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一想到創業,就想到學什么技術,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理解,創業不是學技術,而是學經營。老板要做企業家,而不是做專家。
看看中國多少企業老板,有幾個懂技術的。然而,再看看有多少技術人員在做老板呢。因為技術只是企業一個部門,一個崗位的工作,只有經營才能決定企業的成敗。一個人如果有了經營能力,你可以找到最好的技術人員。而一個技術人員,即使你有了再好的技術,也不一定能成為一個優秀的老板。所以創業者一定要重視經營能力的提升。
那么何謂經營能力呢?經營能力就是一個人整合、開發、利用、轉化社會人力、物力、財力的能力。老板就是資源和人才的整合者。學校培養人才,銀行擁有錢財,市場擁有客戶。老板所做的事就是讓有錢的人與有技術的人合作,然后生產出最好的產品賣給客戶,最后他就成為企業最大的受益者。
因此,創業者學習的內容不是專業技術,而是創業思維、市場眼光、營銷能力。這些才是創業老板最需要學習和掌握的知識。
其實,對一家企業來說技術好學,基本上都是固定的、死的,只要你舍得花錢、花時間都是可以學會的。然而,創業思維、經營能力、戰略眼光、營銷策劃,這些知識和智慧是不容易學的。因為不同環境、不同區域、不同時期、不同市場,老板創業的方式和方法都不一樣的,市場瞬息萬變、人才錯綜復雜,如果創業者沒有專業的創業導師輔導,那么即使你掌握了好技術也無法面對變化的市場啊!所以創業的關鍵需要老板有創意、能創新、會創造,最后才能創業。
因為今天的市場競爭,不僅僅是產品品質的競爭,而是企業品牌的競爭。品質強調的是內功,品牌強調的是外功;品質是以技術為導向,品牌是以市場為導向;品質是以產品為中心,品牌是以人的需求為中心。所以創業者僅僅只注重技術,不懂經營是做不好企業的。
中國多數企業的倒閉,不是產品品質出問題,而是經營能力出了問題。因為過去的企業強調有缺陷的產品就是廢品,所以大家非常注重產品品質的提升。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市場的競爭,現在的企業強調銷售不出去的產品就是廢品。所以對于現代企業來說,營銷產品比生產產品更重要。
今天的老板不是跑車間,而是跑市場,跑課堂。因為你只有多學知識,才有能力在市場跟不同的客戶打交道,你只有在市場上了解客戶的真實需求,才知道如何改良或改進我們的產品。所以學習在第一位,市場在第二位,技術在第三位。如果創業者把他顛倒過來,那么你就會承擔巨大的風險。有的企業之所以之破產,他們是先搞技術,后建工廠,再造產品,然后,在進行市場營銷。結果企業的資本投入進去了,產品卻銷售不出去。企業就這樣關門了。
然而,智慧的創業者是逆向思維的,他們是先想到自己能做什么,市場需要什么,然后才創辦什么樣的企業。這樣的思維方式就能規避風險?,F在中國的企業雖然很多,但是創業導師很少。很多的創業者身體進入了21世紀,思想還在20世紀,因此,我們今天要想創業,要想做好企業就一定要先投資腦袋,再投資市場,這才是最明智的投資者,先學經營,再學技術,這才是最智慧的創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