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瞬息萬變的時代,如果你的方向不對,你的努力就白費!
改革開放初期,30年河東30年河西;
快速發展期,3年河東3年河西;
而如今互聯網時代,是3個月河東,3個月河西。
在今天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中,我們要做的是思維的瞬間迭代。
過去的中小企業老板們,往往是通過“低買高賣”、“信息不對等”、“模仿、山寨、低價”來搶占市場。而如今,面對越來越微薄的利潤、越來越大的競爭,越來越狹窄的市場空間,企業并不是選擇模式創新,而是試圖在越來越差的環境下掙扎,也就是“一條路走到黑”。如今,他們正在遭受市場清算……
按照這種速度,能夠生存下來的企業將寥寥無幾。企業倒閉已經不僅僅是賺錢或者虧錢的問題,而且意味著自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估計很多老板連原始積累都要搭進去,怎么吃下去的就會怎么吐出來。
盡管這些中小企業因為行業背景以及成長階段、體制性質不同,其問題也各有不同,但是也存在一些比較共性的問題。那就是以產品為中心,通過提高收入,降低成本,追求利潤最大化。
韓老師在輔導企業的過程中,接觸過無數的企業老板,他們只要談論起自己的產品,往往都是津津樂道,喜形于色,不斷地強調自己的產品有多好,許多老板甚至是產品技術方面的專家,從原料到工藝都可以敘述得極其專業,也充分顯示了產品的高品質。可是這又有什么用呢?
在今天這個物質過剩的時代,市場并不缺好的產品,“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如果你今天依然抱著“只要產品做好了,就不愁賺不到錢”的想法,那你的企業只會死的很慘。
哈佛商學院的唐納薩爾曾說過一句話:外部環境發生急劇的變化時,昔日的成功模式可能成為今日的障礙。
外在的環境,我們把它稱之為“行業周期”。所有的行業都分三個周期:
暴利期
暴利期做生意,由于市場競爭壓力小投資小,利潤大,傳統的做法是提高收入降低成本,實現利潤最大化,可以賺到可觀的利潤,生意非常好做,在生意不好做的時期誤認為加大投資還能賺取到好的利潤。
微利期
生意從暴利轉入微利,無論什么行業都要經歷這個過程,市場出現競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很多老板認為轉型升級就要加大投資,把暴利時代的方法用在微利期,變成了裝修耗材壁紙,誤認為能換取更高的利潤。
無利期
無利期時代,所有老板都會束手無策,越是加大投資越是回不到暴利時代,最終資金斷裂,所有的投資只能當二手家具處理掉。
在不同的行業周期內,賺錢的邏輯是截然不同的。
過去企業賺錢:產品——營銷——管理——利潤
現在企業賺錢:模式——融資——招商——現金流
就中小企業而言,變革決定進化,進化決定存亡。
隨著市場的激烈競爭,企業以模式為中心,通過融資、招商雙輪驅動,整合資源,建設渠道,已經成為現代企業應對競爭的必經之路。商業模式設計不是目的,透過商業模式實現股權融資和銷售網絡才是目的。
有時想想,也真為那些老板們感到惋惜和悲哀,他們只知道生產產品,根本不懂得商業模式,他們可以把一個產品的技術、工藝等做到精益求精,但在這個過剩經濟時代,不懂得模式,缺渠道,缺資金,缺人才,那就注定產品沒有前途,企業沒有未來。
系統學習,請預約報名參加
中國.昆明《新模式盈利》新商業模式第一課
三天兩晚,教我們:
如何從賺過去的錢,變成賺未來的錢?
如何從賺一種錢,變成賺多種錢?
如何從賺一次性的錢,變成持續性的賺錢?
如何從賺客戶的錢,做到幫客戶賺錢?
如何從一個維度經營企業變成多維度經營?
讓企業賺到錢,實現客戶、員工、老板三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