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榮,王成榮講師,王成榮聯系方式,王成榮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企業文化名師和品牌專家
    46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量
    王成榮:感恩與敬畏:企業文化中的基本道德律
    2016-01-20 43757
    感恩與敬畏:企業文化中的基本道德律 王成榮 感恩意識是企業愛心與責任感的源泉 不久前在全國企業文化(伊利集團)現場會上,中國企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陳蘭通在總結伊利文化建設經驗時談到,伊利人從企業改革發展實踐中悟出人生哲學的第一條就是“一顆感恩的心”。他們感恩黨和政府,感恩員工,感恩消費者,感恩股東,感恩社會,感恩一切應該感恩的人和事。感恩文化理念激發了企業與企業相關利益者的攜手共進、合作共贏的情感,感恩文化形成了強大凝聚力和巨大感召力,促進了企業和諧發展。這引起了我的思想共鳴,因為我一直試圖證明,感恩文化是優秀企業文化最原始的基因,是企業愛心與責任感的源泉。 有一首歌《感恩的心》,第一句就是“我來自偶然像一顆塵土”,因此“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作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感恩意識是指人們感激他人恩惠并尋求報答的內在心理要求,是人類最原始最淳樸,也是最真摯的情感,也是任何文化公認的基本道德律。伊斯蘭教告誡人們要孝敬父母,感恩安拉所賜予的幸福生活;基督教主張人應該為上帝賦予自己的存在而感恩,教導人們做一個像基督一樣有仁愛的人;佛教的感恩思想非常鮮明具體,提出要報父母恩、國土恩、三寶(佛、法、僧)恩、眾生恩等四重恩。儒家文化中有很強的感恩意識,在倫理本位的基礎上,主張忠、孝、節、義。儒家倫理最高標準“仁”、“忠恕”與報恩思想一脈相承。因此,中國人推崇“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唾棄“忘恩負義之人”。在美國,每年十一月的第四個星期四是感恩節,它是最早來到美洲新大陸的移民(清教徒)感恩上帝、感謝印第安人的真誠幫助而創立的節日,流傳了300多年并延續至今,感恩意識構成美國文化的一部分。 企業為什么要感恩?原因很簡單,企業來到這個世界上,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每一步都離不開各種環境因素的支持與幫助。股東給了企業以“筋骨血脈”之軀,顧客給了企業以“衣食”,員工給了企業以精神與能力,合作者給了企業以完成經營活動的幫助,競爭者給了企業以激勵,社會給了企業以發展的廣闊舞臺,國家給了企業以發展的法律保障和政策保障。 我們現在倡導企業要有愛心,要對社會負責任,那么,愛心與責任感從何而來?我認為,愛心與責任感源于感恩。其企業有了感恩之心,才能對顧客、對員工有愛心,否則,在物欲橫流的世界,顧客就成了賺錢的對象,員工就成了賺錢的工具;企業有了感恩之心,才能自覺地對顧客、對員工,以至于對環境、對社會、對未來負責,在自我利益與社會利益、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博弈中作出最佳選擇。 令人不安的是,當下的一部分企業缺乏感恩之心,甚至“恩將仇報”,假冒偽劣、坑蒙拐騙,甚至像強盜一樣掠奪式經營,像土匪一樣謀財害命,已經遠遠超過人類容忍的底線,這是十分危險的。 培養感恩意識是系統工程 培養感恩意識,要做系統工程。首先從孩童抓起。現在的家長多在抱怨孩子不知道感恩,實際上關鍵在于家長在為孩子付出的時候有沒有教會孩子感恩。因此,從小學乃至幼兒園開始,家長和老師的首要任務應是教會孩子知道感恩,知道父母的付出、老師的奉獻、社會的關愛,使其在幼小的心靈中埋下感激與回報的種子。其次是企業要加強感恩文化教育,通過各種經營活動和有益的文娛形式,強化員工對他人、對企業、對社會、對顧客的感激之情,并把感恩文化逐漸固化到制度層面。還有就是要營造全社會的感恩風氣,并與懲戒機制相結合,剛柔并濟,建造與和諧社會倫理相適應的感恩文化。 敬畏意識是企業誠信文化思想基礎 與感恩文化相聯系的是敬畏文化。“三鹿毒奶門事件”以及形形色色侵害消費者、侵害社會的事件,使我頭腦中一直在思考著企業文化原始基因中也應該有“敬畏”意識。敬畏意識是當代企業誠信文化和以此為基礎的信用體系形成的思想基礎。 世界上的三大宗教圈,包括儒家文明,都有很強的敬畏意識。基督教中有“摩西十誡”,它稱為人類史上第二部成文法律,體現平等的“人神契約”精神:誰要毀約,誰就會受到上帝的懲罰;人也有“神不佑我,我即棄之”的權利。