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子經典中的“九流十家”代表著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多元文化”,是東方哲學智慧的精髓和集大成者。故我們現代學者不應該僅僅在古代圣賢的功勞簿上沾沾自喜,做一些思想的解讀來敷衍了事,這不應該算是對于中華傳統文化的弘揚和傳承,僅僅算是一種茍且偷生的行為!
如何將諸子經典的思想光輝與現實生活應用相結合才是當下學者們應該努力的方向,這是學者們的責任,只要您研修和推廣國學,這個責任每個人都責無旁貸!
從孔孟之“仁”,到老子之“無為”;從朱熹的“理學”,到王陽明的“心學”都向我們后人傳播著心智的偉大力量。
學習國學術數之學,宛如取一支羽箭,不偏不倚的射向靶心。射向靶心的箭頭就是國學術數,而箭身和箭羽就是諸子經典。離開箭身和箭羽,箭頭不會飛得遠,射得中;離開箭頭,箭身和箭羽就沒有任何的價值。
國學不能如擱置在箭壺中的箭,拿其欣賞和把玩;而應該如射向靶心的箭,時時刻刻與時俱進,常扣于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