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同樣困惑的你
從根本上講,擺脫惡性循環的首先是要研究管理者在種種壓力之下,如何保持思維、決策、執行的不變形,同時還能保持相對連貫與清晰。
對這些問題沒有研究透徹,枉自在技術層面努力,其效果可想而知。
這本書名字叫《總裁制造》,這里的總裁是指總體裁決者,洞察、掌握全局者。他不是職務,乃是一種氣吞宇宙的胸襟,腹有風云的境界,透視世界的格局,洞察入微與恰到火候的氣度。
在通往總裁的路上,他的思維方式逐漸變得充滿技術性和謀略,變得“生猛”,也就是說他在不知不覺間變成一個大規模人際與金錢的復雜游戲愛好者——他變得喜好想象,喜好創新思維,通過控制一些敏感因素來影響未來世界。
在通往總裁的路上,他的修煉可以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是百煉成鋼,通過無數次實踐和反思,反復在外力的干擾下,不斷承受、調整和試錯。從而拓寬自我的實踐,提高自我的承受程度,強化自己的神經,銳化自己的思維模型,驗證與優化自我。
第二層,是滅欲。
第三層,是啟智,擺脫自我生活造成的慣性和印跡。自覺、完整地設計自我,這個修煉過程像設計施工一個建筑物一樣,把自己的心智能力當成改造與調整的對象,觀察分析輔導改造,從而整體設計自己的認知能力。最終把自己的心智能力從一個混混沌沌的黑箱逐漸進化為一個透明、可影響和駕馭的白箱。
人類在21世紀進入了一個不確定性時代,在很大程度上,這個社會跳躍式地進入了動蕩、混亂、反邏輯,從而也呈現出多樣化,面臨很多挑戰,這些都因為不確定性因素而更為復雜,我們也因此面臨一個需要重新定義和思考的關口。多所有管理者而言,這是一次真正重要的危局。
很多個體和機構也在積極面對這個局面,比如我們在市面上看到了各種關于戰略遠見、執行力、學習型組織、心靈、思考方式等各種新觀念的書籍和音像資料,想匹配的咨詢服務不斷出現,也暫時化解了我們很多人心中的忐忑不安。
領導人的修煉,其難就難在如何將外部知識和經驗與自身的實踐結合,從而拼出自己的體系,延伸自己的知識框架,而不是在散亂的碎片中掙扎。
本書結構(總裁修煉的七個層次之間的總體關系圖)
序曲:一個看不見的新大陸的誕生
序曲導航圖
總裁原有的核心能力 | 總裁的新核心能力 |
御人之術 | 御學之術 |
權謀、霸術 | 系統思維 |
任務分配、調整 | 教練與服務 |
洞察入微 | 遠見、規律的掌控 |
掌控全局 | 試錯 |
決斷于紛亂 | 建立集體洞察力 |
解決實際問題 | 預見并解決未來問題 |
組織智商:是指企業收集和處理內外部信息,通過群體思考和學習進行有效決策并正確實施的能力。
組織智商有如下六個方面:
外部信息覺察能力
顧客反映的感知能力
決策架構的效力
內部智慧的傳播機制
組織聚焦的持續創新
大腦聯網
把企業人工系統做成一個人工智能系統,并且其中的個體——人能夠和這個人工智能系統進行交互和融合。
學習型組織與組織智商的差異:
學習型組織追求的是一種以組織學習為核心的文化形態,一種價值觀,簡言之時一種狀態。而組織智商提倡用整體設計的手法把組織智商的構面預埋在企業的組織生活方式里(包括戰略管理、流程、組織等),想管理戰略一樣管理組織智商,預先設計好他的功能以及實現的路徑,然后用設計、再造、管理的手法實現這樣一個目標,他是一種更宏大的戰略管理方式,只不過他的目的是設計并實現出一個聰明的大腦型企業,而非多少利潤和占有率!
組織智商,不僅僅追求財務和客戶,也追求那種和諧、聰慧、環環相扣、澎湃有力的運轉,因為那才是企業家追求的境界
以國家為單位所進行的競爭已經逐漸替代了過去在企業間的競爭。企業已經從一個小漩渦中進入到一個奇大無比、無法左右的大漩渦中,而且他越轉越快,這種混亂使得我們窒息和無法判斷。
世界發展快了,我們認識世界的方式也要變,要切換。
復雜系統,是一種系統因內部影響因素太多,而呈現的一種狀態——慣性過大,系統特性難以描述,對某些因素反應特別激烈,而對某些因素又反應不明顯,它自身也會在局部或整體不斷產生更多的類似特性。
任何系統都會傾向形成復雜系統,而且會越來越復雜,慣性越來越大。社會,產業,企業也都日益呈現復雜,而在在新技術、全球化、產業結構大轉移等力量的影響下,復雜的產生和發展孩子加速
我們還要考慮應該準備些什么書籍,才能有充足的精神糧食,在漫長的旅程中不至于太過于孤單寂寞。
一個企業家的大腦越來越難以對付一個復雜的系統。
應付復雜系統,需要有卓越的理解能力和技能。在人身上,我們把他叫做能力或智慧,在經濟體或社會中他的有序性表現為社會制度的整合性,在企業里則表現為組織智商。
我們總裁必須明白該如何下手去梳理自己的思路,從何入手去尋求解決方案,為何導致我們的問題越來越復雜等一系列問題,其實這就是總裁和復雜的關系所在。
系統內的一個小小變動會導致系統的整個變革
成功一定是多個角度共同作用的結果
系統內在規律自我復制,自我放大,擁有自己的規律
系統在不同階段總會存在很多相似的行為和做法
在系統內部事物中,因與果之間總是存在著時滯的
系統中的事物在某個時點會停留很久時間
系統中事物會自動地適應環境,使錯誤“合理化”
首先我們需要將工業組織看成復雜的動態非線性系統。我們必須看清局部行為對整體的影響,歷史形成的系統行為的復雜性,通時者兩者因素的影響,使我們今天的變革面臨以下困境:
? 歷史形成的系統有很多特性不能充分被我們了解和掌握,因此這個系統對什么樣的行為會產生什么樣的反應是個難題,也不容易找到規律。
? 新舉措需要的環境支持與舊系統是不一致的。
? 新舉措的效果會滯后較長時間,其后果無法預測,也無法及時調整。因此,更完整的措施也許是推動突變的發生因素。
? 打破舊系統獲得一個反應相對靈敏的新系統,更利于變革。
? 新系統必須與新措施相匹配、適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