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成功的標志,就是需求、進度、成本、質量達到客戶的滿意。但是除此之外,在項目管理中“人”的因素也極為重要,也是最難管理的對象。能否挖掘“人”的潛能和作用,避免因人力資源沖突造成的損失,對項目的成敗至關重要。
人力資源管理,運用科學的方法,協調人與人的關系,處理人與人的矛盾沖突,充分發揮個人潛能,增強組織凝聚力,提高組織競爭優勢,激發團隊士氣,順利實現項目目標。當出現人力資源沖突時,必須查清原因,及時解決沖突。常見的原因有:人才缺乏;技術攻關;管理混亂;缺少激勵機制等。
1、人才緊缺
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許多企業管理者嘆息招聘不到人才,公司走了一批再換一批,走了一批再換一批,年年如此。也不知道是真沒有人才,還是不善于發現人才,或是不懂利用人才。在項目工作中,不是缺人,就是不能勝任。最后,項目管理者把責任全部推到人事——項目團隊人才緊缺。甚至,彼此因爭奪人才,產生沖突。
北京某科技公司,位于朝陽區望京,人才招聘本來已經困難,可是領導又喜歡開夜會、周末加班,還不給任何補償。剛加入公司的成員,參加上兩次夜會,就被嚇怕了。一開會就到22點以后,經常開成聊天會、出牛會,畫餅充饑。既不解決問題,又消耗大家精力,還浪費大家休息時間。長此下去,人才嚴重缺乏,項目實施工作無法推進。領導把責任,推到一屆一屆實施經理身上,老項目、新項目均變成了遺留項目。
2、技術攻關
58年大躍進,口號是“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改革開放后,口號變成“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這些口號雖然有些偏激,但是反映出一個問題,有想法,就會形成目標,然后會為此奮斗。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人們希望把一些工作寄予科技來解決,目的當然是提高效率,促進生產。
有時候,理想總與現實不符,造成完美的規劃不能付諸實現。由于技術水平達不到項目的要求,常出現項目不能正常收尾。此時,求賢若渴,產生技術攻關沖突。
某機場項目,功能描述比較簡單,即通過監控視頻分析,獲取飛機入位(進港)、離位(離崗)時間,提交到機場生產實況系統。實施單位承諾達到0漏報,10%以下誤報。第一波技術人員,滿懷信心赴現場實施。3個月后,漏報率在20%左右,誤報率在40%左右。分析原因,算法使用不當,不該用數組分析法,導致一次判斷錯誤,后面全權現象。然后,第二波技術人員,再次沖上去準備攻克難關。3個月后,誤報率在15%左右,漏報率在20%左右。分析原因,機場環境惡劣,有貨車、工作人員經常出入,夜間燈光閃爍,飛機顏色與地面對比不明顯等。算法很難提取飛機特征,造成判斷錯誤。單位內部知道原因,可是不能向用戶解釋,防止用戶擔心自己的技術實力。無奈,公司所有領導在視頻監控行業里找高手。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網上發現一位做智能分析的高手,公司以外包的形式轉包出去。這位高手到場后,用了1周的時間,修改了算法,漏報率降低到3%,誤報率降低到10%。仍然不能滿足合同的承諾,只好走商務流程。
3、項目變更
天要下,娘要嫁,是無法回避的事情。制定好的的范圍基準、成本基準、時間進度,因政策、業務等原因,會產生變更。變更的結果,一般是增加范圍、壓縮成本、加快進度。比如為了滿足項目新的時間要求,常常采取趕進度的方法。趕進度意味著增加資源,人力資源沖突也因此產生。
醫藥集團,是由15個獨立法人單位組成,分布在本省的5個市。目前,醫藥集團準備搬入新的辦公大樓工作,借此機會,準備升級改造自己的信息系統。本項目一期涉及3個子公司和集團的升級改造,其他子公司準備在項目二期完成。項目投資約1500萬,工期為10個月。包括以下工作內容:
