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大尋,熊大尋講師,熊大尋聯系方式,熊大尋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53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量
    熊大尋:關于特色小鎮旅游策劃,99%的人都理解錯了!
    2018-04-16 3165
    對象
    全體
    目的
    正確的旅游小鎮打開方式
    內容

    關于特色小鎮旅游策劃,99%的人都理解錯了

    熊大尋旅游策劃機構/文

    特色小鎮大概是現在最熱的一個詞,2016年7月發布的《關于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計劃到2020年全國范圍要培育1000個左右特色小鎮。這個數有點嚇人,但是想一想,我們這么大的一個國家,30多個省,平均下來一個省30個,也不算太多。

    三個月之后,就是2016年10月份又發布了第一批127個小鎮名單。在一個事事喜歡刮風的國度,迅速掀起了特色小鎮建設之風。現在山東、江蘇都提出要建100個特色小鎮,如果一個省100個,那全國就有3000多個了,這個數有點嚇人。

    現在從操作角度來說,工作的部署,各項政策的出臺,資金的各種方式,又PPP,又各種基金,我看了一下,大概有好幾十種資金的方式,各地都在申報,最近還專門研究特色小鎮的標準,總之,轟轟烈烈的開展。

    各大房企,也是伺機而動,紛紛加入到對這一市場的“搶占”。截至目前至少有20多家房地產開發企業明確提出要進軍特色小鎮領域,其中有部分企業已開始動工建設。像華僑城、碧桂園、綠城、華夏幸福等品牌房企,以及宏泰等產業地產企業,還有上海元合等地方企業,都似乎已把“特色小鎮”作為戰略轉型的方向之一。

    我原來對這個事兒,說句實在話不太關注,凡是趕時髦的事情我都覺得沒意思。但是我有一個感覺,就是我們的1000個特色小鎮,最終做不下來,做來做去恐怕都是旅游小鎮。這幾天備這個課,我看了一堆資料,看完了就感覺這項工作理論準備明顯不足,特色小鎮到底是什么?從理論角度我們來論證我們來認識,明顯不足。但是事后解讀汗牛充棟,反正現在隨便一找,關于特色小鎮的說法很多,我不愿意按照人家那些解讀來說這些話,談談我的看法。

    一、特色小鎮搞什么?

    第一、相對獨立于市區。就是它不是在城市里,如果在城市里我們的樓盤也可以叫做特色小鎮,但不是在城市里,那就是要發展郊外,怎么讓中國人愿意到郊外、樂此不彼到郊外、長期居住在郊外?目前只有一種辦法,發展旅游!君不見麗江、大理這些原來荒無人煙的邊陲小鎮,因為旅游炒熱了,現在成了多少都市人群置業安家、創業興業的圣地!香格里拉命名之前的中甸縣,官方統計一年只有1000多個游客,我估計還不是游客,是出差公務的人士或者是跑木材生意的人群。現在財政收入二十年增長一百倍!游客達到上千萬!沒有旅游,這些地方永遠是窮鄉僻壤!

    第一,具有明確產業定位、文化內涵、旅游和一定社區功能的發展空間平臺。

    所以叫小鎮就是一個說法而已,是一個發展空間平臺。比如之前提出來建設特色小鎮一定要建制鎮,在實際的操作中完全不是建制鎮的概念,我們現在也沒必要按照建制鎮這個路數來說,全國的建制鎮3萬多個,如果按3萬多個建制鎮,1000個小鎮不多,才三十分之一,但是按照建制鎮這個路數,這個事反而搞不下來。

    所以現在大家比較公認的,就是規劃面積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建筑面積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從面積來說不大,一個建制鎮面積很大,有的建制鎮外邊還有鄉村,動不動幾十平方公里,要這么來做特色小鎮做不起來。

    第三,非開發區。 這么多年的城鎮化發展,大家習慣于工業開發區,科技園區,包括各種各樣的名堂,產業園區各級政府都非常熟悉,操作也非常熟練。

    特色小鎮并不是開發一個產業園區,一個項目就迅速聚集完成的,國內產業園區估計比國外還要多,十多年了都不能形成特色小城鎮的局面!只靠現在一個政策、一聲令下就能搞起來嗎?肯定不行!特色小鎮并不是劃一塊地、搞一個概念、強拉幾家企業進來就可以形成的。

    特色小鎮是創新發展平臺,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理念,聚焦特色產業,融合文化、旅游、社區功能的發展平臺。總投資額,30—50億元,小空間,大聚集,小鎮名堂大,小鎮生態化,小鎮花樣多,資金、人才、市場、環境、旅游、文化、創意。大體的要求是這個要求,但是這個要求能不能達到,我很懷疑。

    二、為何搞特色小鎮?

