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同的企業性質,有人認為國企好,有人認為民企好,有人認為外企好,這樣的評價來自哪里?來自人們對企業的不同認識,種種不同認識就是哲學的應用。
一個管理者只有具有一定的哲學知識,才能正確認識管理,才能產生正確的行為,達到管理的目的,使管理符合發展要求,順應時代潮流。哲學是什么呢?哲學是人類認識的結晶,是人們對事物認識的高度概括與總結。哲學是系統的世界觀,是指導客觀實踐的方法論。哲學是人們認識事物、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是人們生活的精神武器。
哲學是人類對世界的思考和認識,哲學存在于任何一門科學中,所以哲學也存在于管理中。我們可以透過管理思考哲學問題,也可以借助哲學原理解決管理問題,這是哲學在管理中的應用。了解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可以幫助人們認識企業的客觀現狀,發揮主觀能動性;了解事物之間的普遍聯系關系以及事物的永恒發展規律,有利于幫助人們透過現象看本質,抓住企業發展的重點;懂得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對立統一規律就能夠全面地、動態地看問題,就能按規律辦事,而不會局限于企業的內部管理中……
然而在目前的管理中,很多人都不能正確地認識管理,導致普遍存在管不好的現象。例如,在管理國家的過程中,有的部門沒有站在國家利益與人民利益的立場認識和思考問題,導致有的政策不合實際。再如,在管理企業的過程中,沒有辯證地看問題導致決策失誤,沒有聯系地思考原因導致問題得不到根治,沒有正確的價值觀導致團隊不和睦。又如,在家庭管理過程中,家長本身沒有實踐精神,只動嘴不懂手,孩子會根據自己的認識學習父母,最終難以獲得良好的發展。這些例子都是管理中不懂得哲學出現了問題。所以我們要應用好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讓哲學指導實際的管理活動。
所以,哲學在現代管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管理思想、管理活動必須符合客觀規律才能贏得發展,否則就會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