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產品上市對營銷運作是個綜合性的課題,也是企業持續成功的源動力。無論從企業、客戶,還是業務團隊甚至消費者層面去看,一個良性發展的市場對新產品成功的期待遠超于簡單的“銷量”指標。那些成功的企業,每一個成長的階段似乎又都有新產品成功的影子,上新品是不可回避的營銷課題!
國內中小企業在這方面其實沒少花心思,特別是消費品行業,你會看到終端的條碼數越來越多,幾乎每年他們都要推出幾個新品。可是盤點一下,這些倉促推出的新品鮮有長的正常的,夭折遍地,看著甚至著急。
目前,提起新產品,絕大多數“專家”談的還是“策劃”的事。從市場的研究到新品概念提出,然后怎樣包裝、廣告等,什么細分市場、定位、品牌等理論聽的不少了。從“營銷組織”上來講,這多屬于“市場部”干的活。可是與國外較成熟的市場不同,國內做市場,基本還是銷售部門占了營銷的主導地位,這些理論對他們指導意義不大。銷售部門真正在意的是如何能讓經銷商老板和業務團隊打消顧慮、放下包袱全力去推新品?如何讓新品能快速、廣泛的鋪到終端去?而且鋪下去了怎樣高效的“拉動”,使新產品能賣的動?他們在意:公司層面能給到區域什么樣的產品、費用、廣告投入?如何能夠策略性的應對競爭?所以,借鑒國外的經驗,研究新產品卻只談“策劃”是不太符合中國的國情的。
本書談新品,首先是把新產品推廣當作營銷的一個大課題,以此為框架。但著重闡述的是新產品在區域執行層面的事,即偏向于“銷”而非“營”。就像生養小孩,我們介紹的是小孩出生之后如何養大的經驗和智慧。本書更多強調的也是新產品出來后,如何去“賣”,希望能符合您的胃口。本書主要內容包括了:
² 新產品對企業營銷意義的再認識——推新品,你不得不行;
² 提振新產品運作團隊的信心——事都是靠人去做的;
² 分析了新品夭折的常見死因——前車之鑒,不必重蹈;
² 介紹了正規軍運作新品的套路——知道我們努力的方向;
² 點明了國內運作新品的策略要點——讓你不再從“前輩”變成“先驅”;
² 以及如何運作渠道提升新品的鋪貨率——“買的到”是渠道運作的核心任務;
² 如何做好終端管理提升單店業績——能賺錢才會有人愿意幫你賣等。
比如新產品出來后,要想統一企業內外兩支團隊(企業業代和經銷商)思想,齊心協力去推新品是件很辦到的事。企業召開個新品發布會,本意是想和經銷商老板一起商討如何把這個新品推起來,說了形勢、講了政策,分享了經驗等等,折騰了一天,可是經銷商老板卻不動,他們心理真正在想的是:這個產品能不能做起來呢?
這下就麻煩了:企業想的是“如何做”,客戶想的卻是“要不要做”?! 究竟,是什么原因讓區域團隊猶豫不決呢?原來經銷商老板有諸如怕麻煩、或急求成、或乏執行、或沒信心、或少主見等等心理障礙,一開始和我們就不在同一個“頻道”上溝通,其效果可想而知了。經銷商老板一猶豫,就會在投入、執行力方面大打折扣的。本書幫你分析了可能的原因,以便引導提振經銷商的信心,放下包袱,全力以付推新品。
本書能成稿發行,首先要感謝我服務過的眾多企業客戶,比如統一集團、蘇泊爾、潔麗雅、伊利、蒙牛、旺旺、盼盼、雙匯集團、黑人牙膏、恒安集團、農夫山泉等。作為一位職業營銷培訓師,服務客戶的過程也恰是我汲取知識的過程,所以常笑稱“我是吃百家飯長大的”,特別要感謝雙匯集團,2012年給他們全國的經銷商及業務團隊的開展的《新產品上市運作》課題的22個大區輪訓,促使我對新產品上市這個課題進行了系統的思考。其次要感謝眾多前輩和同仁在這個課題上的研究成果的分享,網絡、書籍等公共資源給我了許多啟發。最后最要感謝的是柏宏軍老師及機械工業出版社的同仁,是他們的付出促成了這本書的出版,才得以有大家交流的機會。
本書是:
——區域銷售經理提升新品運作成效的枕邊讀物;
——企業銷售團隊和經銷商業務團隊集體學習的案頭教材;
——企業營銷內訓師、職業營銷講師的備課參考書;
——新產品策劃人員了解新品區域運作的參考書;
——企業送給經銷商團隊最好的禮物。
王 同
2013年6月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