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層執行力》
——有效工作與履行執行責任
課程背景及意義:
中層執行力就是企業中間管理層準確理解組織意圖,并有效實施公司決策和完成工作目標的能力。中層執行力是企業的核心執行能力,決定著一個企業的整體執行力的高低,并發揮如下至關重要的作用:
執行是管理工作賦予中層管理者的天然職責。高層的任務是建立愿景、制定戰略和分配資源,中層的任務是制定標準、建立程序和實施管理,中層是工作任務的具體組織者和執行者,執行是組織賦予中層的管理使命。
中層是執行的樞紐。從執行的層面看,中層管理是執行的樞紐。所謂執行的樞紐,就是企業執行的關鍵部位,是各個執行環節中的中心環節,樞紐運轉不靈,高效執行的大門就難以開啟。通常認為,執行的三個關鍵流程是選正確的人、做正確的事以及把事情做正確,這三個核心流程是否運轉有效,都取決于中層管理的工作成效。
中層執行力不足是導致企業執行不力的關鍵因素。從執行本身來看,管理者要想提升下屬員工的執行力,首先必須提升自身的執行能力,一個自身工作成效不高的管理者,是很難管理好別人的。管理者要為下屬做出執行表率,才能帶動下屬的工作意識,提升執行的效力。
針對中層執行力現狀和培訓工作中的誤區,做好中層執行力提升培訓,需澄清以下兩個關鍵理念:
工作有效性是高效執行的基礎。事實上,執行理念中的三個執行要素和核心流程,脫胎于《卓有成效管理者》中“五個有效性”其中的三個有效性:人才使用有效、決策有效和工作過程有效。早在《執行》一書出版近20年之前,德魯克在《卓有成效管理者》就曾經指出:有效工作(to effect)和執行(to execute)“可視為同義詞”。可見,《卓有成效管理者》才是最早闡述執行理念的書,并且是針對各級管理者。中層執行力提升的指導理念不能只停留在“執行”,更要溯本追源,關注“有效”,有效工作就是執行!
培養中層的執行責任是中層提升的核心。企業層面執行力側重構建執行系統,員工層面執行力側重激發工作動力和改善工作行為,而中層執行力則是側重履行中層管理的執行責任,讓執行力落到實地。
因此,中層執行力提升培訓是以工作有效性為基礎,以履行中層執行責任為核心,而針對性構建的培訓體系。要避免把中層執行力培訓當做“一個筐”,什么內容都可以裝。
柳瑞軍講師關于執行的基本觀點:對企業而言,執行是一個確保實現組織意圖的動態管控系統;對中層管理者而言,執行是一種工作責任和管理使命;對于團隊而言,執行是團隊存在的基礎和團隊成員的共同基因;對員工而言,執行是行為與態度的綜合表現。
柳瑞軍執行力訓練課程體系:基于以上基本認識和執行理念,柳瑞軍老師的打造企業執行力培訓課程設計為《打造企業執行力:執行系統與執行管控》、《打造團隊執行力:塑造團隊執行基因》、《打造中層執行力:有效工作與執行責任》、《打造員工執行力:執行心態和習慣塑造》四個課程,分別針對企業不同的執行力現狀和績效差距,從而實現不同的培訓需求和預期。
課程介紹
◇ 授課講師:柳瑞軍
◇ 課時:6課時/1天
◇ 授課對象: 中層主管人員
◇ 授課形式: 以講授和課堂互動交流形式為主,配合視頻案例分析、小組討論、互動游戲、角色扮演四個輔助手段。
◇ 課程目標:把握執行與有效工作的關系,修煉執行思維,掌握正確履行中層執行責任,掌握執行方法和執行的關鍵,幫助提升以工作有效性為基礎的中層執行力。
◇ 課程大綱:
主題一:執行與有效工作
1. 執行是中層的天職和使命
2. 中層執行的誤區
3. 案例分析:執行力差距
4. 工作有效性是高效執行的保障
5. 工作有效性修煉
主題二:履行執行責任
1. 勝任——能力責任
2. 橋梁——溝通責任
3. 通路——支持責任
4. 中堅——組織責任
主題三:執行思維
1. 系統思維
2. 全腦思維
3. 結果導向思維
4. 個人責任意識
5. 工作創新意識
主題四:關鍵執行能力的改進
1. 目標的分解能力
→ 工作的意義和價值
2. 時間籌劃能力
→ 授權與自我授權
3. 過程控制力
→ 增強檢查和改進
4. 標準設定與結果評估力
→ 傳統方法的弊端
→ 積極的評估和反饋
5. 崗位行動力
主題五:執行方法和工具
1. 工作的基本原則
2. 日常決策方法
3. 解決執行問題的系統思考方法
4. 管理活動組合與杠桿率
主題六:執行力落地六大關鍵
1. 關心員工就是關注執行
→ 情感和理智并用
→ 因人而異,因地制宜
→ 慢些,就會更快!
2. 甄選解碼能力強的人才
3. 克服負面因素
4. 掃除阻力因素
5. 二六二法則
6. 糾正執行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