    第一,大投資,新領域。 大水漫灌式的投資拉動已經過去,當年動不動4萬億,現在即使說我們再拿出4萬億,我們干什么?當年主要投在基礎設施上,雖然那個4萬億有很大的爭議,但是爭來爭去,98年到現在將近十年了,這4萬億起的作用,總體來說是積極的。當時的主體投資在基礎設施上,所以基礎設施的改善,使中國的總體發展上了一個大臺階。

    現在中國的交通可以說是世界一流的,我們的高速鐵路,絕對世界一流,我們的高速公路,雖然現在里程還是第二位,但是我們高速公路的品質非常之高。比如現在到國外去,尤其到美國,美國的高速公路給我們的感覺是這哪叫高速公路?現在這個領域的投資余地已經有限了,可是國民經濟增長,投資消費外貿三駕馬車,外貿現在對國民增長是負的拉動作用,消費拉來拉去始終拉不起來,也就是旅游消費變成一個亮點,最終還得靠投資。

    所以現在不靠投資拉動又不行,這樣算下來,1000個小鎮,3到5萬億的總投資,形成一個大投資的新領域。我估計小鎮這種建設,對國民經濟的增長可以拉動兩個點,能拉動兩個點就不得了了。

    第二,發展農村經濟、扶貧攻堅。建設特色小鎮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平臺,是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輻射帶動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抓手。國家實施鄉村振興,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十三五”時期的重大戰略任務。在中西部地區,特別是有貧困人口的地區推進特色小鎮建設,有利于為特色產業脫貧搭建平臺,為轉移就業脫貧拓展空間,為易地扶貧搬遷脫貧提供載體。

    第三,城鎮化新領域。我們的城市分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型城市,原來有一個思路,就是中國的發展要靠特大型城市,所以中國人口千萬以上的城市應該搞六七十個,六七十個千萬以上的城市,就可以容納六七億人口,這樣城鎮化就起來了。

    但是最近十年大家感覺到,大城市病越來越嚴重,尤其是特大城市的這種城市病越來越嚴重,包括一些中等城市,未老先衰,年紀輕輕的血壓高心臟病全得上了,所以大城市,尤其特大型城市的發展顯然不行,實踐已經證明了,這條路被堵上了。城市的好處就是聚集,越大的城市聚集化程度越高,效益越高。客觀來說有這個原因,但是現在要走其他的路了。

    從城鄉體系來說,這就涉及到城市的容納程度,我們現在城市還能容納多少人?可是鄉村人口在不斷釋放出來,總體來說叫鄉村凋敝。要解決城市膨脹和鄉村凋敝,同時解決這兩個問題,怎么辦?小城鎮可能是一條出路。所以我們要研究城市的容納程度,也要研究鄉村的脫離程度。現在鄉村的閑置房屋大把,空心村也大把,反正現在到鄉村,基本上看不著壯年人和青年人,就是老人、孩子、婦女,婦女現在都少見了,變成了老人留守,孩子也變成留守兒童。這樣的二元結構的強化,對中國的長遠發展絕對是不利的。如果說通過特色小鎮的發展,能開辟一個城鎮化的新領域,不失為一個好的決策。

    第四,產業聚集新領域。產業聚集起來了,自然就有財政收入了,就培養了財源,涵養了稅基,這樣就要求新產業聚集,新創意聚集,新人才聚集。也可以說這也是供給側改革的一個發展領域,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形成雙創的推進。

    當然,這都是理想,就像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我始終不太贊成這個詞,但是可以理解,因為從創業的角度來說,1萬個人創業,9999個人失敗,大眾創業就是讓老百姓都體驗一把失敗。這是創業的規律,人人創業都成功,絕不可能。商場傳的是成功的神話,就這幾個神話就能變成普遍性的行為?這絕不可能,這違背規律。所以大眾創業,等于把我們的國民財富,大家集體來體驗一把,然后來失敗一把,這不是一個好路數。但是創新我贊成,萬眾創新,哪怕傳統產業也得創新。

