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富不過三代-逆天而行、天理難容!
道法自然:富二代承載民營家族企業的神圣使命!
1、先守業-守好、守住父輩的家業、基業;
2、次創業-穩承基業構建家業治理模式,再謀求創新發展;
3、再傳業-家業創新發展的同時,須謀局可持續發展即(三代家業的接班人培育)。
一、把脈家企
1、短壽的中國家族企業
權威資料顯示:
Ø 70%的家族企業在第一代創業者手中就會破產
Ø 30%的家族企業能夠生存到第二代
Ø 只有10%的家族企業能夠生存到第三代
Ø 家族企業的平均壽命為24年。
2、家族制企業六大弊病:
Ø “人治化”管理;
Ø 管理“集權、獨裁”;
Ø 管理 “斷層”人才“斷檔”
Ø 管理“情代法”;
Ø 家企不分,產權不清;
Ø 產權“分裂式” 分家。
3、家族企業治理的九大弊端:
Ø 治理結構虛化,人治陋習;
Ø 家企不分、產權不清;
Ø 家長式粗曠管理;
Ø 內外有別的灰色組織倫理;
Ø “斷層”弊病;
Ø 企業市場化治理失衡;
Ø 面臨家族矛盾演化;
Ø 小股東的權益遭遇漠視;
Ø 企業傳承、接班難。
二、剖析結癥
1、華人“六大普世”價值觀 ;
2、家族企業“任”、“督”二脈;
“任”脈—
“企業關系網”
“督”脈—
“組織四大矛盾”
3、家族企業組織五大“山頭派系”勢力紛爭
4、家族企業人性“功、名、權、利、祿”之爭
5、企業經營管理-中西二元化
三、正本清源
1、厘清企業“任”脈--三大“關系網”
2、厘清企業“督”脈—四大矛盾
Ø 家族成員之間的矛盾
Ø 家族成員與非家族成員之間的矛盾
Ø 家族企業家與經理人之間的矛盾
Ø 創業元老與新生力量的矛盾
3、厘清多個權力中心形式
Ø 經理人公開的權力中心
Ø 家族權力中心
Ø 家族多權力中心
Ø 元老權力中心
Ø 地緣化權力中心
4、打通企業“任”“督”二脈
四、創新發展
1、基業長青模式的路線=守業、創新、傳承、創業。。。
2、基業長青模式的方針
Ø 提煉家業永續的經營核心思想:家族綱常、愿景、使命、價值觀;
Ø 形成優良的家業永續文化:灌輸永續的經營思想,統合家族成員的思想;
Ø 融合“家文化”與“企業文化”:將家業永續文化融合于企業文化鑄造;
Ø 構建基業長青的模式:打造接班的工程,傳承文化。
3、基業長青模式的治理策略
Ø 經營模式:可持續性轉型創新、跨越
Ø 管理體制:克服浮躁,階梯式升級發展
4、構建可持續發展的公司化治理模式
(1)明晰產權并逐步實現產權多元化
(2)所有權、經營權和管理權分離
(3)經營管理須三懂二會
Ø 懂行業-行業的六大構成要素
Ø 懂系統-組織管理模式治理
Ø 懂運作-企業運營總體思路
Ø 會搭平臺-用人機制平臺
Ø 會唱戲-政工文化建設
4、家族企業公司化治理
5、構建基業長青模式的四大方略:
Ø 提煉家業永續的經營思想:家族綱常、愿景、使命、價值觀;
Ø 形成優良的家業永續文化:灌輸永續的經營思想,統合家族成員的思想;
Ø 融合“家文化”與“企業文化”:將家業永續文化融合于企業文化鑄造;
Ø 構建基業長青的模式:打造接班的工程,傳承文化。
五、多元傳承
1、家族企業傳承的五大障礙:
Ø 二代是扶不起的“阿斗”;
Ø 元老依老買老“老刺頭”;
Ø 孤兒寡母鎮不住;
Ø “皇親國戚”不給力,扯犢子;
Ø 老板“仁厚皇叔”對桃園兄弟講不出再見!
2、傳思-立儲君之三思
3、承思:承接三思
4、掃清交接障礙-的9大策略
5、家族企業多元化傳承-穩基業傳承模式
6、接班人傳承工程構建
Ø 私熟培育學識:聘東宮三師太師教為人、太傅教文治、太保教武功;
Ø 社會歷練心智:“敗家子”(創業法)、上山下鄉社會磨練;
Ø 企業歷練修身:企業任職修身養性,融合齊家與治企之道;
Ø “儲君“歷練王道:“儲君”帶三年、監國幫三年、理政看三年;
案例:“扶不起的阿斗”的思考
案例:萬歷新政的思考
案例:“富二代”孫權接班的思考
案例:后宮“干政”? 的思考
案例:“娃哈哈”創新傳承的思考
結束語:家族企業想要做強、做大、做久,就必須徹底擺脫家族化管理實施公司化治理模式,且家業傳承須多元化。家族化管理是成功與失敗之間的一條鴻溝如果站在鴻溝邊躊躇不前,最后的結果就是被淘汰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