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蒼南青企協
地點:浙江省 - 溫州
時間:2012/7/27 0:00:00
蒼南已經完成了工業化和初步現代化,經濟無法維持高速增長,原來依托于高增長的體制就不能不進行調整-轉型升級。
現在的問題是,蒼南企業是有序而有力地自主調整、轉型,還是被動調整、轉型?如果是前者,中國企業可以更上層樓;如果是后者,蒼南企業可能陷入所謂中等收入的陷阱。企業轉型就是企業變革,是一場蒼南企業革命。
據《中國民企死亡全書》披露:中國每年有約100萬家民營企業倒閉,60%的民企將在5年內破產,85%將在10年內消亡,中國民營企業平均壽命只有2.9年。 而日本企業的平均壽命為30年,美國企業的平均壽命為40年。
民營企業破產倒閉是這個時代經濟生活中最常聽到的音符,它給中國人心中的“實業興國”夢想狠狠地刺上一刀。一方面民企不斷倒閉破產,另一方面外企在中國市場上擴張勢頭更甚,世界500強企業的絕大部分已經登陸中國。
我們看到,中國加入WTO之后,國外企業和產品蜂擁而入,正以強大的資本和競爭能力擠壓中國的民族經濟,中國本土產品和品牌正在被外資企業排擠出局。
一、九大反思(中國式創業)
1.“一夜暴富”
2.“家天下”之困
3.“成王敗寇”
4.“創新思維、首創精神”
5.“和諧發展、雙贏思想 ”
6.“農耕文化”之殤
7.缺失的“價值觀、信仰”
8.中西“二元化”
9.中國式“擊鼓傳花”的反思
二、殤折之惑
中國民營企業“曇花現象” 中國企業的發展規律可用一句話來形容:“壽命短、長不大,大不強、長不久”!
1.先天素養不高
2.產業結構低下
3.滯后的小農經濟模式
5.缺乏理性思維
6.創業動機狹隘
7.家族人治化管理
8.人力資源管理的缺失
9.空洞灰暗的企業文化
10.企業戰略目標缺失
11.忽視現金流與資金鏈的管控
三、內憂外患
1.企業存在和發展的根源
2.中國企業兩高兩低不可持續性的經營模式
3.企業競爭力的五大指標
4.中國企業面臨著30年來最嚴峻的考驗
我國經濟宏觀調控迫在眉睫;
期間國際金融海嘯來襲;
經濟的急速下滑,市場 激烈震蕩,生產經營困難,減產、停產、保生產的企業增多;
人力與材料成本急速上漲,通漲與通縮并行;
銀根緊縮、人民幣升值,貨幣戰與貿易壁壘接踵而至;
金融危機蔓延且至今尚未見底,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惡化,外部危機的延伸,更加嚴重影響了我國經濟的發展。
中國企業業面臨著30年來最嚴峻的考驗怎么辦!?“改變企業是找死,不改變企業是等死”,轉型是企業健康成長的根本保證!
5.大轉型=大變革(維新恒變:社會轉型、經濟轉型、企業轉型---國家與企業生存與可持續發展的唯一的路)
四、轉型升級
當今,很多企業管理專家教授和民企老板紛紛嚷著要引入西方現代企業管理理論對民營企業進行改造,殊不知,他們正在犯一個嚴重的錯誤。。。。。。
1.企業轉型陣痛的深思
2.企業轉型哲學與導入的手法
3.重塑“規則、法則”文化
4.企業轉型升級的核心:
變革先變人,思路決定出路!
轉型升級擇人而任勢
5.企業轉型發展的三個階段:.克服浮躁,科學型轉軌
6.企業轉型升級的八大方略
7.“企業誠信”萬物之首
8.構建企業綜合能力體系
9.民營家族企業轉型陣痛與對策
五、核心路徑
案例:水泊梁山的轉型升級
1.轉型“修道而保法”
2.變革哲學“無形決定有形”
3.中國企業家經營思路九大反思
4.企業轉型哲學與導入的手法-治國、平天下的核心
5.重振企業家精神
6.企業戰略的總體思路
7.經營管理目標規劃思路
8.建立有效的人才治理機制
9.建立共和的企業文化
六、管理升級
1.重塑“規則、法則”文化
2.企業“三權”治理
3.管理升級八大路徑
4.管理模式之六化
5.企業規范化之四元素
中國改革開放30年,企業發展成規模型企業也不過二十多年,整個中國民營經濟尚未形成穩定成熟的運作模式,一切都還在探索之中。外企先進的管理方式對于中國企業還顯得那么的陌生。西方企業家經過了長達幾百年的市場經濟磨練,早已穩定成熟,而中國企業只不過走過了20多年的道路。“中國企業的全球化修煉”,意味著民營企業在未來的發展歷程中,將經歷痛苦轉型的整合治理。
曾水良(清華長三角研究院民企研究中心副主任/首席民企治理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