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談談分類思維,因為我在寫策劃報告和日常的工作中發現,分類是一個特別好的工作習慣,能理清自己的思路,將復雜的問題條理化,將無序的工作有序化。這都涉及到分類思維。
當跳出具體的工作范疇,再來看分類思維,我們從小到大,從工作到生活,每個人都會自覺或者不自覺的使用分類思維。
正所謂越是大道理,越是終極真理,就越接近常識。所以,在這個各種理論和觀點層出不窮的創新年代,我更愿意理清生活和工作中的常識問題。
其實分類思維確實是人類自古及今的一個常識,要追溯分類思維的理論原型,我覺得還是追到《易經》,易經上講: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易經上的這個觀點跟道德經上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其實是一回事,它都說明了宇宙的本質,我們都是從一個源頭上分化出來的,只不過易經上稱這個源頭為“無極”,道德經上稱呼這個源頭為“道”。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跳出問題看問題的時候,我們發現事物之間是存在內在聯系的,這并不奇怪,因為本來天地萬物本來都是來自于一個源頭。
這就是分類思維的理論基礎,我們之所以能分類,就是因為事物之間是存在內在聯系的,只要我們能找到那根內在無形的線,我們就可以把所有的事物進行分類。
好,認清了分類思維的理論原型,下面我們來具體認識認識分類思維:
首先來看看分類的基本定義,因為搞任何研究或者學習任何東西,首先要學習基本定義,分類的基本定義就是指按事物的性質劃分類別。
這個定義很簡單,關鍵是要把握事物的性質,當然每個事物的性質都不一樣,而且一個事物可以有好多性質,這就涉及到看問題的角度問題。看到的角度不同,分類方式也是不同,正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
分類思維是解決問題的邏輯方法
分類思維也可以叫做結構化思維,麥肯錫的方法論中就特別強調結構化思維,他們對于結構化思維的定義就是“完全窮盡,相互獨立”。這是麥肯錫咨詢師必須具備的思維能力和工作習慣。
圍繞結構化思維,他們又發展出“金字塔原理”、“魚骨圖”等等理論模型,其實理論的內核還是結構化思維,其本質還是一種分類思維。
還有商界比較有名的一本書叫《思維導圖》,他的創始人東尼·巴贊在全世界演講他的偉大發明,讓思維導圖已經在全球范圍得到廣泛應用,包括大量的500強企業。
無論是麥肯錫的結構化思維,還是巴贊的思維導圖,其本質就是一種分類思維,是古人早就講過的“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的傳統智慧。
其實,關于分類思維,我們上學時就已經接觸到,只不過當時并沒有意識,我們來看看數學中的分類思維。數學中對分類思維的具體應用方法就是分類討論,那么何謂分類討論呢?
1.分類討論是解決問題的一種邏輯方法,也是一種數學思想,這種思想對于簡化研究對象,發展人的思維有著重要幫助。
2.所謂分類討論,就是當問題所給的對象不能進行統一研究時,就需要對研究對象按某個標準分類,然后對每一類分別研究得出每一類的結論,最后綜合各類結果得到整個問題的解答。實質上,分類討論是“化整為零,各個擊破,再積零為整”的數學策略。、
3.分類原則:分類對象確定,標準統一,不重復,不遺漏,分層次,不越級討論。
4.分類方法:明確討論對象,確定對象的全體,確定分類標準,正確進行分類;逐類進行討論,獲取階段性成果;歸納小結,綜合出結論
看到數學上的這個分類討論思想,你是不是馬上就有感覺啦,原來自己在解數學題目時早已用到。
營銷中分類思維的應用
結合到自己的策劃工作,分類思維也發揮著巨大的作用,這種作用不止體現在有邏輯的表達、有條理的報告和有序的工作習慣。它的作用還在于讓我對營銷上專業術語有了更加接近常識的理解。
比如說戰略:
營銷上講,戰略就是定位,但是何謂定位,簡單來講,就是確定一個位置,無論是邁克波特講的行業定位,還是特勞特講的心智定位,都是要基于市場全貌了解的基礎上,選擇一個屬于你自己的位置。
所以選擇的前提是你必須對行業全貌、心智全貌有清晰的了解,這個了解的過程就是一個分類的過程。
從這個角度來講,戰略就是定位,定位的前提在于分類。而且特勞特講,消費者大腦中會本能的對信息進行分類,定位的關鍵就在于摸清消費者大腦中的分類抽屜,然后,選擇一個有利的品類抽屜,把你的品牌放進去。
再比如說,產品線規劃的本質也是一種分類。
產品線規劃的核心是明確每個產品所擔當的戰略任務,當然產品線劃分是以消費者需求分類為前提的,了解消費者需求的類別之后,然后開發相應的產品進行對號入座,這也是一種分類思維。
最后再為分類思維做句廣告:學會分類,效率加倍,你值得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