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經理的
戰略決策的能力
一、 企業經營戰略的概念及其產生
□ 經營戰略的概念
戰略一詞來源于希臘字strategos,其含義是“將軍”。當時,這個詞的意義是指揮軍隊的藝術和科學。今天,在經營中運用這個詞,是用來描述一個組織打算如何實現它的目標和使命。大多數組織為實現自己的目標和使命,可以有若干種選擇,戰略就與決定選用何種方案有關。戰略包括對實現組織目標和使命的各種方案的擬定和評價,以及最終選定將要實行的方案。
企業要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中求得生存和發展,必須對自己的行為進行統盤地謀劃。20世紀60年代以前,在某些企業中雖然也存在著類似于這種謀劃的活動,但所使用的概念不是經營戰略,而是長期計劃、公司計劃、企業政策或企業家活動等。直到20世紀60年代,經營戰略才以一種具有科學性的概念,開始在企業管理學中使用。
關于經營戰略的含義,安索夫認為主要是關心企業外部勝于企業內部,特別是關系到企業生產的產品構成和銷售市場,決定企業干什么事業,以及是否要干。美國的彼特·F·德魯克認為經營戰略回答兩個問題:我們的企業是什么?它應該是什么。總之,經營戰略關系著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發展道路、發展行動等。
還有人認為經營戰略是用來指導企業行為的一系列規則。并認為這種規則有四類:
(1)企業現在和將來經營成效的測量標準,即戰略要達到的目標。
(2)發展企業同其外部環境關系的規則。包括企業將開發什么樣的產品和技術,產品在何處銷售、銷售給誰,企業怎樣獲得勝過競爭者的優勢等。
(3)在企業內部建立內部關系和運轉過程的規則。
(4)企業用于指導其日常經營活動的規則。稱為作業政策。
根據人們對經營戰略的認識,我們把經營戰略定義為:經營戰略是企業面對激烈變化、嚴峻挑戰的環境,為求得長期生存和不斷發展而進行的總體性謀劃。它是企業戰略思想的集中體現,是企業經營范圍的科學規定,同時又是制定規劃(計劃)的基礎。更具體地說,經營戰略是在符合和保證實現企業使命條件下,在充分利用環境中存在的各種機會和創造新機會的基礎上,確定企業同環境的關系,規定企業從事的事業范圍、成長方向和競爭對策,合理地調整企業結構和分配企業的全部資源。從其制定要求看,經營戰略就是用機會和威脅評價現在和未來的環境,用優勢和劣勢評價企業現狀,進而選擇和確定企業的總體、長遠目標,制定和抉擇實現目標的行動方案。
在這里需要強調說明,經營戰略是一種以變革為實質的概念。現代企業,生存在激烈變化、嚴峻挑戰的環境中,要在這種環境中生存發展,必須通過不斷革新來創造性地經營企業。也就是通過實施具有革新實質的經營戰略,使企業從適應(或不適應)目前的環境狀況,轉變成適應未來的另一種環境。
要變革企業,就要正確地回答以下四方面的問題:
(1)應該變革什么?
(2)應該向什么方向變革?
(3)應該變革到什么程度?
(4)怎樣實現這些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