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購這玩意,很多人誤解了。沒有這玩意,中國房價泡沫就像日本那樣,產生斷崖式爆破。這種誤解,導致一幫炒房客抄底進入尋死,不過,政府是不會負責任的,因為是炒房客自找的。據我們預計,在中國70個大中城市的住宅庫存中,今年的炒房客拼死殺入后,最多能幫開發商消化15%,567三個月大約消化10%,89兩月是傳統的淡季,沒有什么成交量,1011兩月還能消化最后的5%,隨后,投機資金開始枯竭,像現在的股市差不多。
公布住宅信息,能否?
住宅信息聯網終于沒有下文,很顯然與住建部部長姜偉新無關。這個東西對中國房價來說,就是一個火藥桶,隨時會將泡沫引爆。很顯然,無法輕易公布。但是,不公布也無法向公眾交代,唯一能采取方法就是,拖后,拖到下一任政府再說。這一任不會再提了。
不提了,不等于沒有這回事。姜偉新肯定知道所有住宅信息,哪個家族在哪個城市有多少住宅實際上是一目了然的,如果公布出來,將在中國社會引發大地震,世人皆瞠目結舌。如果不公布,那么,住建部就會成為第二個中紀委第二個監察部了,其職其責何其大也。
所以,公布不難,難就難在如何處理。很顯然,很多家族一兩百套住宅是很普遍的。他們將成為中國這場圈地運動中涌現出來的新興“地主”階層,而很多白領和藍領階層將淪為他們的“長工”。兩極分化的趨勢,將會促使中國社會的整體裂變。如果釋放其他政策信息,比方說,征收高額的空置稅,那么,拋盤潮將會噴涌而出,二手房將會斷崖式下跌。
怎么做都很難。這等于是一場變相的公務員財產登記制度,歷史性的意義不可能低估。
大蕭條將無情的絞殺房價泡沫。
所有歷經房價泡沫的經濟體,最后都逃不脫經濟的大蕭條,這是經濟的規律,是不可抗拒的。道理很簡單,
一是房價泡沫將要終結一切制造業的利潤,并將促使這個經濟體制造業大面積破產倒閉,因為房價上漲必然導致貨幣貶值,而貨幣貶值傳導到制造業上一是匯率損失,因為房價上漲,幣值不穩導致央行貨幣政策時松時緊,而制造業投資收益周期較長需要貨幣政策有相對的穩定才能發展企業規模,而房地產恰恰是周期較短的行業,一旦泡沫泛起,央行首先要穩定樓市,將導致很多制造業無法應對貨幣政策的變化。打一個簡單的例子,中興通訊2012年上半年巨虧,一大半就來自匯率的損失。二是很多中小型制造業受制于生產成本和人力成本的上漲,而不得不破產倒閉,也就是說是被因房價上漲而帶來的通脹的影響,因為房價泡沫必將引發惡性通脹。
二是房價泡沫必然帶來過剩性危機。資金流向的屬性決定,那里有錢賺就往哪里跑,一旦房地產在政府的誤導下將會產生巨大的資金吸附能力,導致與房地產相關的產業全面過剩。比方說鋼材,中國房地產的泡沫泛起后,國際鐵礦石價格從46美元一噸迅速躥上180美元一噸,截至2012年6月末,我國進口鐵礦石港口庫存達到9681萬噸,環比上升96萬噸,升幅為1%,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364萬噸,增幅為3.9%。現在,國產鐵礦石價格依然很高,而進口鐵礦石已經跌破130美元。有消息說,美國制造業已經從中國、巴西、墨西哥等國撤回本土了39%,料明年將撤回60%,那時,美國本土鋼材需求上漲,為降低成本,美元還將打壓鐵礦石價格,最低可探底46美元,而我們很多進口的鐵礦石是160美元時存儲的,我們的開采成本已經高企根本下不來,那我們的鋼材價格在國際上將無法和美國競爭。其他相關行業大抵如此,都是全面過剩,而且,成本均很高。
三是房價泡沫帶來城市家庭高負債,全面遏制了最有消費活力的群體的消費力,增大了遏制擴大消費的能量。不久前,我在微博和網友一起探討房貸占家庭收入的比例時說,最恰當的比例是30%,如果絕大多數有房貸家庭房貸比例50%時,這個國家的經濟就是不健康的,超過60%將要毫無疑問發生經濟危機。沒想到的是,絕大多數網友都超過60%,有一個網友說他家超過了90%,平時錢不夠用就找二老要,二老拿不出,就找女方二老,勉強撐到現在,可是,現在錢越來越難賺,加上物價又在上漲,錢就更不值錢,現在蔬菜價格稍微穩住了,現在大米又在漲,真不知未來究竟如何?
未來經濟大蕭條已經是注定的,錢越來越難賺,失業率會越來越高。因為中國沒有幾家像樣的制造業,中國經濟將會越來越難。
穩投資保增長之禍。
之所以沒有回答那位網友,那就是中國政策的不確定性,誰也不懂中國究竟要干啥。寶哥提出穩投資保增長,那就毫無疑問,中國還要發生惡性通脹,因為政府本沒有錢,只能完全依賴印鈔搞投資,加上銀行爛賬壞賬都要靠印鈔沖銷,惡性通脹將不可避免。但是,克強副總理不時強調“調結構擴內需”。這兩點屬于兩種完全不同的政策。如果將來是“調結構擴內需”,那樣首先要做的是刺破房價泡沫,才能激活內需。這樣,公布住宅信息就會成為可能。
(牛刀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