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公司習慣選“苗”不選“樹”,挖掘“早期人才”,就是從高等院校畢業生中選才。國內許多公司對選用優秀的應屆大學畢業生也很重視,但如何去培養他們,并不是每個公司都做得很好。 培養人才從選“苗”開始 寧波一個老板突然中風,就讓在國外求學的兒子回家接班,但剛滿20歲的兒子在董事會上不知所措。父親躺在病床上嘆息,董事長不是誰都能當的。 余世維說:“公司在內部培養人才應該從干部儲備(MA)開始。” 世界500強的CEO中,有170多個是GE(通用電氣)培養出來的,他們都在GE的儲備干部研究班學習過。GE規定,每位高管每月必須抽3個小時去研究班上課,退休的高管都要在研究班貢獻5年的智慧。在我國,華為有華為大學,海爾有海爾大學,形式與GE的研究班一樣。 余世維說,干部儲備制度是對員工的職業規劃,也是一種升遷制度。它能提高員工保留率,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提高填補空缺的速度。這項制度有3個要求:各種崗位的資格要求應該做成列表并且量化;采取見習經理(主管)計劃,進行“崗位模擬”、“問題分析”、“決策推演”等;讓儲備干部可以查知自己的分數差距和職業生涯規劃,知道自己的努力方向。 一個人一旦被列為見習官,他通常不會輕易被其他公司挖走。因為他知道,他是見習官、見習經理、見習副總裁、見習總裁。也就是說,他對自己的未來已經有了一種認知,有了一個美好的期待。 像叫快餐一樣快速育才 “快速培養一個人才,就像叫一份快餐一樣:簡單、精致、可口、快速。”余世維說。 他提出了快速培養人才的幾種方法:輔導員制度。日本許多公司都為新進的員工指派輔導員。輔導員不是長官,相當于學長,但是他說的每一句話新員工都要絕對服從。 在高管旁邊隨時進行沙盤操演。IBM每年都有4個人,除了吃飯、睡覺外一直跟在總經理旁邊,不停地觀察、學習總經理如何工作。總經理干的活能甩給他們干就甩給他們干,通過這種方式不斷栽培人。余世維說:“我的副總就曾跟我學了5年。” 輪崗。這能讓員工保持工作興趣,防止員工外流。公司的人力資源、生產、銷售、財務等工作都很重要,沒有在其中3個部門干過的就不能當老總。“市場部是坐辦公室做計劃的,銷售部是在外面打仗的,你讓沒有在銷售部干過的市場部經理當銷售部經理,可能害死那幫出去跑的兄弟。”余世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