    三、特色小鎮怎么搞

    (一)國內外經驗

    1、國際經驗:總體看來,國外小城鎮發展至今,主要包括以下五種類型:

    一、田園城市的流行形成的企業總部基地。美國企業從五十年前開始便熱衷于將總部從市中心搬往小城鎮。例如,沃爾瑪總部位于阿肯色州北部的小鎮本頓維爾,全鎮人口只有2.5萬;美孚石油的總部設在得克薩斯州達拉斯縣的歐文小城。在歐洲,雀巢公司總部位于瑞士日內瓦湖東岸、人口只有1.8萬的小城沃韋;奧迪總部設在德國巴伐利亞州的小城英戈爾斯塔特。

    二、地緣優勢的興起形成的特色產業。這類小城鎮憑借自身的特色資源或地理區位優勢,以某一類主導產業為支撐,帶動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例如,美國康涅狄格州西南部的格林尼治鎮被譽為“對沖基金之都”,該小鎮憑借沿海的地理區位,距海底電纜非常近,擁有網速優勢,再加上靠近紐約這一金融中心,如今已聚集了超過500家對沖基金公司。

    三、逆城市化的浪潮形成的宜居城鎮。一般來說,這類城鎮的興起源于“大城市病”的蔓延:人口膨脹、交通堵塞、環境污染等一系列問題促使人們將居所遷移至大城市周邊的衛星城鎮。上世紀70年代后,美國一度出現“逆城市化”浪潮,大量人口從大都市中心地區向周邊城鎮擴散。

    國外的特色小鎮源于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的逆城市化浪潮。那時的美國及發達國家第一是因為能源危機和經濟低迷,很多遠離都市的郊區四處開發能源,聚集了大量人群,形成了大量的人口幾萬人的小城鎮。第二是那一時間段剛好是二戰出生潮出生的孩子剛好到了大學階段,大量的郊區大學的存在收納了這一龐大的人群,形成了以大學為中心的城鎮。第三是大量的老人需要郊區新鮮空氣和優美的環境養老,而大量的養老院和醫院也在郊區城鎮。

    四、文化特色突出。像法國普羅旺斯系列小鎮,法國普羅旺斯是世界知名的旅游圣地,它是由一系列知名的文化小鎮形成的文化產業集群,藝術家的到訪也使得普羅旺斯的名氣更加旺盛。薰衣草和葡萄酒創作出的意境吸收世界各地藝術家集聚到該地區,從而把普羅旺斯的文化產業推向頂峰。塞尚、梵高等大畫家紛紛到此尋找靈感,美國作家菲滋杰羅、英國作家DH勞倫斯、德國詩人尼采等也到此一游,名人和精神領袖的帶動加速了普羅旺斯農業藝術化的途徑。當地以意境、文化巨人的魅力為基礎,結合高科技手段,大力發展新興文化產業,形成極具規模的文化產業集群,如每年戛納電影節就是衍生的文化產業業務。

    五、類型化突出。在國外這種小鎮我看過不少,小而精,小而美,小而文、小而活、小而特,但是絕沒有我們這種概念,上來搞1000個,我估計按照現在各個省的申報,兩三千個打不住。

    比如說德國的海德堡,絕對是文化小鎮,海德堡我去了三次。二次大戰將近結束的時候,盟軍轟炸德國,盟軍空軍司令就提出來,海德堡一顆炸彈不能丟,那是世界的寶貝,還就是這樣,二戰后期,基本上德國被炸平了,但海德堡一顆炸彈沒挨著,完整保留了下來。

    再比如牛津劍橋,用我們今年的概念來說這是教育小鎮,到牛津劍橋也是一個感覺,不想走,走到那兒都感受到歷史,感受到文化,感受到精致,就是不想走。

    第三就是瑞士,生活小鎮,我在瑞士走來走去,所有的房子都有花臺,除了陽臺之外有花臺,花臺里一盆盆的花擺滿了,這些花臺擺給誰看的?不是擺給自己看的,是擺給外人看的,這樣的小鎮同樣是這感覺,就是不想走。

