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妝品企業低成本營銷的三項原則
藍哥智洋國際行銷顧問機構 于斐
如今的中國化妝品營銷戰場,依舊是烽煙四起,企業生存與消亡往往只是剎那間的事,人員更替也是層出不窮。而在2010年,眾多化妝品企業如何在困境中尋找出路、如何走出有特色的發展之路,就成了部分化妝品企業的當務之急。
營銷,也成為眾多企業的“科研課題”。
藍哥智洋國際行銷顧問機構從事營銷行業多年,在經過深刻的反思與探討后總結出:在產品日益同質化的今天,企業與企業的競爭歸根到底就是營銷的競爭。一提及營銷,價格戰、廣告戰、渠道戰、終端戰、服務戰等紛紛登場,我們究竟如何來參戰呢?一談到案例,就是可口可樂、寶潔公司、麥當勞、戴爾電腦,一說大師,往往韋爾奇、科特勒,國際企業的案例、大師的風采真的適用于我們本土企業嗎?營銷概念從4P到6P、8P,又到4C、4R,從細分再到定位。
其實,企業間的競爭最終就2個字:“創新”。當大家都在用時髦的字眼做營銷時,當人人都在用常規營銷手法時,我們會覺得價格越賣越低,費用越來越大,營銷人員抱怨越來越多,利潤越來越少,管理者壓力越來越大!那么有沒有低成本的營銷方法呢?
與此同時,藍哥智洋機構提出的“低成本營銷”概念走俏市場,為眾多企業的“起死回生”做出了重大貢獻。但是時值今日,當低成本營銷成為眾多企業追捧的目標時,卻又陷入了“誤區”。
藍哥智洋機構在調查中發現,大部分企業所實施的低成本營銷都是“自給自足”的營銷,沒有向專業的咨詢策劃公司討教咨詢,因而陷入誤區而不自知,才會導致企業整個停滯不前。在此,藍哥智洋機構鄭重提醒企業,進行低成本營銷,必須借助“外腦”,否則,成功也只是一個偶然.
企業策劃——低成本營銷的“先鋒連”!
進行低成本營銷的企業最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自以為是”,不相信外力的作用,當然這與我國咨詢策劃行業的發展有關系。
據中國國際健康科學研究院調查顯示:中國有43.2%的企業希望能將企業的內部管理全部委托給策劃咨詢機構和"品牌顧問",這只是占少數部分。因此有研究人員認為:由于策劃咨詢在我國的發展起步較晚,所以大多數企業對策劃咨詢還不太熟悉,因此遇到需要策劃宣傳方面的事時,較為傾向于全部委托給策劃咨詢機構或品牌顧問來操作。有些企業自身有策劃部門來完成公司的一些企劃活動,但為了不斷創新、趕上時代的發展趨勢和更好的發展,他們會定期讓專業的策劃咨詢機構或品牌顧問進行一下指導,提升自身的實力。
咨詢業發展的進程限制了部分企業的發展,對于低成本營銷的化妝品企業來說,企業營銷的策劃力、培訓力往往直接就決定了企業營銷的成敗。沒有強有力的專家組對企業進行系統化、專業化的的策劃、培訓,企業的營銷就會失去方向。同時市場發展變幻莫測,策劃專家必須根據不同市場條件制訂不同的發展計劃。因為專家組策劃打造出的開發模式往往就是整個企業營銷的主線。當然,有些模式既可以單獨執行,也可以混合使用。所以說,策劃模式的可行與否,執行人員能否有效執行,對細節進行很好的把握,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出該策劃模式的市場銷售力。
以上可以看出,化妝品企業如果進行低成本營銷,必須有一支強有力的策劃隊伍,策劃隊伍要充分了解行業的特點和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因為這是整個企業發展計劃的先決條件,決定著企業的成敗,從這個方面可以講:企劃,是企業進行低成本營銷的先鋒隊!
如大家耳熟能詳的美寶蓮是歐萊雅于1992年收購的一個美國品牌。美寶蓮先于歐萊雅進入中國市場,并且在1992年之前就已在蘇州建立自己的工廠,歐萊雅利用美寶蓮進入中國市場早的特點,將其定位為一個大眾化的品牌,核心觀念是每一個中國婦女都應該擁有一件美寶蓮的產品,如此巧妙的策劃讓美寶蓮輕松走入中國女性的心中。
團隊執行——低成本營銷的“加強團”!
化妝品企業進行低成本營銷時,有了好的策劃,接下來做的就是企業人員的執行力了,實戰出效益是重多企業奉行的信條。
從現代營銷來看,化妝品企業的營銷方式層出不窮,而且隨著市場的變化,高層決策往往瞬息萬變,那么這就需要一個強執行力的團隊來執行。正如美國一本頗為流行的書《把信送給加西亞》中所描述的羅文一樣,企業要求每一個員工都能夠有足夠的執行力。這也是決定企業成敗的關鍵。
翻開中國化妝品企業發展的史書,眾多失敗的典型歷歷在目,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團隊力凸現不出執行力,從而使企業在營銷過程中處于被動劣勢地位,進而導致企業的失敗。
總的來講,團隊是促成企業成敗與否的關鍵因素。
戰略定下來后,搭建企業隊伍成為首當其沖任務,通過對企業內部人力資源進行盤整,對企業隊伍進行優化組合,才能進行接下來的步驟。同時,團隊人力資源配置和內部管理一定要合理化。人員的素質、組織框架,企業的內部信息流程、獎懲制度,通過獎優懲劣,做到企業公平公正。企業萬不可急功近利,急于一時的利益而忽略團隊的管理和建設,急功近利,往往功虧一匱。數不勝數的例子證明:如果企業只草草招聘一班人馬簡單培訓后就讓他們“上戰場”,在短期內不出成果,員工志氣勢必大大削減,而且連市場前期投入也打了水漂兒。
因此,中小企業應立足實際,遵循建立一支實戰團隊,由專家組全程市場策劃指導,才可真正的使團隊起到“加強團”的作用!
