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春濤,賈春濤講師,賈春濤聯系方式,賈春濤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46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量
    掃一掃加我微信
    賈春濤:IT從業者:你的工作=生活?
    2016-01-20 61023
    職業侵占生活,正在成為我們的生活之殤。這是轉型期社會的集體癥狀,不分性別,不分階層,工作第一、生活第二,作為職場潛規則被規定下來。我們之中的每一位,幾乎都在經歷著這一切。
      
      在來訪的人群中,做一個小型的問卷調查,我們驚訝的發現,越是中高收入的階層,職業侵占生活的比率就越高,而在這類人群中,又以IT從業者的情況最為嚴重。已經工作了7年的資深程序設計員韓青,曾經在一次咨詢中,明確的說道,他在剛剛入行的時候,日工作時間,曾一度達到20個小時。
      
      “那時年輕,而且有熱情,對工作認真負責,同時,也的確需要20個小時來工作,否則就沒有辦法走得更遠,很快就會被更好的員工所替代。”
      
      然而,如此漫長的工作時間之后呢?我們究竟為什么允許職業如此侵占我們的生活呢?
      
      在一家知名軟件公司從事銷售工作的林華說,有一天,和他同辦公室的張雯突然對他說:“我覺得自己沒有了生活。”林華回想那天時,感覺到自己被驚出了一身冷汗。他實在沒有想到,好強、不服輸、總是干勁十足的張雯會說出這句話。而這分感受,竟與自己如此相同。
      
      這相同是由每天中午永遠不定點吃就的午飯、晚上做不完的方案以及在全國各地之間打著“飛的”當天往返之類的節奏構成的。這相同也是由他們的角色決定的,他們都是公司的業務骨干。誰也不知道為什么,每天都有無以計數的事情等著做。
      
      “你看4層寫字樓里的小姑娘,天天有時間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下班后不是上那兒去玩就是去這兒吃。我的生活里還剩下些什么?!”聚會,推掉。電影、書籍,擱置。年假,作廢。而在每一個24小時里,減掉不充分的睡眠,減掉給孩子和家人所盡的少得不能再少的義務,余下時間就只有工作。這幾近無邊的責任與付出,最終積累成一種情緒:不快樂!
      
      都是類機器人的IT人
      
      韓青戲稱自己這類軟件程序員為“類機器人”。“只有當自己是個機器,才能一直堅持下去,事實上,我都不知道我是如何堅持到現在的。”
      
      同樣的話,在從事同一工作的小丁口中被解釋為:“我們這類人,還不如機器人,機器人不吃飯,不睡覺,至少可以不覺得疲憊和累,而我們卻是有感知的血肉的人,所以我們會疲憊會累,但卻沒有喊停的權利。到了現在,結果就是我已經不知道什么是累,也不知道該如何停下來,更不知道停下來之后,要做點兒什么。”
      
      而林華則說:“我懷疑自己的生活。這是無趣、枯燥、沒有溫度的生活。這真的就是生活的本身?可為什么我看那些其他行業的人們,都活得有滋有味的?他們的時間是從哪兒來的?”林華甚至認為,那些掙到的錢,在無人分享快樂或痛苦的狀態里,毫無意義。
      
      心理學認為,人最深層、最重要的情感訴求就是親密關系,沒有它,工作取得再高的成就,也無法讓自己真正踏實、安定下來。遺憾的是,“我想建立親密關系,但太麻煩了。”它甚至比攻克某一個技術上的困境還難。而長久的無溝通生涯,也帶來IT從業者日漸困頓的人際關系。為了逃避這無法面對的孤獨,為了自我價值感的滿足,像上癮一樣,愈發將更多的精力投注在工作之上。
      
      而在經濟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每個人都認同一件事:不拼命,就被拋棄。在信息技術發展迅猛的IT行業里,甚至于由不得你不拼命,每天工作時間不是由自己所能決定的,就如同被市場化了的某一個螺絲釘,要不斷地旋動來使得“價值”得到最大限度地“實現”。但正是如此,職業不僅侵犯著我們的生活,更侵犯著我們的生命。這樣說并非危言聳聽。
      
      在聽心文章《IT“公民”的健康困境》一文中,就曾經明確的提供這樣的數據:有數據顯示,公安、IT、文化演藝等職業已經成為“過勞死”的高發區,“過勞死”時的平均年齡為44歲,其中IT階層年齡最低,僅僅為37.9歲。
      
      身體已經不得不用停下、不配合的方式給我們警告了,為什么我們依然認為,“閑”和“空”的狀態,是那么的不能接受、沒有價值感?是誰把這樣的觀念凌駕于生命之上?
      
