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入」
這幾年,談論人力資本的話題多了。事實上,從人力成本的使用價值,到人力資本的增值,特別是培訓費用的投入;如何體現投入與產出的效益呢?毫無疑問,人力資本在現代企業考評中已經作為重要的指標之一。許多企業前幾年也加大培訓資金的投入。越來越多的企業也制定了規范的培訓制度。為了搞好企業培訓,許多企業設立了專門的培訓機構和培訓人員,制定有規范的培訓體系和制度。但鑒于其效益增長程度是虛的還是實的,直接還是間接的。這得由財務會計做出核算。筆者(佟天佑)在這里著重HR有效開發與培訓改善。
二、建立實用全面的培訓體系
建立企業培訓形式多樣,根據企業和員工個人的動機和目的,不同的培訓客體及其培訓項目或內容,采取不同的培訓形式和渠道,構成企業教育體系。
1、分層培訓
是對企業全體員工進行的持續培訓,貫穿于從組織到員工個人全部職業生涯中;它是企業內教育體系的最基本成分。系統訓練主要層次有:剛剛進入企業的新員工、普通員工;最基層管理者,即操作指導層;一般管理層(企業規模較大的還可劃分執行層和職能層);決策管理層。
2、職能培訓
是實際業務技能的傳導訓練。這種訓練一般分部門分工種進行,在訓練程度上劃分為基本職能訓練和專業職能訓練。基本職能訓練以普通員工為對象進行。目的是提高實際業務處理能力和作業技巧。專業職能訓練是基本職能訓練的深化和進一步提高。
隨著工作性質和專業方向的新型化,有針對性地對本職工作所需技能從理論上深化、從實操總結和提高。對于管理者來說,正是現代化經營管理技術的訓練。
3、現場培訓
通過工作過程學習技能和知識。由管理人員和服務時間較長的員工,在工作中向下屬或新員工、年輕員工傳授知識和技能,在按操作規程進行練習的基礎上,培養實操的現場判別力。
4、自我學習
有的員工為了個人職業的發展,為了考取某種國家設立的專業技術資格(職稱)或社會公認的專業稱號的而開展的自學活動;或者進行函授教育,或者企業組織自學小組、研究會、講座等,企業可以各種方式予以資助。
例如,考慮承擔學習費用,提供活動場地、設施、器材、書籍報刊資料等,條件具備或資源允許的,可結合職位晉升和考核進行。
5、外部學習
完全借助企業外部的力量(外部的組織、師資、場地)對本企業員工進行的訓練,例如參加外部組織的各種內容的學習班、講座、技術培訓班,以及中高等學歷教育等。可選擇進行該類培訓有業余、脫產、半脫產方式。企業對員工從費用、時間上予以支持和保證。
「提示」
正如筆者(佟天佑)在企業培訓迎新思維/傳導力中的解讀:培訓是合適傳導與驅動操作的過程,強調:適用性、實操性和有效性;從傳導范疇上,它涵蓋了培訓在內,強調從心境與態度入手,體現培育的全過程;從傳導方式上,應從成年人學習的特點來評估分層與組合的傳導計劃之可行性。因此,就當前企業所處的環境和情況,應更多地讓被培訓者變成培訓者(外學習和內訓訓練),在培訓時間上的開發與利用(多方式與途徑)和培訓空間的充分利用(場地運用)。同時,切實可行地籌劃能夠分步實施的方案,達到HR開發與培訓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