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品牌研究中心主任余明陽教授指出,全中國15000個老品牌,1500個活著,150個活得還不錯,只有大概10個左右的品牌活得還算好。相當多的老品牌面臨
戰略定位模糊、企業
團隊脆弱和品牌性格弱化三個共同問題。IDEO品牌專家表示,
文化傳統、鮮明
文化特征、歷史痕跡是傳統品牌非常重要的特色。上海家化聯合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曲建寧表示,品牌要真正能夠做好的話,有三點不可忽視,第一點是產品、品質要讓消費者接受;第二點,從品牌角度來講,傳播非常重要;第三點,要有適當的營銷渠道。
市文創辦副主任賀壽昌認為,現在應抓緊建立品牌成長的評估體系。復興老品牌不僅要關注企業發展層面,生態環境建設和中介服務環節也很重要。振興老品牌除依靠企業自身努力外,還需要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協會與平臺以及新聞媒體的傳播作用很重要。其中平臺力量極為重要,希望能夠借助創意設計促進上海傳統品牌恢復應有的
市場地位。
會議指出,傳統品牌發展要基于“
文化”、“群體”和“商業”三個價值高地。
文化突出的是精神介入,應該有好的故事講述模式,挖掘產品的核心內涵;群體是傳統品牌與其消費者之間的深厚聯系,傳統品牌應該賦予消費者以自豪感,實現身份認同;商業則是強調傳統品牌應尋求成為
市場引領者,而不是跟隨者。
會議提出了傳統品牌的四種模式:①繼承延續:產品和顧客都是現成的--價值和產品體系高度完備的產品,冒然改變會使之失去精髓(如香港蘭芳園的奶茶,號稱是全港奶茶的緣起,至今保持原汁原味和店面風格,熱度不減)。②重新瞄準:重新定位現有產品,瞄準新型
市場(如一個在英國專門出售意大利傳統食品的商店)。③再度打造:以全新的產品投入
市場--舊瓶裝新酒(如上海家化雙妹)。④開創新局:全新產品,全新
市場(如BMW購買Mini之后,把Mini從一種
經濟型小車變成了一種個性十足的高端車型)。
余教授活動邀約:劉老師,13738007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