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真的屬于中小企業嗎? 前任總書記同志曾說過:“創新是一個民族發展與進步的靈魂!”,的確,創新確實很重要,換一個角度來看,創新也是有著一定前提的,那就是自己在生存的競爭領域處于優勢陣營,否則,會因創新適得其反。 曾經以智慧和創新聞名世界的猶太人,正因為鋒芒畢露的智慧之光,結果被希特勒認為是一個可怕的民族,一個可以統治全社會的民族,太聰明了!結果遭來了“種族大屠殺”!試想,如果當初猶太人有強大的經濟實力與軍事實力,恐怕希特勒也沒那個膽子,如果一個體弱單薄的人擁有一個鋒芒畢露的“創新成果”,給他帶來的是將是什麼?可能是飛黃騰達的機會,也可能是“引狼入室”的誘餌!等待的可能是災難的降臨。 中國99%以上的企業屬于中小企業,中小企業,相對于強大企業而言,有著先天的劣勢與不足,如資金短缺、技術陳舊、管理落后、人員素質低、環境差、規模小等諸多因素,由此看來,惟有創新是取勝的法寶,于是高薪禮聘賢能人才,大搞科研創新,真的搞到了成功的“創新成果”——新產品、新技術、新營銷管理模式、新市場空白、新項目、新資源等,結果如何呢?可能出現一時的輝煌,但好景不長,自己的成果將被業內強大的企業、品牌占領、被排擠出市場,為什麼?實力不如人!資本大棒的力量決定競爭的主動權呀! 曾經第一個VCD是“萬燕”品牌,現在她今在何處呢?現在的強勢品牌都是后來者居上的代表,步步高、新科、先科、科諾等品牌;第一個開創中國茶飲料概念的“旭日升”冰茶暖茶,當初可謂風光一時,結果呢?茶飲料市場的蛋糕被后來者瓜分的所剩無幾,娃哈哈、康師傅、統一、椰樹等均成為市場的領先品牌,后來者都氣勢如虎,勢如破竹!為什麼?有強大的資本后盾與科學的營銷戰略相結合,當然攻勢凌厲,威力無窮,在中國有太多太多的“第一創新者”最終步入后塵的例子,而且多為中小企業,后來的成功者全部是業內實力強大的領先品牌,這不得不令人反思,創新到底屬不屬于中小企業呢?為什麼創新者總是“受傷害”呢?而跟進者往往坐收魚翁之利! 日本的SONY總裁曾總結其成功經驗,只有六個字“不創新,只改進”,將美國的創新技術稍加改進,就成了美國市場的強勁對手,而美國投入的大量時間、精力、金錢進行的創新,被SONY輕而易舉地拿來使用,而且更加先進,于是一股可怕的風形成——中小企業不敢創新。創新等于為大品牌做嫁衣,等于做鋪路石,等于作繭自縛,等于自我犧牲…… 看來創新雖不是大品牌的專利,但只有大品牌有實力與能力捍衛自己的“創新利益”,或者說能最大限度保持自己創新的收益!而小品牌缺乏的恰恰是這個能力!像COCACOKE、GE、NOKIA、MOTOROLA、NIKE、SONY等大品牌,都有一流的科研與創新能力,在這樣的企業,創新才真正是企業發展的動力、是靈魂,還有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如果比爾蓋茨在中國,他會取得那麼大的成就嗎?也許只有在美國,這個頭號經濟強國才會誕生世界首富!道理很多,不言而喻。 中國專利堪稱世界之最,最多,但中國專利的市場轉化率也是之最,最低,專利是創新成果的結晶,卻全部躺在專利證書上睡覺呢?這樣的創新成果有有何意義! 膽大的小企業敢與購買專利,進行產品開發設計,當技術轉化為市場效益的時候,企業的難題就來了,不是面臨大品牌收購,就是業內大品牌的資本大棒的鎮壓、排擠,因為實力不濟,結果只能拱手將好端端自己開拓的市場拱手讓人,這就是品牌霸權的力量!小企業創新之路,何其難也!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其實,這是市場制度的不成熟、不完善的表現,也是一個明顯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中小企業自身權益合法保護與發展的問題,創新不應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應是具體的實踐過程,無論大企業、小企業都需要創新,整個社會需要創新,關鍵要有一個良好的保護創新者權益的制度,鼓勵創新,規范創新,發展創新,才是當務之急,創新需要勇氣和犧牲精神,為創新企業的努力而喝彩! 小品牌如何迎戰大品牌? 參與競爭的過程才是競爭的意義所在,結果并不重要,決定勝負的因素是錯綜復雜的,即使失敗也無愿無悔,因為畢竟已盡全力。只有在殘酷市場競爭中生存并逐步發展起來的品牌才是真正具有生命力的。 作為實力不強的小品牌,首先要樹立遠大的目標,并努力為其奮斗,不要因為弱小而輕易放棄競爭的權力,每一個大品牌都是從小張大的,都是從弱到強的,面對強敵,要勇于抗爭,只有敢于強者競爭,才會成為真正的強者!小品牌首先要解決的是生存問題,其次才是如何發展、壯大,大品牌也不是無懈可擊的“神”,也有相對的弱點與空隙,只要抓住要害,小品牌取得區域性勝利是完全可能,要知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采取“以點突破,聯點圍網,以網成面,以面造勢”的基本戰略原則,先建立自己的“根據地”,這樣通過區域市場的競爭,不斷增強自身實力,在擴大作戰范圍,積累實力,緩步發展,穩步經營,這樣遲早會成為與大品牌處于同一競爭層面的真正意義上的競爭對手。 勇于創新,科學經營,是中小企業贏得未來競爭勝利的法寶之一,始終堅持科學正確的市場戰略、觀念、方法,小企業長成參天大樹是遲早的事,中國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意義不僅是讓貧困地區簡單地富起來,而是要盤活西部地區豐富的資源,是要釋放西部地區蘊藏的巨大潛能,只有每一個局部地區盤活了,整個全局也就發展了,在中國,只有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長大了、發展了,我國的經濟才會真正強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