潛意識被動思維是生物進化的秘密所在。具有生命和生存意識的生物主體,如果沒有受到并發現來自客體的刺激、作用和影響,自身生來具有的生存意識就不會被激活,指揮自身有意識思維發生和發展的思維意識就不會被產生出來,生物主體就不會無緣無故地發生各種變化和運動。
例如,保存在特殊環境和條件下的植物種子,因為感受不到客體對它的作用和影響,所以會長期處于休眠狀態,雖然它具有生命和生存意識,但是卻表現不出來任何生命的活力。
對于人類和高級動物來說,潛意識思維除了產生指揮他們的有關組織和器官進行有規律運動的命令外,還產生了指揮他們的思維組織對感知組織獲得的信息知識進行分析處理,以做好處置客體準備工作的思維意識。
有意識思維是主體知覺的有思維意識指揮的思維方式。有意識思維也被稱為主動性思維,它也是思維意識的表現形式之一。人類和其他高級動物,經過了長期的潛意識思維,逐步提高了自己分析處理感知組織提供的信息知識的能力,升級了自己的思維方式,它們不僅能進行原始低級的潛意識被動思維,而且還能進行在思維意識指揮下的有目的的主動性思維。
們在生活中遇到矛盾和問題時總要想一想,然后才著手去解決,我們常說“眉頭一皺計上心來”“遇事三思而后行”。想一想、皺眉頭、三思、是我們實行處置矛盾和問題前必定進行的思維行為,必須進行的前期準備工作。
有意識思維是人類和其他高級動物具有的思維方式之一。據觀察和了解,有意識思維在人的全部思維行為中占有的比率大約是百分之十,潛意識思維占有的比率大約是百分之九十。心臟的挑動、肺臟的呼吸、胃腸的蠕動、腺體的分泌都是在潛意識思維產生的指揮命令下進行的。例如,當我們突然遇到驚嚇,心跳和呼吸會發生不由自主地變化。
客體對主體的作用和影響是有意識思維發生的外部原因,主體生來具有的生存意識和潛意識思維和有意識思維產生的思維意識是有意識思維發生的內部原因,當有意識思維的外部原因和內部原因結合后,有思維意識指揮的有意識思維便開始了。
有意識思維是主體以生存意識為主導、以思維意識為指揮,以感知組織獲得的知識為原材料,以邏輯分析和邏輯推理為生產手段,生產指揮主體如何處置客體的意識產品的生產活動。
根據思維的憑借物和解決問題的方式,可以把思維分為直觀動作思維、具體形象思維和抽象邏輯思維
(1). 直觀動作思維。直觀動作思維又稱實踐思維,是憑借直接感知,伴隨實際動作進行的思維活動。
實際動作便是這種思維的支柱。幼兒的思維活動往往是在實際操作中,借助觸摸、擺弄物體而產生和進行的。例如,幼兒在學習簡單計數和加減法時,常常借助數手指,實際活動一停止,他們的思維便立即停下來。成人也有動作思維,如技術工人在對一臺機器進行維修時,一邊檢查一邊思考故障的原因,直至發現問題排除故障為止,在這一過程中動作思維占據主要地位。不過,成人的動作思維是在經驗的基礎上,在第二信號系統的調節下實現的,這與尚未完全掌握語言的兒童的動作思維相比有著本質的區別。
(2). 具體形象思維。具體形象思維是運用已有表象進行的思維活動。
表象便是這類思維的支柱。表象是當事物不在眼前時,在個體頭腦中出現的關于該事物的形象。人們可以運用頭腦中的這種形象來進行思維活動。在幼兒期和小學低年級兒童身上表現得非常突出。如兒童計算3+4=7,不是對抽象數字的分析、綜合,而是在頭腦中用三個手指加上四個手指,或三個蘋果加上四個蘋果等實物表象相加而計算出來的。形象思維在青少年和成人中,仍是一種主要的思維類型。例如,要考慮走哪條路能更快到達目的地,便須在頭腦中出現若干條通往目的地的路的具體形象,并運用這些形象進行分析、比較來作出選擇。在解決復雜問題時,鮮明生動的形象有助于思維的順利進行。藝術家、作家、導演、工程師、設計師等都離不開高水平的形象思維。學生更需要形象思維來理解知識,并成為他們發展抽象思維的基礎。
形象思維具有三種水平:第一種水平的形象思維是幼兒的思維,它只能反映同類事物中的一些直觀的、非本質的特征;第二種水平的形象思維是成人對表象進行加工的思維;第三種水平的形象思維是藝術思維,這是一種高級的、復雜的思維形式。通常所說的形象思維是指第一種水平。
(3). 抽象邏輯思維
抽象邏輯思維是以概念、判斷、推理的形式達到對事物的本質特性和內在聯系認識的思維。
概念是這類思維的支柱。概念是人反映事物本質屬性的一種思維形式,因而抽象邏輯思維是人類思維的核心形態。科學家研究、探索和發現客觀規律,學生理解、論證科學的概念和原理以及日常生活中人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都離不開抽象邏輯思維。小學高年級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得到了迅速發展,初中生這種思維已開始占主導地位。初中一些學科中的公式、定理、法則的推導、證明與判斷等,都需要抽象邏輯思維。