a、新辦公樓的綜合布線(PDS)。包括工作區子系統、水平(配線)子系統、垂直(干線)子系統、設備間子系統、接入子系統。
b、新辦公樓計算機機房建設。包括智能空調、環控、安防監控、防雷、消防、新風等系統。
c、網絡規劃設計。設計為三層結構:核心層、匯聚層、接入層。核心層選用兩臺Cisco Catalyst 6509作雙機熱備;匯聚層選用Cisco Catalyst 3560,接入層選用Cisco Catalyst 2950。
d、信息系統升級。將原來的Windows系統升級為Linux系統;將原來的CS結構升級為BS結構;將原來的Foxpro數據庫結構升級為Oracle數據庫。
e、建立集團局域網。通過IPSec VPN技術實現各子公司與總公司之間的局域網辦公環境。
f、機房搬遷、數據遷移等。
為了在預算范圍內,按時保質完成醫藥集團以上工程,我們組織了核心團隊,編制了詳細的計劃,制訂了嚴格的監督控制制度,部署了風險管理、監控體系等。
在項目實施的1周后,國家藥監局領導將在2個月后來本省考察,省藥監局安排醫藥集團為考察試點,集團領導為了讓這些重量級人物對集團有個好的影響,要求在1個本月內把新樓裝修好。
甲方提出了需求,把新辦公樓的所有施工單位都召集在一起開會,把情況和大家都講了一遍,布置了要求。同時強調:如果能按時完成的施工單位獎勵1%的項目趕工費;影響進度的施工單位,將扣5%的工程款。
大樓風、氣、水、電等施工單位都開始趕進度,綜合布線雖說是弱電,但是也屬于“電”字輩的,所以必須配合趕進度。綜合布線雖然沒有影響到我們其它項目工作的正常進行,可是裝修施工隊要求我們1周內把墻上的線槽、線盒全部完工。
接到命令后,我組織項目組成員討論,大家一致認為需要增加人員,否則不能完成甲方要求。
4、團隊合作差
有人的地方就有沖突,團隊合作差,沖突就會隨時發生,有些沖突顯而易見,有些暗潮洶涌,有些危及項目或企業存亡,有些不值一提。作為主管應該正確面對它、分析它、協調它、解決它,從而促進團隊文化,提升團隊效益,化危機為商機。
大雁,一年中有兩次漫漫遷徙,一次南遷,一次北遷。在每次遷徙途中,它們都整齊地排成“人”字形陣勢,沒有一只雁飛出陣形。據科學家們研究發現,雁陣飛行的速度是單只大雁飛行速度的1.71倍,團隊合作的力量遠遠超出任何一只大雁單飛的極限。
5、管理混亂
沒有沖突的組織,是不存在的。既然沖突無處不有,那么也需要管理無處不在。科學管理沖突,能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提升員工技能,激活企業戰斗力,促進企業向前發展。人們都追求無為而治的管理境界,但是真正能實現的組織幾乎沒有。究其原因多屬管理混亂,沖突頻繁。
劉志廣剛加入公司項目部,擔任部門經理職務,手下有3名成員,分別是任部強、右田成、李力強。任部強在公司任職已3年,最初以網管的身份加入公司行政部,目前主屬項目部,擔任項目經理兼網管職務。右田成在公司任職1年多,最初以技術支持身份加入公司研發部,目前擔任項目部項目經理職務。李力強剛加入公司3個月,以項目經理身份加入公司項目部。
在劉志廣加入前,任部強、右田成歸屬商務部慕勇管理。慕勇利用商務之便,經常請二人吃飯,也任由此二人發展,所以此二人對慕勇比較親信。李力強則不同,他陪同公司CEO、市場經理,苦戰3個月,為公司取得了某“大項目”(公司有史以來最大的項目)。另外,他與CEO有曖昧關系。
劉志廣到任后,開始組織工作。當他準備給右田成分配任務時,慕勇已提前給右田成安排了工作。當他再準備給任部強安排任務時,行政已經安排他出去采購電腦配件了。當他向CEO匯報工作的時候,CEO告訴他李力強已匯報過。
1個月后,劉志廣向CEO反映現象,CEO驚訝地說:這3個人的能力都還可以,他們自己有判斷事情的能力,應該不會影響工作,你多和他們溝通溝通。從此,劉志廣遇事就去咨詢下屬,也開始放縱下屬。又過了半個月,CEO找劉志廣談話,責備他沒有管理好項目部,公司領導對項目進度非常不滿。
6、組織結構不明確
“組織”是指人們為了實現共同目標而建立起來的機構,它包含具體的職位分配、職權劃分、溝通匯報體系、工作協調原則等內容。組織結構,是為完成一次特殊任務建立起來的,具有不同的分工,彼此又要協同工作的團隊。組織結構對能否獲得所需資源和以何種形式、條件獲取資源起著影響、制約作用。