    我在國內有些地方也看到這種情況,有一次我在湖南郴州看了一個地方,路邊房子上都有花臺,看見后我盛贊,太好了。可能是主政者倡導老百姓接受,就是知道我們要把環境搞好,要讓外來的人看著舒服,像這種生活小鎮也很棒。

    還有一種就是所謂的產業小鎮,這種產業小鎮美國比較多,英國也有一些,這種小鎮主要是創意小鎮,就是美國的硅谷,硅谷不是小鎮的概念,已經是一個城市概念,但是開始的時候必然是這樣。為什么美國人的創業創新有車庫文化?因為車庫的成本最低,反正家家戶戶有車庫,在車庫里就開始創業,有個幾千美元就開始研究,開始琢磨了,所以很多大集團是在車庫里培育起來的,民間自發形成,市場聚集形成。但是我們現在做的這些事情,恰恰違背了這個,所以對我們的特色小鎮我大大的打一個問號。

    2、浙江經驗。現在一說特色小鎮就是浙江,浙江現在37個特色小鎮。第一個經驗是靠近城市。因為相對獨立于城市,但是又要靠近城市,這樣可以充分借助城市的基礎設施的優勢,水、電、氣、路、通訊,用不著自己單獨搞了,借助城市延伸過來就可以。另外充分承接市場的外溢,我們現在城市越來越擁擠,這樣擁擠的城市很多資源配置效率實際上是在下降,所以有小鎮承接,就外溢過去了。就拿玉皇山南麓的這座“基金小鎮”來說吧,它之所以能誕生,一邊是企業在發展中需要不斷的資本來“輸血”,一邊是當地民營資本壯大后急需尋找投資渠道,于是“基金小鎮”應運而生——它的功能正符合雙方需求。

    第二個經驗是塊狀產業,浙江是我國民營經濟很發達的省份之一,全省60%以上的稅收、70%以上的生產總值、80%以上的外貿出口、90%以上的新增就業崗位來自于民營經濟,具備雄厚投資基礎。另外,浙江也是我國“塊狀經濟”最發達的地區,數百億規模的“塊狀經濟”集群就有300多個。浙江培育“特色小鎮”,是在具備上述條件后,因產業而興。

    第三個經驗是民間聚集,浙江的民間有資金,有人才,有項目。

    第四個經驗是群體依托,比如阿里群、院校群、海歸群,形成群體依托。浙江的這些做法,很大程度上是民間發起,有了這樣一個歷史基礎,才可能把他做起來。所以無論從國際經驗,還是從浙江經驗來看,都涉及到一個怎么做的問題。

    (二)特色小鎮到底怎么搞?

    我們現在面臨著兩難選擇:不能政府主導,政府又不能不主導。成本不能上升,成本又不可能不上升。政府出了很多政策扶持,大家一看這事有戲,又有政策又有錢,又形成主導,做好了可以升官,地方政府怎么能不積極?積極就要主導,問題是這種主導怎么主導?所以現在杭州那個基金小鎮已經接待了上千批次的參觀者,每天一堆。人家上來就問你們有這個條件,有那個條件,說了一大堆條件,人說我們都沒有,想都沒想過,想都沒想過做基金小鎮?開什么玩笑。

    成本不能上升,成本又不可能不上升。小鎮的發育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成本優勢。一是土地便宜,二是其他各項資源配置都便宜,要不然到你這兒干什么?在城里不能干嗎?在這兒租個房子就在這兒創業了,但是一個創業者在這兒不可能租得起房子,那就是涉及到成本問題。三是如何聚集,因為我前幾年到好多地方,大家都在談文化,說我們要搞文化創意園,我說各位領導先把思路調整調整,搞文化這套事很好,但是我就問一個,用什么樣的模式來做?這就是一個根本問題。

    各位習慣于工業開發園區,弄一片地,七通一平,標準廠房一蓋,大商進來,這就起來了。文化可不是這樣起來的,文化一是不需要這么一大片;二是不需要標準廠房;三是文化有大商嗎?全世界數一數,文化有幾個大商?就是迪斯尼,有一個出版的貝塔斯曼,還有好萊塢,諸如此類的,這些算文化大商,全世界才有幾個?文化的特點一定是小,所以我建議調整一下模式,叫做以小聚大,就把小的聚在一起,就聚成大的,以大來吸小,吸引小的,這才有可能做起來。現在見到所有在文化方面有點成功的,都是這么一個過程,也是民間,比如北京的798,也是靠民間起來的,但是各位的這種想象不靈,所以很自然,這幾個事都涉及到我們的兩難選擇。

