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導讀:文化等于習慣,企業文化就等于企業習慣。文化的養成等于習慣的培養。思維習慣、行為習慣、道德準則、共同的價值觀和共同的愿景,共同構成了企業的文化。
“企業文化”這個詞,對于許多人來說并不陌生。而對企業文化的理解也是千差萬別:有人說,企業文化就是在企業內開展的各種文體活動,比如打打球、唱唱歌、跳跳舞什么的;有人說,企業文化就是企業形象設計,“CI戰略”;也有人說,企業文化就是企業自己辦廠刊廠報,為職工提供一個文化園地……
我到過很多企業,他們幾乎也都是遵循了上面說的幾種情況:一進去他們就說,我們企業是有文化的。企業文化是什么?往墻上看“奮斗、求實、獻身、創新”。這哪是文化?這是標語。標語和文化是兩個概念。你看橋牌室、乒乓球廳、籃球場,我們一年進行一次運動會。這也不叫企業文化,這叫員工活動。 究竟什么是企業文化?很簡單,文化等于習慣,企業文化就等于企業習慣。文化的養成等于習慣的培養。思維習慣、行為習慣、道德準則、共同的價值觀和共同的愿景,共同構成了企業的文化。 企業文化的形成等于企業習慣的養成,那么,企業文化建設的第一步是設定,你希望員工身上具有什么樣的習慣,你得先設定出來;第二步是固化,用制度加以固化下來,制度是為精神文化服務的;第三步是反復刺激,反復刺激才能形成習慣;第四步是用故事傳承下去。 海爾怎么定義創新?生產線上的員工發明了新的工具、創出了新的工藝,能夠大幅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成本的行為叫創新。這樣的定義是由你為規范或倡導組織成員的行為而有意識地設定出來的。創新以后有什么好處?在全集團通報表彰,并會用你的名字來命名這個新的工具或工藝,把你的照片掛起來,把你的事跡和小發明、小創造一起刊登出來,同時有獎金。這就是固化,用制度把它固定下來。于是“全員創新”就成為海爾文化的一部分。所有的好領導都是編故事的高手。用故事將精神傳承下去。比如,說起海爾重視質量,你馬上就會想到張瑞敏拿起大錘就把冰箱砸了。砸沒砸你看見了?這不重要。只有故事作為載體能把文化精神傳承下去。 故事是傳承文化的最好辦法。企業領導要塑造一個文化理念,不要進行空洞的說教,學會編故事、講故事,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企業文化管理為什么有效?先來做個試驗。我拿起一塊玻璃板,在玻璃板下面放一塊條形磁鐵,然后拿出一把碎鐵屑撒到玻璃板上面。我震動玻璃板。請問玻璃板上面的碎鐵屑會產生什么樣的現象?你會發現所有的碎鐵屑會沿著磁力線的方向均勻地排布。你震動得越大,排列得就越緊密。這是看不見的磁場的力量。這就是企業文化管理。磁場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是只要磁場存在,它就能變無序為有序,就能形成能量,就能做功。
同樣地,企業文化也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它就如同無形的磁場一樣規范并約束著員工的行為,企業每一個員工好比玻璃板上的一片碎鐵屑,無形的企業文化的磁場將每個人的方向與力量校正到企業的共同目標上來,從而形成強大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