1997年,歐萊雅在上海成立了歐萊雅中國公司。最初,歐萊雅總部向中國派駐了三位管理人員,分別負責制造、財務和全面管理。為了加強與當地員工的溝通,歐萊雅任命了一名中國人為人力資源主管,任命三名在大眾化妝品市場有資深經驗的法國人分別出任歐萊雅、薇姿、美寶蓮和蘭蔻的品牌經理,中層管理人員大多是具有諸如化妝品、日用消費品等類似跨國企業工作經驗的當地人。近些年來,在完成組織結構設置后,歐萊雅不斷發掘校園人才,并向他們提供各種各樣的職業發展鍛煉。而事實證明,這群新生力量取得了迅速的成長。
由此可見,善于運用適合的人才打造強有力的執行力是化妝品成功的有力保證。
企業管理——低成本營銷的“增援隊”!
隨著科技和社會的高速發展,化妝品企業面臨的社會越來越復雜,影響企業發展的因素越來越多,因此未來的企業管理將是非常復雜,極有挑戰性的工作,這對企業的高層管理者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因此如何提高企業及高層人員的管理水平,就成了企業的重中之重。
而就我國大部分企業(國有企業除外)的現狀來看,在企業管理上有很大的弊端,一個企業的成長及發展需要有專業的管理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從我國企業的成長歷史來看,經歷了市場經濟的風風雨雨而生存下來的企業,就必然有其對于企業與社會發展的深刻認識和把控能力,就必然有自身一套經得起考驗的經營哲學,就必須有能夠承受危機、承受壓力的能力,并且同時還必須有對市場的敏銳感知力和未雨綢繆應對危機的能力。但是,有多少企業能夠“自產自銷”?何況那些實力薄弱的中小企業,自身發展尚且自顧不暇,更不用說花時間來構建企業管理體系了,只能把別人已成形的東西拿過來給自已使用,但是這又出現在另一個弊端,大哲學家蘇格拉底說過:人不可能同時踏入兩條相同的河流。也就是說一套制度不可能同時適用更多的企業。
這就使得化妝品企業面臨一個非常困難的抉擇,是企業自身進行管理制度的完善?還是借助外來力量促進企業的發展?
事實證明,對大部分化妝品企業來說,后者才是正確的選擇!只有借助外力進行企業自身的管理,才使得企業前期的發展有了“增援團”,企業沒有了后顧之憂,才能神速發展!
總而言之,隨著市場競爭的愈演愈烈,越來越多的化妝品企業出于自身的實力不夠、對市場認識不足、對營銷把握不準,當然無法一下子和一些大型企業相抗衡,但不少企業已經開始行動,尋找專業的策劃咨詢機構來幫助自己了。事實上,化妝品企業更需要有效果、能增進銷量、有相關經驗且成功案例多的策劃咨詢機構來為自己服務。同時最希望這些機構能夠提供整合營銷策劃、整體形象策劃、開拓品牌形象方面的"一攬子"低成本營銷服務。這樣才可能使企業的輝煌未來成為現實。
于斐先生,著名品牌營銷專家,藍哥智洋國際行銷顧問機構CEO,中國十大杰出營銷人,人民日報社市場報等8家權威媒體和機構認定的“中國品牌建設突出貢獻獎”獲得者,團中央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創業導師,《中國證券報》特約品牌顧問,中國《品牌》雜志首席專家,清華大學高級工商管理總裁培訓班導師,中國保健行業十大杰出經理人,中國最具影響力營銷策劃100人,中國國際健康科學研究院副理事長。
近二十年的營銷生涯,成功服務過多個著名品牌,其領銜藍哥智洋國際行銷顧問機構是“中國管理咨詢行業最具影響力十大品牌”,現專業致力于品牌策劃、公關傳播、新聞營銷、招商代理、市場推廣、實戰培訓等營銷服務,出色的企劃力、整合力、執行力在海內外享有盛譽。
于斐先生根據自身在外企、國企、民企豐富的工作經驗和資深閱歷,長期致力于把低成本實戰營銷理論上升到實踐和方法的高度,在行業中率先倡導了多個在全國深具影響的營銷策略和商業模式,創造了可觀豐厚的物質和社會效益。受到了《亞洲新聞人物》周刊、新加坡《聯合早報》、澳門蓮花衛視等海內外媒體的重點報道,其營銷案例多次入選美國《福布斯》和美國科特勒營銷集團《中國營銷創新文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