    仇保興先生,他有一個講話講的很好,講了十條,自組織,共生性,多樣化,強聯接,產業集群,開放性,超規模效應,微循環,自適應,協同。所謂超規模效應的概念就是空間面積不大,但做成一個大產業,超越了空間規模,這話說的很棒,主旨也是依靠民間的活力,但是我的看法是導向性的話,這個話要落在地上很難落。現在浙江出臺了一個做法,把37個小鎮分了五檔,優秀小鎮、良好小鎮、合格小鎮、警告小鎮、降格小鎮,有一個小鎮降了格。這里根本性的問題是產業聚集的規律,小鎮這么強調產業,產業聚集的規律一是延長產業鏈,這就是要向產業的上下游來延伸。二是擴大產業面,就是一個橫向的擴展。三是形成產業群,這就是一個全面的配套。

    前兩年大家有一種危機感,就是說我們現在很多低端產業都在轉移,轉移到越南,轉移到其他地方。我去年到越南去一看,工業園區有一半都是中國人過去投資,因為低端產業最主要的就是勞動密集,勞動力成本就變成主要的競爭力,變成主要的吸引力,越南人稱為“藍色螞蟻”。但是中端產業轉移不過去,中端產業最重要的就是產業群,所以我們很多不發達地區招商,都失敗。孤零零的招過去一個制造業的企業,在那兒待不下去,很多老板看著領導的面子,搬一個企業過來,一年兩年走了,因為他所有需要的產業群的需求都得不到滿足,可是我們的廣東、江蘇、浙江,包括河南、山東,這些地方現在產業群都形成了,這種產業群的競爭力才是根本性的競爭力,這樣的話,我們中端產業是不可能轉移出去的,因為那些發展中國家還不可能形成。

    浙江的經驗就是從一開始最低端的時候就是產業群的概念,比如像溫州生產打火機,都是作坊式的,這個家庭就做一根彈簧,一年可能做多少萬個,可能十根彈簧才有一厘錢的利潤,但是因為是產業群配套,所以就能做成。這種產業聚集的功能是城市功能,而不是小鎮功能,所以我們現在忽悠的這幾個成功的小鎮,沒有制造業小鎮,也不可能有制造業小鎮,基金小鎮、互聯網小鎮,無非就是這些,但是全國能有幾個?

    可能的結果一是促在政府上,主要靠政府主導在促進,地方政府拿一片地,這片地有什么難題我來解決。二是難在產業上,人家為什么過去?給我一個理由,為什么要過去?三是苦在特色上,怎么叫特色?現在一說特色,就是環境、文化、旅游,這叫特色嗎?四是倒在房子上,房地產商看好,蓋了一堆,蓋完了呢?不靈。五是差在文化上,這種文化的挖掘是需要大工夫,需要慢工夫的,挖掘不出來。六是死在市場上,怕的就是這樣刮風。

    我這幾句話,是一個很可能的結果,我們不能瞪著眼看這樣的結果發生。我看到一大堆文章,大家實際上都是在倡導,都是在論證,我們應該怎么干,但是我就問一句話,實際上可能怎么樣?所以我的看法可能的結果就是這個結果。但是有一個現象,加旅游,所有的特色小鎮都在談一個事,旅游。所以叫小鎮加旅游,一個根本是消費聚集,多數特色小鎮聚集不了產業,最終是聚集消費。

    所以剛才說了這么一堆,我再加一句話,活在旅游上。這1000個特色小鎮,恐怕將來得有800個甚至900個都是旅游小鎮,因為走來走去,別的路走不下去。比如浙江,一個基金小鎮成功了,浙江能搞10個8個嗎?搞不起來,我看也就這一個。反過來,我們就從旅游的角度來說,兩個新:第一休閑度假新領域,第二生活品質新領域。但是我們不能籠籠統統的說旅游,實際上是三個概念:第一叫做旅游小鎮,這種旅游小鎮客觀來說以觀光為主體,這是旅游小鎮的概念。第二叫休閑小鎮,就是大家去,是去玩去了。第三叫度假小鎮,到了度假小鎮,我的目的是在那兒住幾天,就是這么一個概念,這樣來看,給旅游創造了新的機會。

