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綱:
一、碳達峰、碳中和的國際行動與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
1、碳中和的深遠意義
2、“綠天鵝”來襲:碳中和目標將重構產業結構
3、什么是碳達峰、碳中和
4、什么是碳賬戶、綠色責任賬戶
5、什么是氣候變化稅
6、什么是碳排放權交易
7、碳達峰、碳中和的國際行動
——全球關于碳達峰、碳中和的共識和目標
——世界主要國家碳排放達峰情況
——世界主要經濟體碳排放峰值
8、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及其對我國的影響
二、碳達峰、碳中和:中國在行動
1、碳達峰的中國承諾
——2020年9月22日,總書記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宣布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2、“十四五”規劃關于碳達峰、碳中和與綠色發展
3、中國碳排放規模與地域差異性
4、中國碳排放達峰路徑與峰值水平預測
5、中國各行業碳達峰情景預測
——工業碳達峰預測
——電力行業碳達峰預測
——交通部門碳達峰預測
——農業碳達峰預測
——建筑業碳達峰預測
6、2021年11月1日,國家主席向《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六次締約方大會世界領導人峰會發表書面致辭
——提出三點建議
——強調,中國秉持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理念,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道路,加快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持續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盲目發展,加快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規劃建設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
——會上,強調,近期,中國發布了《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和《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還將陸續發布能源、工業、建筑、交通等重點領域和煤炭、電力、鋼鐵、水泥等重點行業的實施方案,出臺科技、碳匯、財稅、金融等保障措施,形成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明確時間表、路線圖、施工圖。
7、《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解讀
8、《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解讀
9、“綠天鵝”風險卻比“黑天鵝”風險更高階——為什么拉閘限電:與碳達峰碳中和有關
10、思想上要高度重視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意義
——前面40年適應WTO,后面40年適應碳達峰、碳中和
——中國開始第二個百年發展,低碳循環綠色是發展主線
三、碳達峰、碳中和對各產業的影響與我國碳市場的發展趨勢
1、受碳達峰、碳中和影響最大的產業有哪些?
——從歐盟碳交易看我國碳中和的投資機會
2、我國各高碳排放產業如何應對碳達峰、碳中和?
——建筑業、鋼鐵產業、電解鋁產業、水泥產業、電力產業
3、我國電力產業如何應對碳達峰、碳中和?
4、“風光+大電網”也將是電力行業實現碳中和的必然技術方案
5、電力行業注定是碳中和的重點行業
6、電力行業碳中和的實施方式及我國電力產業低碳化發展路徑
7、我國銀行業如何應對碳達峰、碳中和?
8、建筑行業實現“30-60”路徑建議
——實現建筑運行碳排放達峰、碳中和,還是應從四個根本路徑入手:
——一是加速提升建筑節能水平,具體措施包括提升建筑保溫隔熱性能、提高設備能源利用效率和建筑節能運行管理水平;
——二是規?;茝V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提高建筑“產能”能力,發展綠色能源供暖技術;
——三是與電力部門脫碳進程協同,推動建筑電氣化,提高建筑用電與電網互動能力;
——四是加大小區綠化和城市綠地面積,提高固碳、碳匯能力。
9、我國碳市場的發展趨勢與對策
——我國碳市場的發展趨勢
——國家碳市場方面的政策法規
——有什么障礙?如何應對
四、ESG作為落實碳達峰目標的重要抓手(這部分也可以不講,只保留第9小點放在第四部分)
1、什么是ESG
——ESG即環境(Environmental)、社會(Social)和治理(Governance)
2、ESG作為落實碳達峰目標的重要抓手
——“雙碳”將企業的環境責任法律化,形成全國范圍內統一和強制執行的標準。根據歐洲經驗,政府會通過立法明確企業的減碳責任,以推進“雙碳”目標的實現。
——我國也將陸續出臺減碳政策和法律,原本自愿的減排行為變成了法律義務,具有了普適性和強制性。
3、環境責任是ESG中最高級的責任,承擔環境責任將帶動企業更加主動的承擔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責任。
——“雙碳”以國家強制力要求所有企業承擔最高級的環境責任
4、從企業層面理解ESG
5、ESG的三個因素(環境(Environmental)、社會(Social)和治理(Governance) )已經在全球資本市場被廣泛用來衡量企業的可持續性和道德影響,并且成為投資的重要參考。
6、監管標準和交易所ESG披露要求也在推動企業關注ESG
——2019年香港聯交所正式發布新版ESG指引(《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指引》),在ESG管治、披露責任、關鍵績效指標等方面做出了修訂和新增。
同時,海外的MSCI和富時羅素也有成熟的ESG評級體系,方便有ESG投資指引的資金選擇標的。
——具體的責任報告披露準則由社科院、國家標準委等部門發布。
7、中國的相關政策將逐漸出臺
