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推動企業管理變革,于是在咨詢項目啟動當天,公司安排了一場現場管理培訓,從領導到員工全體參加,培訓中咨詢老師針對傳統生產模式存在的弊端以及造成后果進行了透徹的分析,引用了大量的案例說明,這一個個案例與名堂公司現狀是那么的吻合,讓在場的管理層及員工感同身受,而隨后咨詢老師闡述現代生產管理理念及由此導入的問題解決思路,讓大家心理有了很大的觸動,讓管理層對管理有了一個初步的和概念和認識,也明白按照過去的行為方式,企業不可能有好的發展;
然而張榮深刻地意識到,管理層僅有這點認識是不夠的,假如不能從心底消除他幾個叔伯的顧慮,縱使咨詢公司思路及方案再正確也是執行不下去的,于是在咨詢老師協助下,通過多次深入溝通和接觸,發現其實張榮的幾個叔伯也有一肚子的抱怨和一肚子的委屈,其原由主要是后面幾年,張榮精力大都放在業務、采購以及其它外部事務上,工廠內部管理基本上是由幾個叔伯打理,幾個叔伯全身心地投入到工廠管理中,雖說干得很辛苦,閑時靜靜想想,感覺也還不錯,可是不管自己怎么努力,張榮卻總是不滿意,每次一到車間不問青紅皂白就發脾氣,說這里不是、那里不是,導致在車間當眾爭吵現象時有發生,更有甚者,據反應,有一次,張榮想弄一份工價表,他叔叔知道后,到同行業到處打聽、刺探,并連夜整理,千辛萬苦將這份工價表整理好,放到張榮桌面上時,張榮對其嗤之以鼻,竟然看都不看一眼,隨手往邊上一撂,此舉讓他叔叔傷透了心,以致叔侄之間隔閡越來越深,而雙方也很少真正坐下來心平氣和地溝通過。
如此,企業問題的癥結已經找到了,企業內部管理層上下級之間缺乏有效溝通,企業基本矛盾尖銳,也是導致企業發展停滯的一個重要因素。
咨詢工作多年,凡所遇到的企業大都面臨這樣一種狀況:企業老板與下屬的思想沖突,相互不理解,老板總是抱怨下屬能力不行,抱怨企業沒有人才;下屬永遠是抱怨老板不理解下屬,不了解實際情況,自行其是,不考慮下屬的感受:上面張張嘴,下面跑斷腿;老板始終站得高、望得遠,今天想這樣,明天想那樣,可是下屬不理解,下屬認為老板的想法不切實際、異想天開;以至企業中老板與下屬始終站在一個對立面,老板常常恨不得馬上炒掉下屬,重新招一批新人,結果是換來的新人就像買螃蟹一樣卻一蟹不如一蟹,下屬也常常恨不得立即離開這家老板,可是多次嘗試后,感覺天下烏鴉一般黑,天底下老板都是這樣,于是乎老板開始嘗試著改變下屬,一些精明的下屬有時也嘗試著去改變老板,可是人的思想的轉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企業也就在這種矛盾的統一體中不斷發展,這是所有企業都存在的一個基本矛盾,而再仔細去研究可以發現,越是成功的企業越是企業基本矛盾相對解決得好,相對緩和,而越是基本矛盾尖銳的企業,越是企業管理水平落后,發展處于停滯狀態,而企業基本矛盾越突出,意味著企業凝聚力差,團隊不穩定,團隊精神缺乏,因此企業抓團隊建設,應首先著眼不斷去化解企業基本矛盾,否則只能淪為空談。(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