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營銷江湖,異常的復雜險惡,雖無硝煙,卻是刀光劍影。中國式的營銷跟著世界的腳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一派繁榮昌盛的景象。
世界上有三種公司:一是先知先覺型,主導事情發生;二是后知后覺型,坐視事情發性;三是不知不覺型,對事情發性很茫然。新的時代下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而且越變越快,有的企業敏感度太差,甚至連消失了都還是一臉麻木的表情。在比高鐵速度還快的時代,在去年還能把營銷做的風聲水起的招式,在今天可能就無法破解營銷的困惑。
全新時代一定充滿著各種機會和挑戰,誘惑和陷阱,相互轉換,相互依存。在種種變化里,我認為,決不能忽視三種力量,一是數字化的力量,二是全球化的力量,三是民營化的力量。數字化的科技力量已經將傳統的營銷徹底摧毀,消費者也到了癡迷的程度。同時數字化也驅動了全球化,讓全球一體化進程加快,全球化的營銷時代已經全面到來。民營化讓中國的營銷效率更高,如果不能融入時代,或你還不知道有兇猛的狼群在追你,淘汰是早晚的事。民營化的市場競爭異常殘酷,如果你不改變時代,時代就會改變你,變革的能力已經成為中國式營銷競爭的核心優勢,成為中國民營企業家的營銷底牌。
中國式營銷開始崛起,開始了艱難的變革,從公司內部完成變成從外部購買或外包,從順其自然自行改善到變成向他人學習全面提升,從獨立完成變成整合戰略聯盟,從國內視野變成全球化聚焦,從以產品為中心變成以市場與消費者為中心,從重視產品變成重視價值,從標準化產品變成定制產品,從可持久的競爭優勢變成不斷發現新優勢,從大眾化營銷變成精準營銷,從緩慢而謹慎的發展新產品變成加快新產品的發展過程,從很多供應商變成精銳供應商,從高層管理變成上下交叉管理,從市場中運營變成市場環境中運營,一切都充滿著變革的勃勃生機。如果不愿改變,將無藥可救。
中國有太多成功與失敗的營銷教材,中國式營銷慢慢進入了成熟的階段,已經形成了獨有的營銷思路和手段,值得我們思考。比如用更好的品質來取勝,用更優質的服務來取勝,用更低廉的價格來取勝,用更高市場占有率取勝,用量身打造和產品定制取勝,用文化鍛造來取勝,用持續的產品改良取勝,用產品創新取勝,用進入高成長市場取勝,用渠道戰略聯盟取勝,用超出消費者期望取勝,用品牌化壟斷經營取勝。勝亦有道,總有自己的招數。
我們可以發現,沒有任何一種營銷方式可以保證獲得成功。假如一個公司與競爭對手相比,只是好一點,只能證明還沒有真正有效的戰略,這種優異僅是停留在操作層面。在中國,越來越多的模仿,表面上很繁榮,但精髓的東西還沒得到真傳。中國式營銷需要戰略上獨一無二的強大,才能獲得精彩的掌聲。
中國的營銷是世界上最艱難的營銷,而且越來越難,在不同程度上讓中國的企業不得不面對現實。主要集中在十二個越來越艱難的表現。
1、消費者越來越難以掌控,對價格也越來越敏感。
2、消費者越來越多的要求購買便利性。
3、競品越來越多,根本看不到空白市場。
4、越來越多的小品牌和無品牌產品充斥市場。
5、對服務的期望越來越高。
6、對企業的產品和品牌忠誠度越來越低。
7、產品與競爭者本質上越來越沒有什么區別。
8、大量的資源投入和銷量越來越不對等。
9、價格相差越來越小。
10、廣告費不斷增加,效果越來越差。
11、大量的促銷效果越來越不如以前。
12、銷售成本越來越高,不斷飆升。
任何一種艱難表現足以讓企業痛苦萬分,都在制約著企業成長的高度。丁彥龍這廝則認為問題的核心在于六個方面,一是很多的企業將營銷和銷售放在同等的位置看待。二是只強調爭取消費者而不是好好照顧消費者。。三是把銷售當成一錘子買賣,沒有在消費的終身價值上下功夫 四是用成本定價法忽視了消費者的價格感受。五是缺乏整合營銷傳播。六是根本不了解消費者需求,迫不急待的推銷產品。
值得慶幸的是,傳統的營銷思維正在被新的思維方式所替代,更多的中國企業在積極的改變,根據市場環境及時調整營銷手段,根據不同的消費者對產品進行全面的革新,根據消費者的媒體接受習慣使用更精準的媒體,更加注重整合營銷傳播的手段,使每一個消費者接收的信息一致而不偏離,不斷建立客戶信息檔案使服務密集有效,把渠道經銷商和零售商真正變成我們的伙伴,各種改變和各種手段只為把優異的價值傳遞給目標消費者。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所有的營銷成功與營銷失敗都讓我們尊重,中國式營銷的成功,只屬于那些隨著市場變化而變化的企業。中國應該建立屬于中國式營銷的帝國,讓世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