“摩西十誡”中除了有要人尊崇遵從耶和華的內容外,還強調孝敬父母、不可殺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盜、不可做假見證陷害人和不可貪戀別人房屋、妻子、仆婢、牛驢和一切所有。《圣經》里有原罪、贖罪和末日審判。因此,信基督教的人做了壞事要找神父懺悔,發了財要感激上帝的恩賜。“敬畏上帝”是甘心樂意的順從、存畏懼、戰兢而快樂的心,乃是愛的事奉,并非無知的、勉強或懼怕的心去敬拜。敬畏上帝是敬其圣名、圣殿、圣言,遠離惡事。 伊斯蘭教的戒律繁多,無故殺人、盜竊、酗酒、奸淫亂性、放高利貸、說謊欺詐、背信棄義、臨陣逃脫、忤逆父母、無中生有、道聽途說、背談多端、發謊誓、作偽證等等都是罪惡,這些罪惡中最大莫過于忤逆雙親、不義和作偽證。作為一名穆斯林,如果他違背了安拉的部分禁令,要懺悔,知過改過,尋求安拉寬恕。如果他犯了罪必定受到懲罰。如犯盜竊罪,必須從手腕斷手;對掠奪成性者, 處以死刑,或釘死在十字架上,或把手腳交互著割去,或驅逐出境;犯奸淫罪,未婚者處以鞭刑,已婚者的刑罰是石擊罪。佛教的戒律也很多,最基礎的戒律稱為“五戒十善”,核心內容是“一心向善,諸事莫惡。”“五戒”為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這是佛門四眾弟子的基本戒。“十善”是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 四不妄言,五不綺語,六不兩舌,七不惡口,八不慳貪,九不嗔恚,十不邪見。  此中前三名身業,中四名口業,后三名意業。若持而不犯,則為十善;若犯而不持,則為十惡。沙彌及沙彌尼應守不殺戒、不盜戒、不淫戒、不妄語戒、不飲酒戒、離高廣大床戒、離花戒、離歌舞等戒、不蓄金銀財寶戒、離非時食戒等“十戒”。佛教對違戒行為的懲處,各種戒律均有詳細規定。如《四分律》,比丘犯殺、盜、淫、妄語四條重罪,要開除、逐出僧團;犯僧殘法,留僧團察看等。但佛教戒律的實施與因果報應、六道輪回相關聯。犯戒不但受到現實的直接懲處,更重要的是將遭受“長劫果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是因緣未到。對于佛法信仰者來說,“長劫果報”是最駭人的處罰。各種宗教,尤其是基督教的信仰者對宗教領袖、教義以及戒律的敬畏與市場經濟倫理結合,對今天西方信用體系與文化的產生起到關鍵作用。對宗教的信奉與敬畏,在市場中從事經營活動守信守戒所獲得的較大利益,以及違戒和失信所付出的巨大代價,使商人的誠信逐漸由強制變為自覺。所以,研究西方的信用體系不能忽視宗教的作用。在中國是有誠信的文化基礎的。儒家文化以仁為中心,講內仁外禮,鼓勵人們向善,雖然沒有明確的戒律和懲罰條例,但圣人乃真理的化身,人們崇敬圣人,畏圣人之言。尤其是儒家以誠信為修身立業、處世待人的根本。孔子認為:“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以致去兵,去食,寧死必信。孟子說:“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在儒家看來,誠信不僅是一切道德行為的基礎,而且是一個人做學問、干事業的根本。儒家認為,誠信既是一個人道德修養內在的、必備的品質和情操,也表現在個人的外在行為中,是內在品質和外在行為的統一。誠信不僅是一種道德規范,而且是人們的道德品質、道德境界。自從“獨尊儒術”后,凡是與儒家經籍有關及由此衍生的典章制度、禮樂詩文都受到尊重和敬畏,甚至有點神圣化。朱熹在《中庸注》中就說過“君子之心,常存敬畏”。同時,上述佛教的戒條在中國誠信文化的形成上也起到積極作用。還有,古代中國沒有上帝、真主,但是有天,古人畏天,你做了壞事要遭天譴,“天打五雷轟”。 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文化大革命”,幾乎完全斬斷了中國傳統文化之根,中國幾千年形成的很多具有重要價值的做人準則,被當作封建垃圾拋棄了,對傳統文化的敬畏幾乎蕩然無存。所以,當我們進入市場經濟以后,幾乎沒有多少敬畏意識支撐,很多商人無所畏懼,膽大妄為,“誠信”危機已經成為制約市場經濟發展的“瓶頸”。 如何培養敬畏意識現在,我們呼喚敬畏意識,建立現代誠信文化,打造“誠信企業、誠信社會”。從信教狀況來講,中國人多數人沒有宗教信仰,我們不可能把市場經濟的誠信機制建立在宗教信仰的敬畏意識基礎之上。李源潮講,領導干部要有敬畏之心,敬畏歷史,敬畏百姓,敬畏人生。[1]這是從領導干部個人修養和自律角度講的。中國企業誠信文化建設,其敬畏意識應源于三個方面:一是中華優秀文化傳統,特別是儒家倫理的精髓;二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道德觀;三是社會主義法制和法治精神。只有使人們從內心敬畏中華傳統,敬畏核心價值,敬畏法律,喚醒公民敬畏之心,并把誠信文化建設和社會誠信制度建設落到實處,才能打牢企業的誠信文化底線,使市場經濟走上誠信經濟的快車道。當然,這種敬畏意識的培養,同培養感恩文化一樣,也要從孩童教育做起,使之從小敬畏父母,敬畏老師,進而敬畏社會文明規則和法律。