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管理的4個階段
一個企業的文化可以分為四個發展階段:
(1)能人文化階段。
這個階段企業因為在草創階段,團隊的管理制度還沒有完善,老創始人的幫手又不是很多,這個時期企業大多數的事情都需要老板親自打點。這個時期企業文化的特點是人治成份多一點。在強人文化階段,企業主要依靠能人來治理。這種治理有兩種表現形式:一種是圣主型,創始人能力非常強的,往往是董事長兼任總經理,像臺塑原來的老板王永慶便是一個典型,王永慶的能力很強,時常要他的手下在午餐的時候,報告工作搞得臺塑的主管們個個有胃玻各位,以后大家見到一個企業的主管都有胃病的,不用說,那一定是臺塑的。
另一種是賢相型。企業創始人的能力不是非常好,因此請個幫手幫助他管理,像劉備人很厚道,可管理不行,怎么辦?在茅廬給諸葛亮三跪九叩,結果請到了諸葛先生這位賢相。各位,假如你作為一個企業的創始人能力不是非常強,不妨請個諸葛孔明,讓他來幫你管理企業。記得,請諸葛亮的時候,不要忘了給諸葛先生拜一拜、跪一跪,諸葛先生是知識分子,知識分子不服硬的,只服軟的,你拜一拜、跪一跪,那說不定諸葛先生這一輩子跟著你打江山了。我們做老板的時刻要記住:人才是企業生存的根本,為了人才,放下老板的架子和面子,是非常值得做的。
這個階段的主要特點是:生存靠能人,實行“人治”。生存是第一要務,管理主要靠能人,人盯人
(2)執行型企業文化的階段。
這個階段企業文化主要表現為規范化的趨勢。我們說一個企業不能老在那里靠老板一個人的人治來管理,企業長久的發展還是要靠規范化的運作。今天我們要在這里將的題目便是這個――打造執行型的企業文化。關于執行,慧泉的余世維博士、還有北大的姜汝祥博士已經論述的很多了,不過對于執行在企業文化層面的研究,國內還沒有系統的論述,所以本人不才,斗膽搞了這個課題研究。
我個人對于執行的認識是:所謂的執行是規范化、標準化的流程操作。當然涉及到企業文化層面,又有理念、制度、行為、物質四個層面的東西。今天的課程,一要說說創始人哲學是什么東西?這個創始人哲學我把它歸納為三個層次的東西,哪三個層次的東西,我們在以后的篇章中再說。創始人哲學,其本質是領導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西方人講領導力,不過西方人講的領導力不太適合我們中國的國情,所以我接下去多花點時間詳細說一下什么是東方人的領導力――創始人哲學是怎么回事以及我們怎么發展我們的創始人哲學。
今天的課程第二個要談的是愿景管理。愿景管理也是西方的舶來品。愿景管理是個好東西,它能夠讓員工明白我們企業將來是什么樣子。
今天要談的第三個內容是人性化制度的建設,這個東西也很新鮮,大家也比較感興趣,所以拿來,和大家探討探討。
今天第四個要談的內容是如何讓員工養成執行的習慣,這個執行的習慣說的是如何將人性化的制度落實到員工具體的行為習慣中去。
最后我們要來簡要說說績效管理。績效管理是保證企業出業績的重要手段,所以,在這里拿出來和大家談談。
這個階段的主要特點是:發展靠制度,實行“法治” 。規模擴大,首要任務是制度建設
(3)學習型企業文化的階段。
一個企業的運作規范化后,它便進入了以學習與自主創新的階段。這個階段的企業文化我們把它稱作“學習型企業文化”。學習型組織這個概念是由美國的教授彼得圣吉提出來的,它一共分為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團隊學習、系統思考五個階段。
這個階段的主要特點是:繁榮靠文化,實行“德治” 。制度健全,開始人性化的管理
(4)自動自發型的企業文化階段。
前些年,西方管理學出了本書,叫做《自動自發》,說一個好的員工是自動自發的。我們把自動自發這個概念用到企業文化上便是自動自發型的企業文化。一個企業的文化經歷了上述三個階段,它的最高境界便是自動自發的階段。不過,我本人更加喜歡用道家的“無為”,來形容這一階段的企業文化。這一階段的企業文化,好比大自然,萬物生生不息,在內部能力與外部資源之間建立了良好的循環機制。這一段企業文化最大的特點是能夠將企業的小系統有機地融入到社會的大系統中去。
不過,自動自發型的企業文化,說穿了理想多于現實,我們的企業只能永遠接近這個理想的境界,但永遠無法到達甚至超越這個境界。因為自動自發意味者完美的境界,可惜這個是世界上還沒有什么十全十美的企業文化。
這個階段的主要特點是:重生靠改革,實行“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