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民營企業的發展與中國市場經濟的進程來看,民營企業的崛起在于市場機會的捕捉、在于企業老板的魄力與理念,使企業度過生存期逐漸走向發展期、成熟期,但面對目前快速巨變的市場環境與激烈競爭的市場形式,單純依靠模仿跟隨的競爭戰略已經逐步失效,渠道戰、價格戰、終端戰使更多企業深陷紅海的泥潭,有銷量但無利潤,使企業長期發展處在邊緣的尷尬境地,《藍海戰略》無疑為更多企業帶來了思索突破的啟迪,但這種市場細分、差異化的策略能否從根源上拯救企業?確實為企業持久的盈利能力、競爭能力提供支撐?我認為仍然是一種表象的熱潮。|boraid|0一、機會存在但概率越來越低|boraid|0伴隨中國市場的逐步成熟、消費者的逐步理性、競爭越來越激烈,機會主義的成功不是沒有機遇,但概率越來越低,為什么很多企業在尋找到機會、市場也快速擴張、品牌影響力也快速崛起,但往往確是“曇花一現”,很多的“知名”、“著名”企業已經在市場上很難尋得影蹤、也死因不明,難道只尋得差異化就能脫離“紅海”嗎?|boraid|0國內市場曾經火爆的“他她水”、“將就酒”、“網絡飯飯”都有一定的機會點,但卻短時間內市場崩盤?是沒有差異化嗎?是沒有跳出紅海嗎?同樣是服裝,國內一直在差異的品牌定位,“商務休閑”、“城市便裝”、“行政商務裝”的差異化運作的怎樣?而國外的“SAZA”品牌,卻借助新品的開發速度、新品的款式與物流配送,形成自己競爭力的模式體系,將大眾的產品做出了不同、做出了優勢,這是一種實在的市場運作!|boraid|0從國內中小民營企業往往希望一夜暴富,很多企業仍然將心思集中在如何創造個“好概念”,而往往忽視了營銷體系的存在,而寄托于“戰役”取勝的概率將越來越低,只有將自己的營銷系統基礎打好,才能贏得整場“戰爭”,現在的市場營銷已經從“戰役”走向“戰爭”,企業面對的將是持久戰!|boraid|0二、企業運作基礎在于團隊打造|boraid|0企業作為一個組織,最大的目的是盈利,沒有利潤資金的支撐,無疑是“皮之不存、毛將焉否”,而能為企業組織實現這一目的關鍵是團隊,沒有好的團隊、沒有好的執行,再有好的藍海策略、再有好的差異化、都將等于零,企業的團隊組織才是企業立足的根本,有了強有力的組織架構與團隊組合,紅海市場的發掘、藍海戰略的制定、藍海戰術的實現都將是水到渠成,人力資源將成為困擾中國民營企業發展的藍海根源!職業經理人的誕生、從外企到民企的熱潮、中國特色策劃行業的興起、民企老板與職業經理故事的延續……,都在驗證著人力資源,特別是銷售、市場人才的缺乏,而民營企業的突破更需要一批現代職業精英的注入!|boraid|0從目前更多的民營企業在以高薪請人、加大培訓力度、贈送企業股權、建立良好的工作環境,民營企業的“藍海戰略”已經在開始逐步運營,但往往并不理想!國內企業名家柳傳志的一句話值得我們去思考“建平臺、搭班子、帶隊伍”,具有了一個團隊的執行,任何藍海都能在實踐中找到,并能將藍海真正實現落地,這才是企業運營、持久競爭的真諦!而這項藍海往往在企業、營銷界追趕前沿、流行理論的熱潮中忘卻掉,確是國內中小民營企業發展的瓶頸!在與很多企業、獵頭公司、職業經理人交流時,往往都是在講缺人才、缺團隊。|boraid|0三、追逐藍海的同時要洞察本質|boraid|0正如目前郎咸平教授在一次演講中:“很多企業戰略的迷失,在于沒有深刻洞察行業的本質,而在表象的路上越走越遠……”,當然,無論是《執行力》、《韋爾奇自傳》、《藍海戰略》是實效的借鑒還是商業運作的流行,但企業家在追逐的同時,更多企業應深深考慮到持久競爭、企業發展的根本在哪里?這是一項長期的工程,也不僅僅一個點的突破,而是企業整體體系匹配的結果,更多企業應該在浮躁追逐的同時,結合企業現狀來進行深深的思索,而不要走在路上、資金投入了,確發現機會錯失了、方向走錯了!戰略一定要結合實際,一定要階段推進、一定要系統配合!|boraid|0單點突破的時代已經過去,中國的民營企業要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與持久競爭力,更應注重團隊的建設與打造,而奢求于的“空降兵”職業經理人,往往只是一個階段的需求與過客,在企業競爭、發展迷茫的時刻,應多從內部找找問題!再好的戰略規劃、再好的機會捕捉,沒有團隊的執行無疑是“緣木求魚”。|boraid|0 結合多年的職業營銷與管理經歷,希望更多中小企業在追逐流行的同時,要選擇適合自己的,而不要茫然的從眾,更多的跳躍會影響團隊的打造、市場的執行,而無功而返!藍海是要找,但找的前提是你企業具有一定的基礎,沒有基礎的跳躍機會概率越來越低,做強的基礎就是企業在發展中的團隊修煉與模式的提煉,這是企業持久競爭優勢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