兒童思維的發展,一般都經歷直觀動作思維、具體形象思維和抽象邏輯思維三個階段。成人在解決問題時,這三種思維往往是相互聯系,相互補充,共同參與思維活動,如進行科學實驗時,既需要高度的科學概括,又需要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象,同時還需要在動手操作中探索問題癥結所在。
根據思維過程中是以日常經驗還是以理論為指導來劃分,可以把思維分為經驗思維和理論思維。
(1). 經驗思維
經驗思維是以日常生活經驗為依據,判斷生產、生活中的問題的思維。例如,人們對“月暈而風,礎潤而雨”的判斷;兒童憑自己的經驗認為“鳥是會飛的動物”;人們通常認為“太陽從東邊升起,往西邊落下”等都屬于經驗思維。
(2). 理論思維
理論思維是以科學的原理、定理、定律等理論為依據,對問題進行分析、判斷的思維。例如,根據“凡綠色植物都是可以進行光合作用的”一般原理,去判斷某一種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科學家、理論家運用理論思維發現事物的客觀規律。教師利用理論思維傳授科學理論,學生運用理論思維學習理性知識。
根據思維結論是否有明確的思考步驟和思維過程中意識的清晰程度,可以把思維分為直覺思維和分析思維。
(1).直覺思維
直覺思維是未經逐步分析就迅速對問題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測、設想或突然領悟的思維。例如,醫生聽到病人的簡單自述,迅速作出疾病的診斷;公安人員根據作案現場情況,迅速對案情作出判斷;學生在解題中未經逐步分析,就對問題的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測、猜想等的思維。
(2). 分析思維
分析思維是經過逐步分析后,對問題解決作出明確結論的思維。例如,學生解幾何題的多步推理和論證;醫生面對疑難病癥的多種檢查、會診分析等的思維。
根據解決問題時的思維方向,可以把思維分為聚合思維和發散思維。
(1).聚合思維
聚合思維又稱求同思維、集中思維,是把問題所提供的各種信息集中起來得出一個正確的或最好的答案的思維。例如,學生從各種解題方法中篩選出一種最佳解法;工程建設中把多種實施方案經過篩選和比較找出最佳的方案等的思維。
(2).發散思維
發散思維又稱求異思維、輻射思維,是從一個目標出發,沿著各種不同途徑尋求各種答案的思維。例如,數學中的“一題多解”;科學研究中對某一問題的解決提出多種設想;教育改革的多種方案的提出等的思維。
聚合思維與發散思維都是智力活動不可缺少的思維,都帶有創造的成分,而發散思維最能代表創造性的特征。
根據思維的品質和創新成分的多少可以分為再現思維和創造思維。
再現思維是依靠過去的記憶而進行的思維。是指人們運用已獲得的知識經驗,按慣常的方式解決問題的思維。例如,學生按例題的思路去解決練習題和作業題,學生利用學過的公式解決同一類型的問題等。把已經學過的知識原封不動地照搬套用,就屬于這一種。
創造性思維是指以新異、獨創的方式解決問題的思維。例如,技術革新、科學的發明創造、教學改革等所用到的思維都是創造性思維等。創造思維是依賴過去的經驗和知識,但卻是把它們綜合組織而形成全新的東西。
思維是意識的最高形式,是一種“有血有肉”的心理現象。而創造性思維是產生前所未有的思維新結果、達到新的認識水平的思維。這一定義表明,創造性是對思維內容的評價或規定。思維是否具備創造性,關鍵在于是否產生了嶄新的結果。
創造性思維的具體表現:
1.思維的輻射度。
這是指思維所能發射出的數量。美國科學家愛迪生在發明燈泡的過程中,對各種可能的物質進行實驗,尋找了1600多種礦物和金屬,近6000多種植物。而法拉第在研究電磁感應現象的過程中也對各種可能的磁場變化形式和各種導磁物質進行探討,他們在實驗中所運用的思維便具有一定的輻射度。
2.思維的廣度。
這是指思維的全面性,又稱立體思維。英國杰出的醫學家、生理學家哈維,在他發現人體血液循環的現象時就是注意到地球自轉以及大地水分在陽光下變成水蒸氣升到空中,然后又變成水降落到地面來,地面上的水又蒸發上升,周而復始的自然現象,從而解決了這個醫學難題。又如能的轉化與守恒定律,是焦耳、邁爾、亥母霍茲等人從物理學、醫學、化學、生物學、植物學諸方面成果綜合而得出的。以上科學家的科學發現和發明,就體現了思維的廣度性。
