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循國學之道,提升企業管理者的領導藝術。儒家思想發源于中國,其影響范圍十分廣泛,儒家管理思想在我國兩千多年的社會管理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對中國及世界的企業管理思想產生深刻影響。東方管理者的領導藝術對現今企業領導者提升領導藝術的價值已經是一個重要課題,日本經濟的騰飛、東亞經濟的崛起,儒家管理思想在文化、倫理道德層面上給予他們企業經營管理以深刻的影響。在本土企業構建特色的企業文化的同時,怎樣處理儒家管理思想與今天的團隊建設與管理,學習外國企業的先進經驗,仍具有理論和現實指導意義。縱觀東方管理思想,我們不難發現,“剛柔并濟”的管理智慧來巧妙地為人處世,也是領導者領導藝術提升的有效手段、還是治世之道。
東方管理文化集聚著管理這樣一個龐大社會團體的人類智慧,哲人的思索和管理的精要由于東方管理學說本身是一個博大精深的理論體系,本課程結合現代企業管理者所遇到的問題,來進行案例教學分析,便于管理者的領導技巧提煉。
課程收獲:
1.來提高管理者的自身修養,目前管理者的突出表現是漠然,缺乏激情和動力;
2.自己業績突出、技術過硬的管理者,居然團隊績效處處不盡人意?
3.解決管理者在工作中的負領導能量,致使管理者已成為員工的“敵人”,自己卻渾然不知?
4.解決管理者缺少自我覺醒與自省能力;
5.提升管理者績效診斷與分析團隊發展能力;
第一講 修身 處事
第一節、才高人之師,身正人之范
第二節、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
第三節、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
第四節、圣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
1.廉正與約束
2.往官之要,曰廉與勤。
3.廉者常樂無求,貪者常優不足。
第五節、公生明,廉生威。
1.公正無和,一言而萬民齊。
2.人君貴明不貴察。
3.以正治國,以奇用兵。
4.上善若水
第六節、君子莫大于與人為善
第二講 用人 教化
第一節、人才標準
第二節、賢主勞于求賢,而逸于治事。
第三節、治平尚德行,有事賞功能。
第四節、智者取其謀,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 怯者取其慎。
第五節、人才使用原則。
第六節、將能而君不御者勝。
第三講 法治 組織
第一節、法者,天下之至道也。
第二節、令之以文,齊之以武。
第三節、別上下之義,使得其理;
第四節、賞不空行,罰不虛設。
第五節、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第六節、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
第七節、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
第八節、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第九節、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第四講 納言 勵士
第一節、以天下之目視,別無不見也;
第二節、以天下之耳聽,則無不聞也;
第三節、以天下之智慮,則無不知也。
第四節、治團隊之道,勸之使諫,宣之使言。
第五節、主道利明不利幽,利宣不利周。
第五講 組織決策 團隊指揮
第一節、多算勝,少算不勝
第二節、不為不可成,不求不可得。
第三節、諜貴眾,斷貴獨。
第四節、殺一人而三軍震者,殺之;
第五節、賞一人而萬人悅者,賞之。
第六節、圣人治吏不治民。
第七節、威不兩措,政不二門。
第八節、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
第九節、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