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一、中國家族企業治理-傳承創新與可持續發展 導言: 反思:為何富不過三代?道法自然:企二代承載民營家族企業的神圣使命! 1、先守業-守好、守住父輩的家業、基業; 2、次創業-穩承基業構建家業治理模式,再謀求創新發展; 3、再傳業-家業創新發展的同時,須謀局可持續發展即(三代家業的接班人培育)。 第一章、把脈家企 一、短壽的中國家族企業 權威資料顯示:70%的家族企業在第一代創業者手中就會破產,30%的家族企業能夠生存到第二代 只有10%的家族企業能夠生存到第三代,家族企業的平均壽命為24年。 “案例一: “夫妻紛爭” “案例二: “兄弟相殘” “案例三: “姐弟相煎” “案例四: “父子反目” “案例五: “翁婿相爭” “案例六: “阿斗之斗” “案例七: “孤兒寡母” “案例八: “宗室操戈” “案例九: “藩鎮割劇” “案例十: “免死金牌” “案例十一: “同窗暗斗” “案例十二: “黃袍加身” “案例十三: “江山易主” “案例十四: “傳國密詔” 二、家族企業創業的模式 1、家族模式; 2、準家族模式; 3、親(友)緣模式; 三、家族企業六大特色 1、企業所有權主要由家族成員控制; 2、企業主要經營管理權掌握在家族成員手中; 3、以實現家族利益為基本目標; 4、家長式管理決策; 5、經營文化的同質性和復制性; 6、對關系網依賴很強 。 四、家族制企業六大弊病: 1、“人治化”管理; 2、管理“集權、獨裁”; 3、管理 “斷層”人才“斷檔” 4、管理“情代法”; 5、家企不分,產權不清; 6、產權“分裂式” 分家。 五、家族企業治理的九大弊端 1、家天下、王企業 2、治理結構虛化 3、家長式粗獷管理 4、灰色的組織倫理 5、家丑不可外揚 6、市場化治理失衡 7、家族矛盾演化 8、小農意識 9、企業傳承、接班難 六、職業化管理五大敗因 1、中國的信用體系 2、法律體系不健全 3、經理人的人才市場不成熟 4、職業經理人的問題 5、家族成員的問題 第二章、剖析結癥 一、三綱五常(倫):中國傳統家族人倫關系和社會基本的道德規范 1、五種人倫關系; 2、“五倫”家族關系準則 ; 3、“五倫”社會關系準則。 二、華人“六大普世”價值觀 1、人倫關系情代法 2、“家本位、王企業”觀 3、“絕對精神” 4、輕理性、重感性 5、“和諧與是非”觀 6、小農思想意識 三、家族企業“任”、“督”二脈 1、“任”脈—“企業關系網” 2、“督”脈—“組織四大矛盾” 四、家族企業組織五大“山頭派系”勢力紛爭 1、家族皇權特權中心 2、經理人公開的勢力中心 3、家族成員的暗勢力中心 4、地緣化勢力中心 5、元老勢力中心 五、家族企業人性“功、名、權、利、祿”之爭 六、企業經營管理內耗-中西二元文化 第三章、正本清源 一、重塑企業家精神 1、新的經營文化哲學; 2、企業家的修為與境界; 3、厘清企業家的價值觀念、信仰; 4、厘清企業的使命。 5、厘清老板一個核心與二個重心 一個核心:要有遠大的抱負-愿景,才有企業長遠的定位與戰略; 二個重心:一要搭好平臺方能聚人才,二是塑優良文化才能唱一出大戲。 二、梳理企業“任”脈--三大“關系網” 1、家族網 2、親緣網 3、地域網 三、化解企業“督”脈—四大矛盾 1、家族成員之間的矛盾 2、家族成員與非家族成員之間的矛盾 3、家族企業家與經理人之間的矛盾 4、創業元老與新生力量的矛盾 四、厘清多個權力中心形式 1、經理人公開的權力中心 2、家族權力中心 3、家族多權力中心 4、元老權力中心 5、地緣化權力中心 五、家族企業不同階段的“人才”觀 1、創業期:求生存-對老板和企業“愚忠” 2、發展期:穩基業-對老板和事業“效忠 ” 3、成熟期:謀發展-對企業和事業“忠誠” 第四章、創新發展 一、基業長青模式的路線 1、守業 2、創新 3、傳承 4、創業。。。可持續發展之路 二、基業長青模式的方針 1、提煉家業永續的經營核心思想:家族綱常、愿景、使命、價值觀; 2、形成優良的家業永續文化:灌輸永續的經營思想,統合家族成員的思想; 3、融合“家文化”與“企業文化”:將家業永續文化融合于企業文化鑄造; 4、構建基業長青的模式:打造接班的工程,傳承文化。 三、基業長青模式的治理策略 1、經營模式:可持續性轉型創新、跨越 2、管理體制:克服浮躁,階梯式升級發展 四、構建可持續發展的公司化治理模式 1、明晰產權并逐步實現產權多元化 2、所有權、經營權和管理權分離 3、經營管理須三懂二會 3、1懂行業-行業的六大構成要素 3、2懂系統-組織管理模式治理 3、3懂運作-企業運營總體思路 3、4會搭平臺-用人機制平臺 3、5會唱戲-政工文化建設 五、構建企業價值觀思想、文化體系 第五章、多元傳承 一、家族企業傳承的五大障礙: 1、二代是扶不起的“阿斗”; 2、元老依老買老“老刺頭”; 3、孤兒寡母鎮不住; 4、“皇親國戚”不給力,扯犢子; 5、老板“仁厚皇叔”對桃園兄弟講不出再見! 二、傳思-選、立儲君之三思 三、承思:承接三思 四、掃清交接障礙-的9大策略 五、家族企業多元化傳承-穩基業傳承模式 六、接班人傳承工程構建 私熟培育學識:聘東宮三師太師教為人、太傅教文治、太保教武功; 社會歷練心智:“敗家子”(創業法)、上山下鄉社會磨練; 企業歷練修身:企業任職修身養性,融合齊家與治企之道; “儲君“歷練王道:“儲君”帶三年、監國幫三年、理政看三年; 箴言:家族企業想要做強、做大、做久,就必須徹底擺脫家族化管理實施公司化治理模式,家業多元化傳承。去家族化管理-半職業化管理-職業化管理,是成功與失敗之間的一條鴻溝如果站在鴻溝邊躊躇不前,否則最后的結果就是被淘汰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