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組長最接地氣的管理者,如果說有退體的基層管理者告訴你班組長的職責是什么,大致上會說:班組長的職責就是讓工作順利完成。
他們關心任務多過關心人,并且認為所有的人都是為了讓工作順利完成的。如果有人不這樣想,那么他被批評一下也是會改正的。為了讓工作完成,員工受到壓力和委屈,那是必然的。
然而如果你問現任的班組長,班組長的職責是什么?可能情況已經大大不同。不同的原因可能在于以下幾個方面:
1、現在的企業不再滿足傳統的、按部就班的、日利一日重復性的工作方式,而不是不斷探索新的工作程序和方法,以實現時間、金錢和人力的節約。
2、客戶變得不再簡單,他們不僅關注所購買的,還關注購買的過程,并且變得精明和挑剔。甚至會對自己特別在意的產品或服務的小小缺陷無法容忍,對服務要求零暇庛,對服務缺陷態度是是“零容忍”。
3、員工不再“聽聽話話”,他們不再僅僅只是為了錢工作,他們需要工作滿足感、歸屬感、甚至要榮譽感、美譽感,他們需要有一個讓他們努力工作的動力源,或者叫動機。他們還渴望在工作中常常得到他人的贊賞,這個贊賞最好來自他的領導。
4、員工不再信仰終身職業。相反,如果他覺得企業或管理者不重視他的個人需求, 企業無法提供晉升前景,沒有對他投入足夠多的心力和資源。那么他可能會選擇辭職而“另覓新歡”。
我一個叔父在跟我們談起他年輕時的經歷時,說:我們那個時候很簡單,一句話“生是企業的人,死是企業的鬼”,所以領導說什么我們是會聽的。
在員工忠誠度極高的情況下,管理難度相對下降。但在員工忠誠度不高的情況下,管理難度相對提高。于是很多班組長這樣反映,說:“林瑜老師,我都很困惑,員工做錯了,不敢說得太過,說過了他說不干了,我還得申請人,還申請不到,好被動。”
面對這棘手的難題,班組長可以做些什么來帶動或推動班組前進?
林瑜支支下面五招:
第一招:建立批判思維,減少工作盲目性。
批判性地面對工作和任務。 諸如“以前就是這樣做的呀”、“上一任也是這樣做的”、“一直是這樣的”的想法都在一點點把班組長抓入日復一日的“無變化”、“無改進”、“無提升”的三無陷阱。
批判性思維有助確立工作的結構,抓住任務的鍵要素,并建立起有效的程序和制度,指導下屬展開工作。
第二招:增加管理的靈活性。
“一本漫畫闖天下”的想法,就如同管理中想靠一套制度、一套程序、一種方法,以“一”敵“萬”搞定管理的想法是一樣的。一樣的不現實!
在今天,企業所處的環境越來越復雜,面臨的競爭越來越大,變化越來越快。你今天想到的可能明年已經不再適應新的環境和變化了。
刻板和默守成規是非常可怕的“自殺” 方式。相反,靈活是激發企業活性和活力的“殺手锏”。
靈活體現在,產品和營銷的差異性,讓客戶感受個性、與眾不同。
靈活體現在,給予員工自主性。
靈活體現在,給予員工關愛和關懷,即使制度上是沒有的。
......
第三招:給員工創造歸屬感
而今大多數員工,包括可能我們自己,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希望和期待有投入感和歸屬感,而非只是流水線上的“加工者”。
第四招:給員工工作套上“意義”
如果說在父輩那個年代時,努力工作為了溫飽,為了養家糊口的話。在當今這個時代,員工之所以愿意努力工作,不只是為了得到薪水或避免懲罰,而是因為他們覺得開作有意義。
第五招:多績效面談,少一板一眼的獎懲措施
和員工一起進行績效改進面談,和員工敞開心扉交流,并確立改進的方法和步驟。同時,給予員工鼓勵和傳遞正能量。從“我要你這樣做”、“我不允許這樣做”,轉變為“我們一起解決問題”。
曾有人這樣來描述一個一些不容易做的職位/崗位,說:沒有兩把刷子,干不來這活。
其實,班組長就是這樣一種“活”,有的時候班組管理中沒有特效藥,但是卻可以調理得更好。以上的方法,或許就有助于調理并提升班組的戰斗力。
------------------
培訓師林瑜林瑜:專注班組管理與營業廳課程的自由職業講師。本平臺分享林瑜原創文章,期待您的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