對企業員工的敬畏教育要同誠信教育結合起來,通過各種有效的方式,使員工找到明確的敬畏對象,比如敬畏消費者,敬畏行業道德,敬畏法律,甚至敬畏行業神等等,形成敬畏文化自律與自覺。 行業神文化在培養敬畏意識中值得重視 前不久,亞洲(澳門)國際公開大學的周國強博士在該校2009年MBA畢業典禮上作了《企業文化、澳港行業神崇拜及企業戰略管理的關系》的演講,談到港澳企業非常重視供奉行業神,也談到供奉行業神儀式的重要性,即祈求“保護”,祁福免災,祈求工作順利、事業發達、生活幸福;團結和約束同業或同幫,包括雇主和員工,達到維護行業或行幫利益的目的。行業神不僅是個人崇拜,而是群體意識、社團意識、行業意識。進一步引起我對行業神明的關注與思考。早在20多年前李喬著有《中國行業神崇拜》一書[2] ,認為神祉信仰是中國人所不可或缺的生活元素,三百六十行,行行有宗,行行有神,或為守護神,或引利仙。各有作用。目前港澳企業供奉的典型行業神有,建筑業魯班(每年農歷六月十三師傅誕)、梨園祖師爺華光、釀酒業杜康、茶坊業陸羽、中醫業華佗、教育業孔子(每年農歷八月二十七孔誕)和孟子、漁業媽祖。關公本是典當業的保護神,但很多行業,如警署都以關公作保護神。除此還有很多,在中國還有很多行業神,比如:神農是農耕業和醫藥業祖師,倉頡是刻字業、文書業祖師,吳道子是繪畫油漆業祖師,黃道婆是彈棉、織布業祖師,李白是酒家保護神等等。 實際上,去掉行業神迷信的一面,信奉行業神至少對于建立行業的敬畏文化是有益的。一般來講,行業神是行業高尚道德規范、行業最高技術、行業精神的化身,有了這個化身,從事這一行業的人做人做事就有了價值標準和行業潛規則,有助于激勵各行業積極向上,鉆研技術,建立文化自律和職業操守,建立有序和諧的市場秩序。敬畏行業神,去掉迷信色彩,實際是敬畏行業傳統和行業價值。如魯班實際上已經在建筑行業得到崇拜,設立“魯班獎”的積極意義就是最好的證明。在未來企業文化建設中,行業神崇拜問題是值得研究和探索的。 [1]參見李源潮在中國浦東、井岡山、延安干部學院2008年秋季開學典禮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08年09月6日。 [2]李喬著:《中國行業神崇拜》,初版日期1985年;中國華僑出版社,1990年版。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m.transparencyisgood.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色欲AV一区二区三区| 视频在线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色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一区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鸳鸯影院 | 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麻豆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大桥未久 |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福利一区福利二区| 精品女同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人妻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一区国产精品| 精品少妇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 | 国产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中文字幕一区| 无码播放一区二区三区| 中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一本色道久久一区|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麻豆| 国产中的精品一区的|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偷偷偷网站色偷一区| 亚洲熟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狠狠色婷婷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区| 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精彩视频一区二区| 伊人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