    特色小鎮對于地產行業商機何在?別以為地產行業想進就能進,不是這樣。

    方式一:旅游開路,創意驅動。

    現在特色小鎮建設在旅游方面做的比較多,都屬于“旅游+”的范圍,旅游和創意真正融合發展的比較好的案例,像迪士尼,這在我們以往的文章也提到過,未來的特色小鎮建設經營就是要造夢,都市里實現不了的夢來你這里實現,老街區實現不了的夢在你這里實現!因為旅游早已過了簡單地賣歷史和文化的階段,比這更厲害的是賣夢想和未來!所以,到了今天,老天給你留沒留驚艷的自然山水、古人給你留沒留豐富的歷史文化,這些都不重要了。當世界最熱門的旅游城市不再是羅馬和巴黎,而變成了拉斯維加斯和迪拜;當中國最熱門的旅游城市不再是西安和北京,而變成了香港和澳門。這個時候,博物館、展覽館、古墓、古董、古碑、古遺跡等等已成為旅游業的昨日黃花,而創意和夢想就成了旅游發展的主題。因為,人們旅游的目的已經不再是到此一游、受點教育,而是暢快體驗、娛樂開心;旅游的熱點已經不再是盡人皆知的名山大川,而是意想不到的“化外之地”。

    方式二:整體進入,全面開發。

    從小鎮加旅游到旅游加小鎮,實際上現在康養小鎮、文化小鎮、航空小鎮、運動小鎮、藝術小鎮,林林總總。難在題目,一千個小鎮能想出一千個題目嗎?想不出新題目,又得避免千鎮一面,這是一個難點。

    如果特色小鎮能夠整體進入,全面開發,這是最好的。但是現在因為倡導產業小鎮,上來做旅游,做休閑,做度假,恐怕不行。現在是小鎮加旅游,我們要轉過來叫旅游加小鎮,這個難度是很大的。

    方式三:借助資源,逐步推進。

    景區帶小鎮,這個格局現在已經形成了,比如黃山腳下有一個湯口鎮,是溫泉小鎮,但是借助黃山已經起來了。之前筆者曾策劃過香格里拉,策劃了“香格里拉的標志——卡瓦格博峰”找到了香格里拉在云南的關鍵性證據,為中甸就是香格里拉的事實板上釘釘。徹底終結了四川、西藏對于香格里拉的爭議。從賣藏族風情升級為賣世外桃源、夢中天堂。隨著一些關鍵性證據的出現,云南省政府在迪慶州府中甸縣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舉世尋覓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就在迪慶。其他地方還沒緩過神來,迪慶又搶先一步。經國務院院批準,2001年12月17日,中甸縣更名為香格里拉縣。2002年5月5日,舉行了更名慶典。從此開始了十年增長500倍的奇跡,2016年,香格里拉市實現旅游總收入150億,直接帶活了一個縣!再比如說皖南有很多類似這樣的東西,好多地方都有。

    再一個就是山水促小鎮,現在已經形成標配,就像剛才講白石山這種情況,就是白石山做完了火爆起來了,跟著做了一個小鎮。比如像靈山的拈花灣,拈花灣是靈山第五期工程,投資30億,建了17萬平方米的建筑,建的很棒,非常精細,我極為贊賞,不是一般的贊賞,之后火爆。去年十一黃金周的時候,拈花灣一天進去13萬人,給那個董事長弄的,說拈花灣是個度假小鎮,是個文化小鎮,不希望這么多人來,但是大家把他當一個景點看。

    總體來看,就是景區帶小鎮,山水促小鎮,這是一個方式,這個方式是一個比較可行的方式。

    方式四:放大古村,深化古鎮。

    這就是烏鎮和烏村搭配的方式,烏村離烏鎮就是3公里,就這么一個距離,黃金周的時候烏鎮10萬人進去,烏村1000人進去,所以烏村開發模式和運動模式都很獨特,就是外觀基本不動,里邊動一動,整個烏村460畝地,投資也就投了1億多。那個地方也沒有老房子,就是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就這些房子,后來變成空心村,他們就找村民把這些租下來就開始做,門票280塊。

