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晟老師答學員疑問?
?????1、您提出的文武雙修——國學和太極拳同修理念很好;不過,我和有的練武人士交流,他認為小孩子不適合練內家拳,應多練外家拳。
?????外家拳和內家拳,不是壁壘森嚴的兩套體系;本應是暗通曲款一套功夫體系——都是中華文化土壤所孕育和生長的。不過,由于百余年西學泛濫,功夫被列入體育健身項目,所指稱的外家拳和內家拳,已全球同此涼熱,依西方視野下的拳路打法——另一套體系來說話,對很多事理加注了分別心之分類——基于這樣的認知,我不認為這個練武人士論斷的是正確。如果用國學思維來觀照,我們可以這樣來認識:凡向外求的功夫——力量、速度、標準化的可稱之為外家拳;凡向內求本具——人本來具有的先天本能可稱之為內家拳。由此看來,練少林拳的人中也有能內求本具的人,因此,這個人所練的也可稱之為內家拳;練太極拳的人處處心外求法,盡管所練的太極拳名字叫太極拳,其實只能稱之為是外家拳。所以,外家拳和內家拳是一個偽概念。我所傳承的太極拳拳功道,注重筋、骨、脈、氣、血的全面優化,這和《人物志》中對優秀人才身體素質的認知是一致的;這些優化,離開了太極拳功道的修煉,可能就不完整了。
?????有一種說法是,孩子精力旺盛,練外家拳可以宣泄能量。其實,真正太極拳所練出來的內在功夫,可以通過「開合出入聚散化)」使能量轉化幫助筋、骨、脈、氣、血提高質量的效能——更易形神,變化氣質,旺盛精力。我傳授內家功夫20余年,有些4歲、6歲、11歲的男孩和女孩,練了之后,未出現不適應、不合適的情況,反而對于學習成績的提升、安定心神、智慧的躍遷都有很好的效果。
? 凡是出問題的孩子,都是成人的信息導向和參照系不對。要知道,壞的信息,有自我實現的功能。
??????2、《南方周末》刊登了一篇反思讀經運動和私塾的特別報到,您怎么看?
? ? ? 我認為需要進行這樣的反思,這篇文章刊出來后,一定會促進私塾和讀經運動向更深入處發展。短時間會在讀經界及參與讀經的一些家長中產生一些波動或疑慮,這很正常。目前,參與讀經活動或創辦私塾的人,大都是憑熱情來做的,缺少精通四書五經的人的參與——中斷了一百余年的做法在恢復過程中,肯定需要一些過程才能逐漸完善起來——四書五經的人,再過10年就會多起來。
?????憑熱情做,而不是根據規律和法則做,必然會有一些弊端出來,所謂的法久積弊、人眾出偏,不過,在我看來,所產生的問題,并不體比體制內的多。當然,讀經運動以及所產生的私塾、書院,還得更多更優秀的人涌現出來才能有說服力。其實,當代中國已經涌現出李里、周易玄等國學大家,他們剛剛26、7歲或30多歲。
智勇學堂和智勇書院在這方面已進行了10多年的探索,凡是堅持學國學和練太極拳的學員,均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涌現了幾個頗有說服力的例子。不過,放在時間長河來說,還需更多的人才出來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