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蔣小華
現在,許多中小企業主,有了一定的資金后便到處投資,特別是投資房地產行業。有一次,我與一位生產仿真植物的企業家討論關于他現在從事房地產投資的事情時,我不禁問道:“請問XX董事長,你現在投資房地產行業的目的什么?或者說你現在真正想要的是什么?錢,你現有擁有的錢財幾輩子都用不完,如果想把房地產當成事業來做,可是能做過萬科嗎?而你現在已是仿真植物行業的佼佼者了,為何不把仿真植物行業做成第一名,甚至成為行業的領導者呢?”該位董事長聽了我的一番話之后,陷入了沉思……
另外,在我從事培訓咨詢生涯中,發生這么一件事:有一家上規模的企業主找到我,說他們要辦企業商學院,并且希望我去幫助他們。辦企業商學院本是件好事情,提倡學習型企業,同時也可以為企業提供人才培訓平臺。但最終我沒有去幫助他們。原因有兩點:一是,該企業辦商學院不是為內部打造培訓體系,而是對外經營;該企業主為何會有此想法呢?一了解才知道,原來該企業主認為培訓行業很賺錢,另外,這位企業主認為憑他強大的財力可以擠垮其它的咨詢培訓公司,一定可以賺到很多錢。這種觀念我本人是不能夠接受的。二是,我認為該企業主應該做好自己的產業,培訓業不是他的特長,只有專注才能把事情做好;當時該位企業主還是堅持了自己的決定,但該商學院對外營業不到半年就垮掉了,老板損失了一大筆資金。總結失敗的原因:做了不該做的事。類似的例子很多,也有些從事咨詢業人士,當賺到第一桶金,就搖身一變成了“實業家”或者“投資商”了。
我始終堅信:執著實現夢想,專注成就事業。你夠專業嗎?細微的差別,卻是成敗的關鍵。專家的英文Professional的理解是:向上帝發誓,以此為職業。這是一個專業的時代,未來能夠牽動世界大勢的是專業的競爭。能否獨霸世界舞臺,鍛造他人無法超越的核心競爭力?唯一的支柱就是專業。專業就是要以一顆專業的心,依托過硬的專業素質,以專業的方式,去做專業的事,并最終在為“顧客”創造價值的過程中,實現自己作為專家的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對于每天和數字打交道的財務工作人員來說,專業主義就是要以對公司及投資者等利益相關者負責到底的專業態度,以自己的財務專業知識和對財務數字的高度敏感性,去認真審視每一個財務數據的真實性以及數據背后的嚴密邏輯,及時提交一份真實、準確、清晰的財務報表。最終,通過幫助管理層和利益相關者透過紛繁的現象洞察企業真實的經營狀況,支撐他們做出正確的決策,來體現財務人員作為專家的價值并贏得尊重。
專業主義對于企業戰略來說,無論是在大企業還是小企業專注自己的核心領域,成為該領域中的老虎,才會真正具有生命力與競爭力。前不久聯想剛好跨入世界500強,有分析海爾的國際化要比聯想要早5年,為什么不是海爾?結果發現聯想與海爾在做大做強方面最大的不同是專業化與多元化,聯想快成“計算機”的代名詞,而海爾卻慢慢地找不到影子。小企業可以專注于自己的小領域成為某一些行業隱性冠軍,像義烏有個雙童吸管公司,國際市場占有率已經達到30%,國內市場占有率也達到了50%以上。專業主義應成為企業做戰略的重要原則。
不妨學學西方人,向上帝發誓,以此為職業。到時不成專家也難,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