      慢慢認同,逐漸疲憊
      
      奧修說,生命最完滿的存在,是做我們自己。可惜的是,由于對職業所代表的社會價值的高度認同,我們甚至不知道今天的自己,所行所言所擁有的性格,有多少還是出于自己的本性。
      
      在公司副總的位置上坐了3年,盧安宇越來越多的想起大學時候的自己。他曾是那么自由爽快,愛玩,愛亂開玩笑,敢于仗義執言,最恨逢場作戲。而畢業之后,他從最基礎的程序員到現在成為公司的副總,一路疲憊的摸爬滾打過來,讓他日益收斂起真實的自己,甚至從著裝上,都能看得出來,休閑、風格化的著裝幾乎不再穿了,一律由清一色深灰、墨藍的刻板職業裝構成——而這曾是他最恨的。大學時代的女友自從他工作2年后離開了他,從那之后他再也沒有過一個正經的可以稱之為女朋友的伴侶。從最初憎恨不負責任的關系到現在一夜情變成了他的生活常態,盧安宇漸漸懷疑,這還是從前的自己么?從前那個校園里的風云人物、從前那些呼朋喚友的日子,怎么突然之間就變成了現在這個除了公司就是家的男人了呢?
      
      尋找心理咨詢師求助的盧安宇至少還能認識到自己的現狀和問題,更多的人呢?身在其位,當職業角色作如是要求的時候,我們必須盡快學會接受。但如果對接受沒有警覺,不畫一道界線,這些要求就會侵占我們的內心。在IT行業環境可以用惡劣二字來形容的當下,對底線的把握和了解則更為重要。當我們對職業要求過度認同,會把職業的價值觀內化到自身,因而波及日常生活中的關系。這對關系的傷害可能是無可挽回的——而我們每個人,其實都需要從這些對我們至關重要的關系里獲得支持和能量。
      
      當了解到這一點,我們就會知道,那些越來越深的壓抑感和無法排解的孤獨感到底是從何而來了,也就會了解,這像是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的疲憊感和無力感是如何出現的了。當我們對于自身所處職業價值觀的認同感越深,我們就會感到越無力越疲憊。越來越多的壓力被背負,越來越多的困難被橫亙……最后壓垮的,一定是我們自身。
      
      在當下行業環境尚不完善更不健康的IT行業當中,每一個從業者更應當深刻的了解到這一行業的價值觀,不斷反思其侵略性,不斷的強化自己的底線。每一個人的生活都不等于工作。
      
      每一個人的成長先是塑造我們的自我認識。進而,和那無所不在的社會要求伙同一氣,將我們體內那個自由自在的“孩童我”緊緊地扼住。那個本性要放松、淘氣、喜歡快樂的“孩童我”,居住在一個被強大的“社會我”評判、要求、控制、沒有享樂空間的內心世界。
      
      當我們身處IT行業,并以此行業來作為我們深陷工作、躲避關系的借口時,我們正是在忘掉最初的自己。而一個和內在自我分離的人,注定是越發疲憊,注定是無法快樂的。
      
      IT從業者們,你還要自己的生活=工作嗎?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m.transparencyisgood.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视频在线一区| 亚洲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乱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麻豆剧传媒果冻精品|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网站| 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一区|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水卜樱 | 亚洲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国产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电影 | 91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露脸| 无码夜色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在线看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综合一区无码精品| 亚洲熟妇av一区|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 久久er99热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毛片VA一区二区三区 | 色一情一乱一区二区三区啪啪高|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 中文字幕日韩丝袜一区| 亚洲一本一道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一区| 一区二区乱子伦在线播放|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永久一区|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女同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