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銷售/生產/采購計劃的聯動----PSI綜合計劃體系:P:production(生產)、S:sales(銷售)、I:inventory(庫存) 2、銷售、采購與生產運作的聯動規則 3、滾動PSI計
1、MRP MRP II ERP的擴展關系 2、ERP的形成與發展 3、SAP R/3的系統構成 -- 主要模塊 4、對接ERP、擴容生產管理信息化系統 5、生產管理信息系統之間的融合連接 6、MES
1、生產進度控制:計劃產量的實現,進度管理的評價,原訂計劃的調整,緊急任務的處理,進度數據的整理 2、投入進度控制(物料精確配送制度) 3、平準化、齊套式現場物料配送(徹底拋棄“領料制度”) 4、產出
1、做準:提升庫存準確率,做穩:提升交貨準時率 2、做精:多品種、小批量、快速交貨的生產對應,做強:庫存降低,加速周轉 3、系統:市場訂單快速響應系統
1、先哲的智慧: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修煉成精 2、制造的真諦:勿忘初心、鑄就匠心 3、何為精益制造:精益生產方式70年代起源于豐田汽車公司,豐田生產方式最終目標就是提高全公司的利潤,為實現目標,大野耐
1、PMC職責保障1--制造系統與銷售系統的“直接窗口” 2、PMC職責保障2--訂單實現流程的“指揮塔’絕非“工具”與“出氣筒” 3、PMC職責保障3--3大基本原則:嚴謹性、嚴肅性、權威性 4、P
1、客戶訂單模式的多樣性與激變性:成熟產品的客戶需求量逐漸遞減,產品生命周期越來越短。大客戶的訂單批量較大,下單周期較長;但批量較小、交期短的訂單仍然占有一定的比重。新產品研發周期較長,新產品品質不穩
“神器式”轉型表現在過度夸大互聯網的作用、吹捧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經營”以及錯誤理解“智能制造”的含義三個方面,事實上,沒有精益革新的修煉,工業N.0最終都歸“零”
制度的問題和系統的低效率導致時間都消耗在等待上,真正的利用率只有10%,模塊式生產方式弊端日顯,在這個“快魚吃慢魚”的時代里,亟待改革。 而大規模流水線生產的方式也不再符合當下多品種、小批量的市場環境
近年來,中國有不少企業家或管理精英走“捷徑”,用情懷、夢想等詞匯“煽動人心”,其實是“急功近利”、缺乏“工匠精神”,不能提供令客戶滿意的產品及服務,一切情懷不過是一場資本的盛宴與自嗨的鬧劇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