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餐飲業來說,30年的偉大經濟進程更具有標簽般的代表性。30年的滄桑巨變都在個行業身上深刻地發生著偉大的演進,而作一個餐飲企業的創始人和帶頭人,他們在經歷了改革嬗變的同時,更見證了一個行業的成長……
在改革開放的第30個年頭,我們希望通過對一個個有代表性的餐飲經營者成長歷程的描述來感知一個偉大的改革時代。
孫秀萍,北京大鴨梨餐飲有限公司董事長。
作為北京本土的餐飲企業家,在京城餐飲圈,大鴨梨創始人孫秀萍和她親手締造的餐飲連鎖集團無疑是一座航標:在將一種“物超所值”觀念深入人心的同時,循著一條中餐現代治理的道路,孫秀萍不斷挑戰規則、打破規則,以幾近工業化的生產模式,演繹了一個大眾品牌的現代走紅傳奇。
有人說,家常餐飲場是塊“燙手的山芋”,擁有最廣大消費群體的同時,卻往往缺乏持續吸引顧客的生命力。而縱觀大鴨梨十幾年來的發展,紅火的餐桌景象、巨大的規模效應、強勁的發展走勢……我們可以說,孫秀萍正引領大眾餐飲的一個嶄新時代。每每被問及成功的經驗,孫秀萍始終強調一點“堅守自己的定位,讓每個消費者都能夠理直氣壯地進入大鴨梨吃頓飯”,道理雖樸素了些,但這一理念卻實實在在的落實到大鴨梨的每一個細節:當人們暢享于包括“中國十大當紅烤鴨”在內的豐盛肴,而不用過多的擔心錢包是否充盈時,當人們沉醉于店家所精心營造的浪漫而不失溫馨的“家”的氛圍中,這一刻,許我們能更加直觀的感受到孫秀萍經營藝術的魅力所在。回顧一路的歷程,孫秀萍總結說,多年來,大鴨梨的規模在擴大,菜品、環境都在更新,但是企業“平民化消費、精細化菜品”的市場定位始終沒變,正是在這種變與不變之間,大鴨梨牢牢抓住了自己的終端消費市場。
在“大鴨梨”之前,孫秀萍有過8年的國企酒店任職經歷,也有過一段成功的自主創業歷程,豐富的實戰經驗讓她在面對新的投資領域時獨具慧眼:在孫秀萍看來,上世紀九十年代的京城餐飲市場雖不乏大眾消費定位的餐企,但在出品和服務質量上普遍存在著不足之處,大眾餐飲市場發展的不充分,讓她看到了自己的發展空間。
1997年,承載著孫秀萍“物超所值”的嶄新理念,第一家大鴨梨烤鴨家常菜餐廳誕生了,并且一火就是十幾年。如今,在外界眼中孫秀萍已是個傳奇式的女強人,但她本人卻并不這么認為:“我沒有什么過人的能力和智慧,相信只要志存高遠、腳踏實地,每個人都能達,大鴨梨旗下45家分店基本輻射了整個北京城,龐大的規模、直營的模式,無疑對企業的管理是一項巨大的挑戰。在孫秀萍的帶領下,自2002年開始,大鴨梨逐步建立起了一套包括養殖基地、物流配送中心、中央廚房、人才配送中心在內的完善的現代化運營體系。相應的在管理上,大鴨梨細分出廚政、人事、培訓、營運、財務等幾大職能部門,將日常工作化整為零,形成了“專業化經營、精細化分工”的現代企業格局。當最家常的味道遭遇最具現代理念的管理時,神奇的“化學反應”讓人不得不信服于孫秀萍的商業天賦:“現代化、集約化、集團化的管理模式不僅是整個行業未來發展的大趨勢,對于像大鴨梨這樣以質優價廉取勝的大眾消費餐企,也是其降低成本,回饋消費者的最佳途徑。”
近年來,隨著餐飲業尤其是大眾消費市場競爭的白熱化升級,孫秀萍又開始新的經營嘗試,洋妞時尚火鍋、高麗宮韓式燒烤、梨花粥館、梨花快捷酒店……一個個風格各異的子品牌的問世,標志著孫秀萍和她的大鴨梨正邁進一個多品牌經營的時代。雖然孫秀萍表示目前這些新的經營項目仍在摸索中,但我們相信,一個能夠順應潮流動向的企業是絕不會被市場所拋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