    后來網上說你烏村什么地方?瘋了?可是280塊錢包括一頓飯,包括里邊所有的節目,比如走到哪兒,往那兒一坐茶就端上來,小吃就上去了,這是一套。再有一套是780塊錢,再加一個晚上,所以沒有人投訴。

    但是就是要用這280塊錢,把觀光客人擋在門外,有真正有追求的人進來,所以有追求的人進來感覺甚好。我在那兒住了一晚,真是感覺甚好。所以我就說放大古村,深化古鎮,這是第四種方式。

    方式五:搭車進入,形成配套。

    這就是袁家村這種模式,袁家村基本上就是飲食村,去的目的就是吃,可是我這次去袁家村,一看房地產已經進去了,嚴格的說袁家村不是一個村,已經是一個鎮,歷史上是個村,現在面積已經很大了,各種街道都形成了。

    方式六:綜合格局,提升品質。

    這就是良渚文化村,現在浙江37個小鎮里有一個就是良渚文化村的一部分,也變成一個小鎮。

    方式七:先站干岸,趁火打劫。

    先別急著進,反正政府和前期開發商必有難過的時候,甚至有過不下去的時候,但是把原來的難題都解決了,土地,老百姓,諸如此類的,有基礎設施建設配套,這些難題都解決了,過不下去了,這時候你進入。這就叫先站干岸,再趁火打劫。但是這種項目有運氣的成分,因為有信息的溝通問題,像我看一眼就知道在什么階段,就知道現在有什么難處,但是一般沒有這種判斷。

    這里邊有兩個忌諱:第一忌諱說房地產,換件衣服,多唱高調,比如前些年到海南,名片一掏都是房地產公司,現在去海南,十幾個人一塊兒吃飯,名片一掏都是旅游開發公司。我說你們怎么都變了?不行,房地產公司,見村長都見不上,一個旅游開發公司還有可能見個市長,就是這樣換個衣服。

    第二,忌諱掛羊頭賣狗肉,得沉下心,認認真真做品牌性項目。如果品牌性項目都沒有,接了手就干房地產,那也不行。一個地方一個政策,一個地方一個方式,一個地方一種挖掘,到哪兒就研究這個到底怎么做,怎么做點品牌形象。我經常看見這種房地產品牌項目,覺得挺好,那就確有到底怎么做的問題。

    要做好旅游品牌策劃,就得直接在品牌里體現出游客來這里旅游能得到的好處,比如2002年筆者創意的大理旅游形象口號“風花雪月,逍遙大理”,到大理旅游最大的好處一是看絕美的風花雪月,二是體驗心靈的逍遙。通過“風花雪月”品牌的推出讓大理從白族風情轉型到了浪漫之都。這一特色概念一經推出,2003年就實現了大理旅游游客的分水嶺,從過去持續了20多年的每年三百萬游客一下變成每年六百萬游客,就是這一年實現的歷史性增長兩倍游客量!

    最后的結果是,大理洱海以西全部開發完畢,實在人滿為患被迫硬著頭皮、頂著破壞生態的壓力開發了洱海以東,因為客商來得太多了,投資需求太旺了,沒有辦法,一切為了發展,目前一個機場不夠用,第二個機場也已經建好了,也在海東。大理帶給游客最核心、最深層次的感受其實就是這種詩意居住的感受。雖然大理有數不勝數的文化自然寶藏,比如‘亞洲文化的十字路口’、‘東方瑞士’、‘五朵金花的故鄉’、‘西南敦煌’等等,但能夠沉淀下來永世不衰的還是這種根深蒂固的詩意。

    再比如說上海有個安麓項目,很棒,在朱家角,這個項目是首旅集團做的,其中有一個房地產項目,這個房地產項目也是屬于趁火打劫,因為原來那個開發商資金斷了,他一個合作伙伴就是安縵,安縵和首旅是多年的合作關系,所以安縵的老總就說,要想繼續用我的品牌,對不起,必須首旅集團進入。所以首旅集團資金進入,品牌進入,人力進入,項目真是做的好。

    那個項目有一個特大型的優勢,就是前期開發商從安徽收了6000株老樹,江西有一個地方修水庫,修水庫淹老樹不行,當地也頭疼,然后這老板全收了,所以他現在做這個院子,一個院子一棵老樹,這老樹幾百年,6000個老樹回來之后,我們現在技術真是不得了,每棵樹打吊針,大概99%都存活了。在這樣的基礎上做的房地產,開盤25萬,火爆。像這樣的東西,因為先做了幾個老房子的改造,把品牌造起來了,他們對文化是認真的,不是在這兒以房地產為主,首旅集團原則上不做房地產,只不過這個項目覺得可做,所以我覺得這就是商機,這種商機我看大把存在,但是這商機怎么抓?先做文化。