3.思維的深度。
這是指能夠深入客觀事物的本質,揭示事物變化與發展的根本原因。馬克思從商品這一最基本的普遍的現象開始,研究了貨幣──資本(剩余價值)──利潤──利息──地租等一系列現象,將整個資本主義社會展示給人們,從而揭示了資本主義本質。這就表現了馬克思思維的深刻性。
4.思維的獨創度。
這是指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程度。凡是獨創度高的人,不迷信、不盲從,并且往往不滿足現成的方法和答案,擁有自己的觀點。這種人往往以思維的批判性為前提。作為20世紀最卓越的物理學家之一的盧瑟福,就是一位具有思維獨創度很高的優秀物理學家。他大膽地對他的導師湯姆遜提出的原子結構模型提出懷疑,從而提出了具有獨創性的原子核式的結構學說。
5.思維的靈活度。
這是指善于隨機應變,依據事物發展變化的具體情況及時提出各種不同思維、假設、方法,它還體現在及時地糾正自己的思維,調整自己的認識上。物理教師在講力的合成一課時,原本想讓學生隨教師的思維一步步猜想出合力與分力的關系,但在教學過程中有學生一下子講出了平行四邊形關系,此時教師即立即調整方式,要該學生講出他的思考方法來。
6.思維的敏捷度。
它表現為能夠迅速地對外界刺激物作出反應。如地震發生后,從夢中驚醒過來的人需作出迅速的反應,知道發生了什么,還要知道應先做些什么。
創造性思維的本質:創造性思維具備新穎性、非重復性和超越性等本質屬性。
(一)新穎性是指創造性思維的結果均屬首次獲取。
(二)非重復性是指創造性思維的結果符合不可檢索原則。
(三)超越性是指創造性思維的結果使思維者的認識超越以往的水平,達到一個嶄新的高度。
關于創造性思維的形式:創造性思維的形式是創造學研究者爭論比較激烈的一個問題,下面對有關情況作一簡單介紹。
(一)創造性思維形式的幾種觀點
1.“特殊形式”觀——認為創造性思維是一種獨立存在的、有別于其他思維的特殊思維形式;
2.“靈感”觀——認為創造性思維的形式就是靈感,是通過頓悟而獲得的新思維;
3.“擴散思維”觀——認為創造性思維的主要形式是擴散思維,或者是擴散思維和集中思維相結合;
4.“多元”觀——認為創造性思維可有多種并存的形式,包括擴散思維、集中思維、靈感思維、直覺思維、類比思維、逆向思維等等;
5.“綜合”觀——認為創造性思維是多種思維形式綜合作用的結果。
(二)創造性思維與思維基本形式的關系
1.三種思維基本形式均能產生創造性思維成果前已述及,人類的思維有抽象思維、形象思維和靈感思維三種基本形式。
2.思維的基本形式都能產生非創造性的思維成果無論是抽象思維、形象思維還是靈感思維,也都可能是非創造性的。
3.創造性思維不具備特定的思維形式
綜上所述,就形式而言,創造性思維是某種思維基本形式的有效展開或多種思維基本形式的有效綜合,而且往往以后一種情況為主。
抽象思維: 抽象思維是運用概念、判斷、推理等來反映現實的思維過程,亦稱邏輯思維。
抽象思維具有兩個重要特征,一是抽象性,抽象思維撇開事物的具體形象而提取其本質,因而具有抽象性的特征。二是邏輯性,抽象思維的過程,是合理展開、科學抽取事物本質的過程,因而具有邏輯性。
形象思維: 形象思維是借助于具體形象來展開的思維過程,亦稱直感思維。由于藝術家、文學家在進行創造活動時較多地運用形象思維,所以也有人稱之為藝術思維。形象思維有以下三個特征:
(一)以具體形象為基礎,形象思維是以事物的具體形象為基礎的。(二)運用想象。形象思維必須從客觀世界獲取材料并且運用想象。 (三)相似性。形象思維不像抽象思維中的歸納和演繹那樣直接,它的過程可能比較復雜。
靈感思維:是在不知不覺之中突然迅速發生的特殊思維形式,亦稱頓悟思維或直覺思維。靈感思維有以下兩個征: (一)突發性。靈感思維總是突然發生的,沒有預感或預兆。(二)與潛意識密切相關。靈感突發之前有一個醞釀過程,往往要用艱苦的腦力勞動來孕育。有的學者提出,靈感的孕育不在意識的范圍內,而在意識之前的、可以稱為潛意識的階段。靈感出現之前,先在潛意識范圍內醞釀,一旦成熟,立即以靈感思維的形式涌現出來。潛意識不僅能進行信息的存貯與提取,甚至能在意識之外進行信息處理和加工,似乎存在一個獨立的系統。這就是“多一個自我”學說。總之,靈感思維比形象思維更復雜,是一種三維的“體型”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