——早在2016年,中國證監會出臺政策,要求重點碳排放行業的上市公司必須在年報中披露碳排放情況。
——隨著各部委“雙碳”政策和有關法律的陸續出臺,越來越多中國企業將披露碳排放信息,并履行減排義務。
8、碳排放表可能與企業三大財務報表并列,成為政府、企業管理者、投資人以及其他利益相關者都能看到的第四張報表,倒逼企業加大在環境保護方面的投入,加速綠色發展轉型。這既是ESG投資理念推廣普及的基礎,也是實現“30·60”目標的必要舉措。
9、中國郵政旗下上市公司將逐漸重視ESG信息披露,積極倡導ESG管理理念與實踐,改善可持續發展表現,為企業融資拓寬渠道。
10、ESG助力郵政企業在第三次分配中發揮作用
——ESG投資理念大規模推廣應用,則為改善收入分配結構和企業參與三次分配提供了制度保障。當資本完成從只關注財務利潤到盈利能力與ESG并重的轉型,企業管理層會投入更多資源增加員工福利,支持扶貧事業,以滿足ESG要求,實現公司價值的最大化。這有利于優化勞資分配比例,釋放三次分配潛能,推動“共同富?!蹦繕说膶崿F。
五、機遇與挑戰:雙碳目標對郵政發展的影響
1、郵政行業目前不是國家雙碳工作的重點行業
2、交通運輸行業是雙碳工作重點,因此郵政行業雙碳工作已經箭在弦上
3、物流行業及交通運輸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能源消耗和溫室氣體排放大戶,交通能耗和碳排放仍將隨著我國經濟高速發展而快速增加
4、交通運輸行業“雙碳”行動方案包括了產業政策、用人政策、降碳政策、投入產出成本效益、碳交易,以及交通運輸行業的鐵路、公路、水運、郵政等各個子行業的“雙碳”問題。
5、“雙碳”以國家強制力要求所有企業承擔最高級的環境責任,郵政責無旁貸
——環境責任是ESG中最高級的責任,承擔環境責任將帶動企業更加主動的承擔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責任。
6、雙碳目標下,郵政需要重點推進節能降碳
7、雙碳目標下,郵政需要重點推進低碳運輸
8、雙碳目標下,郵政需要重點推進綠色包裝
9、雙碳目標下,郵政需要重點推進節綠色金融
10、雙碳目標下,郵政需要推進辦公的綠色建筑、辦公的碳中和等工作
11、雙碳目標下,郵政需要以構建碳排放管理體系為保障,大力豐富綠色產品和服務體系
12、雙碳目標下,郵政需要適時進入碳排放交易市場,推進碳交易
六、怎么干:對雙碳目標下中國郵政業務創新與轉型升級的思考
1、研究思路:現在在哪里?打算去哪里?如何去那里?
——現在在哪里:中國郵政現有業務分析
——打算去哪里:中國郵政“十四五”規劃有關業務創新與轉型升級的內容
——如何去那里:適應雙碳目標;把握新趨勢;抓住新機遇;開展新應對
2、開展新應對:中國郵政如何適應雙碳目標進行業務創新、轉型升級
(1)案例:山西郵政以綠色轉型發展落實“雙碳”工作
——山西郵政以推動綠色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重點推進節能降碳、低碳運輸、綠色包裝和綠色金融,以綠色節能科技應用為支撐,以構建碳排放管理體系為保障,大力豐富綠色產品和服務體系,推動山西郵政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有力有序有效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
(2)在建設方面,山西郵政利用現有的郵區中心、倉儲中心、綜合業務樓、支局網點等房屋的屋頂資源,應用分布式光伏和光伏建筑一體化,打造光伏+儲能系統,轉變能源使用方式,提升綠色能源自發自用,降低傳統能源的使用比例。新建房屋要落實基本級綠色建筑要求,工藝設計和采購要優先考慮應用節能高效的技術、設備,加強應用綠色建材、裝配式鋼結構等新型建造方式,推行綠色施工,逐步建立設計、設備、材料、施工的綠色低碳建設體系。
(3)在運輸環節,積極提升山西郵政應用新能源車的比例,擴大清潔能源的應用。到2025年底,城市建成區新增和更新輕型郵政生產車輛中,新能源車或達到國六排放標準清潔能源車輛的比例超過85%。新增更新燃油車輛必須達到國六及以上排放標準。加快淘汰老舊燃油車輛,嚴控超標排放。郵政干線郵路試點清潔能源車。持續提升甩掛運輸應用,降低單位郵件的能耗水平。運用智能優化算法、地址歸集、數據可視化等技術,優化陸運網、航空網、投遞網,合理使用多種運輸資源,強化科學運輸調度,提高裝載率,提升郵件運輸網絡智慧化水平。
(4)在推廣綠色包裝方面,多種模式擴大可循環快遞包裝的使用范圍,加大郵政可循環包裝產品的投入,推進包裝物回收再利用。減少過度包裝和隨意包裝,減少電商商品在寄遞環節的二次包裝,減少各類填充物使用量。嚴格收寄封裝操作規范,推廣一聯電子面單。逐步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包裝袋、塑料膠帶等,推廣應用可降解包裝等替代產品。持續開展重金屬和特定物質超標包裝專項治理,全面提升包裝綠色化水平。
(5)在推動綠色金融服務方面,創新綠色金融和氣候友好型產品和服務,積極探索、開發、推廣綠色并購融資、碳排放權質押融資、能效融資、環境權益類抵質押、綠色信貸資產證券化、氣候債券、藍色債券、綠色消費、綠色理財、數字信用卡、綠色低碳主題借記卡等金融產品。積極推廣數字人民幣,豐富線上線下融合的多類服務場景,促進綠色消費,減少金融交易碳排放量。大力推廣電子銀行、移動展業、信貸工廠等綠色低碳環保的數字金融服務方式,推動柜臺業務向線上業務轉型。增強綠色金融科技賦能,豐富監測、統計和管理工具手段,強化綠色金融實施關鍵指標評價,積極開展自主測評。建設愛心驛站,鼓勵開放營業網點服務資源,為戶外勞動者、老年人等配置便民服務設施。
3、開拓新業務:豐富綠色產品和服務體系
——案例:郵儲銀行四川省分行以綠色金融助力“雙碳”目標
——案例: 2021年11,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掛牌成立全行首家碳中和支行──廣東省高州市長坡碳中和支行。這是郵儲銀行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踐行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助力實現碳達峰碳
4、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保障雙碳目標下企業業務創新和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