    2018年特色小鎮的發展趨勢或將會出現以下幾大變化:

    (一)特色小鎮的先鋒方陣初顯雛形

    如果將2016年看成特色小鎮的發展元年,經過2017年的深度摸索和產業規劃,2018年將迎來一批特色小鎮的落地實踐。具備長遠戰略規劃和產業資源優勢的地產開發商、產業運營商等社會資本將進入特色小鎮的先鋒方陣,引領中國特色小鎮的發展。華夏幸福、綠城集團、綠地集團、華僑城集團、碧桂園、萬科、恒大、保利、新華聯、新城控股、正榮集團等品牌開發商都已制定了明確的特色小鎮發展戰略并正加速推進,一批具備產業及運營優勢的諸如華誼兄弟、中青旅、棕櫚股份等也將以產業為龍頭,積極推進特色產業小鎮的布局。

    (二)缺乏產業資源及運營戰略將提前退場

    現如今想搭載特色小鎮之風以期分享政策紅利、產業紅利的社會資本不在少數,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開發商已經意識到,沒有足夠的資本支撐、沒有優勢的產業資源、沒有產業招商及運營的能力,要想參與特色小鎮的開發幾乎是不可能的,即使獲得開發機會也是一種無畏的冒險。

    在目前宏觀政策背景下,帶著傳統房產開發思維力求通過住宅去化回籠資金來反哺產業初期運營的想法是不切實際的,如果沒有清晰和長遠的產業規劃和戰略發展思路,這樣的小鎮將不具備可持續發展潛力更無特色可言。

    只有牢牢把握特色小鎮的核心是產業,開發的核心是產業運營,運營的效益是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等綜合效益的結合,方可在業內樹立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如果依然堅持用地產的開發邏輯來運作特色小鎮,沒有從根本上去建立產業運營的發展戰略,沒有足夠的資本為未來產業運營做支撐,這部分開發商將不得不提前退場。

    (三)踐行跨界、融合、共享發展理念是趨勢

    特色小鎮力求一、二、三產業的高度融合,追求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保持產業、文化、旅游三位一體,實現產業和城鎮融合發展。特色小鎮在確保核心產業“特”的同時,必須進行多產業跨界融合才能確保小鎮產業鏈的內生活力。

    一個完整的特色小鎮生態系統,通常分為核心產業、衍生產業和配套產業三個層級,由內而外實現共榮共生共享。

    1、單一產業難以為繼。非工業類特色小鎮,以康養、田園綜合體、民宿、旅游、文化為主題的小鎮。單純做任何一個產業,生態系統都將難以建立,投資收益更難以保證。

    2、統一運營才能協調發展。產業布局不同、服務領域不同、產品基因不同、運營周期不同、盈利模式不同。碎片化運營的結果將令小鎮失去活力,投資回報遙遙無期。

    3、融合的關鍵是產業鏈的挖掘、細分和創新。只有將當地的特色手工藝、非遺文化、土特產、歷史符號等進行充分挖掘,并通過創新手法實現被傳播、接納體驗、加工實現產品化、被售買。才能實現由核心產業向衍生產業過度,激發產業活力,最終實現投資效益最大化。

    4、小鎮商業模式需集成創新。以一種前所未有的視角,再造產業流程、供應鏈條、管理流程,把散落各處的碎片資源重新配置,變成滿足市場需要的新東西。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m.transparencyisgood.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区二区三区日本视频| 日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2018高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色噜噜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波多野结衣在线观看一区 | 国产另类TS人妖一区二区 |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免费高清 |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涩爱| 狠狠色婷婷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精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日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a毛片|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有限公司|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WWW | 韩国一区二区视频|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中 | 精品91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看无码自慰一区二区| 蜜桃传媒一区二区亚洲AV| 国产91大片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色噜噜狠狠一区二区三区果冻| 精品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色狠狠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男插女高潮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福利一区二区免费看| 无码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一区二区无码东京热| 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97se色综合一区二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