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來,車聯網領域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國外有谷歌、蘋果、微軟,國內有百度、阿里、騰訊,紛紛相繼發力車聯網市場,讓車聯網市場好不熱鬧。對一個時常關注科技新聞和汽車論壇的人來說,他或許會時常感到某種錯亂。
拿剛剛過去的巴塞羅那通信展來說,IT廠商們對車聯網的熱情似乎要比車企還高,高通在瑪莎拉蒂上展示了它的驍龍自動駕駛解決方案,該方案包括基于3G/4GLTE和Wi-Fidea網絡支持提供一整套的車載娛樂系統,能讓很多人想到特斯拉中控臺唯一的那塊大屏;三星和西雅特合作,展示了三星手機、Gear手表同中控臺的無縫溝通;愛立信擺出了一臺沃爾沃,用來展示基于云端車聯網的安全預警系統;而聯發科終于松口,總經理謝清江表示已經開始同大陸的車廠合作,將在下半年推出車用4G數據晶片和廠商們在通信展上對車聯網的熱火朝天相比,汽車論壇的車主或者準車主們關心的似乎和最先進的車聯網毫無關系,事實上,你即便五年前登錄這些地方,看到的話題似乎也差不多:日系車和大眾神車 的戰役自然是永恒的話題;哪款車賣接近30萬居然敢不帶四驅和獨立懸掛,哪款車掛著美國車的標志但內心其實姓韓,哪款車油耗大,哪款車沒前后防撞鋼梁,哪款車斷軸看到論壇上準車主的熱心發言后,你會產生這樣的疑問:車聯網是不是那些汽車企業和IT企業自己和自己玩的概念游戲?也許現實就是這樣。
車聯網從最初單指通過車輛上的電子標簽借助無線射頻等技術實現信息平臺對車輛的信息的獲取、監控和利用,如今已經變成了基于云、管、端架構上,車與人、車與車、車與移動設備、車與路,甚至還能延伸到人與地理位置、人與人(社交)等蘊含多層面的生態系統,一言以蔽之,車輛開始借助最先進的數據通訊、存儲、應用技術,嵌入到我們的互聯網生活,成為我們互聯網生活的一個延伸,而不再是冷冰冰的機械代步工具,這里蘊含的市場讓汽車企業、IT廠商、互聯網企業們垂涎欲滴。尤其是當一個市場從快速發展奔向存量市場后,圍繞一輛車所能產生的服務會對廠商和服務商的收入構成越來越重要的影響。
因此,盡管眼下車聯網還有這么多和那么多的不完善,包括數據通信的延遲,包括車機互動對手機待機電量的要求這些基礎設施層面,也包括廠商出于自己的利益不可能完全開放利益,駕駛者鑒于駕駛的特殊性不能盡情享用移動互聯網(這迫使一些車企設置了時速高于一定數值時部分服務自動停用)等后天因素,使其在具體應用的時候的確存在一些雷聲大雨點小的情況。包括我們的消費者,由于汽車廠商的傳統商業模式,他們連一款價格配置合適的車可能都不容易買到讓他們體驗和品味導航之外的車聯網服務,可能還太早了點。但是汽車廠商和IT廠商們早已經紛紛瞄準了這個市場,如果從某種非常苛刻的角度來看,這甚至是一場和消費者無關的戰爭,至少不管預裝還是增值服務,還是車輛基于OBD的信息管理,車聯網目前還沒有特別明確的商業模式。
在剛剛過去的巴塞羅那通信展,福特公司宣布和蝦米音樂合作,讓車主們能夠通過搭載Applink的福特SYNC車載娛樂系統,使用語音指令啟動蝦米音樂程序,盡管大家都知道,因為蝦米音樂本身在中國文藝青年里就有非常良好的口碑,這使得福特和蝦米合作是個頗有點情趣的事兒,但汽車廠商們和考拉FM、豆瓣FM這些電臺合作也不是什么新鮮事兒;車主們最容易解放的就是耳朵,所以,這件事的關注點其實在于蝦米音樂的背后是阿里巴巴:包括蝦米音樂在內,福特汽車與阿里巴巴集團正積極展開合作,將阿里巴巴的地圖、導航以及音樂等一系列應用體驗擴展至汽車之中。
和本土的IT巨頭以及互聯網巨頭合作是車聯網給汽車圈帶來的最激烈變化之一,短期內,我們關注這一變化的重心甚至要超過車聯網本身給消費者帶來的價值。因為互聯網巨頭們正在全面入侵這個領域,而汽車業本身,模塊化(生產門檻降低)一旦成為不可逆的趨勢后,曾經發生在手機業的傳統廠商被互聯網思維接管現象也許會不可避免地發生在汽車業,而對汽車企業來說,它們處在一個非常微妙的境地:它們需要和IT廠商們合作,展開一場為本土消費者提供最優化車聯網體驗的軍備競賽,這關系著將來的競爭力,但在和IT廠商們合作的時候,如何保持對汽車制造甚至車聯網體驗的話語權,是它們必須思考的一個命題。
這會非常好看:你如何利用外部的力量戰勝傳統的對手,又如何避免引狼入室?
因此,我們在觀察車聯網的時候,除了技術本身的升級和產品體驗,不妨從另外一個角度思考這場戰役:車聯網時代絕對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和商業模式翻新的命題,它或許是汽車行業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引爆點,繼而形成一個錯綜復雜的商業交鋒的漩渦。
巨大多元的汽車市場,龐大多樣的競爭者,他們在科技、設計、管理、渠道、理念等各個層次展開激烈角逐,創新者將超越現在,掌握未來。請與我們一起感知創新趨勢,推動行業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