項目管理中的組織結構,是為完成一次特殊任務建立起來的,具有不同的分工,彼此又要協同工作,臨時性的團隊。組織結構對能否獲得項目所需資源和以何種形式、條件獲取資源起著影響、制約作用。組織結構類型就像一條頻譜,一端是職能型,另一端是事業部型。
? 職能型組織結構,由幾個平等的職能部門組成,每個職能部門也可能進一步分為更小的單位(班、組、團體等),結構中的所有職員都有一個明確的上級領導。職能型組織結構中,總經理全權負責管理,沒有項目經理,而是由職能部門負責人作為協調人,統一由總經理調遣。
? 項目型組織結構,組織由幾個平等的項目部(每個部都有自己的項目經理)組成。項目團隊成員直接隸屬于該項目部而與其他部門無關系。幾乎所有的資源直接配置到項目中,項目經理擁有相當大的獨立性和權限。
? 矩陣型組織,成員來自不同職能部門,同時接受項目經理和職能部門經理的領導。矩陣型組織結構兼有職能型和項目型的特征,依據項目經理對資源(人、財、物等)影響程度,矩陣型組織結構分為弱矩陣型、平衡矩陣型、強矩陣型三種。弱矩陣型組織結構,其基本類似職能型組織結構,項目經理對資源的影響力量弱于職能部門經理,主要扮演協調員和發布人的角色;平衡矩陣型組織結構,其項目經理職權有所提高,和職能部門經理平等地享受職權;強矩陣型組織結構,其幾乎接近項目型組織結構,項目經理享有很大的職權。
? 事業部型組織結構,是在企業內部成立事業部,類似分公司,可以享有相對獨立的經營權,也可以是一個獨立的單位。事業部型組織結構下設置項目部,項目經理由事業部選派,項目部可以選擇各種組織結構形式。
王萬勇剛加入天安睿智科技公司,擔任項目部經理職務。在他入職前,項目部歸屬于市場部。在他入職后,CEO與研發部經理協商,準備將項目部劃歸到研發部,但并沒有正式發文,也沒有通知市場主管徐江鳥。此時,徐江鳥正帶領項目經理李星雨參加某機場項目的投標,聽說了王萬勇已經入職,滿以為王萬勇歸屬自己管轄。
投標工作結束后,徐江鳥帶著喜訊回到公司,他興致沖沖地找王萬勇溝通下一步工作,準備參加甲方即將組織召開的項目啟動大會,也沒有和研發部經理打招呼商量。第二天,人事正式公布了組織結構,徐江鳥恍然大悟。
事后2個月,王萬勇發現公司所有項目均屬于研發無法實施的項目。此時,王萬勇明白CEO為什么要把項目部放在研發部,因為CEO希望研發部能帶動項目的實施。
世上的事情真實變幻莫測,CEO的如意算盤出現了新的轉機。市場部取得的新項目,研發部帶頭反映需求與實施脫節,公司研發不能實現。事與愿違,CEO感覺這樣影響公司的市場份額,又一次將項目部劃歸為市場部。從此以后,王萬勇再協調研發部,總是碰壁。
7、激勵機制不健全
部門按崗位需求招聘員工,員工按照部門崗位需求標準開展工作。如果沒有相應、配套的激勵機制,長期就會出現干好干壞一個樣、干與不干一個樣、3個和尚沒水吃的情況。科學、合理的激勵機制為人員聘用提供依據;為開展員工培訓提供依據;為人員的職位升降提供依據;為實現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的分配原則提供依據;是完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的依據;為公司調整發展戰略的提供參考依據。
天正安睿公司,COO張宇與總經理矛盾,帶領技術團隊注冊成立網景風靡公司。在紅河全景融合項目招標上,二虎相爭。天正安睿總經理為了報舊愁,發動公司現有技術連續加班兩個月,口號“讓網景風靡死在紅河”。領導、員工共同奮斗了兩個月,項目終于花落天正安睿公司。為此,天正安睿公司總經理,每隔一天組織全體員工開會,宣傳“紅河”成績,口頭表揚本次重點員工。連續3周過后,員工開始拒絕參加會議,工作變得懶散起來。又過了3周,研發部成員開始推諉,所有項目都被停了下來。
8、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包括國家政策、法規,地方行政規定,行業規范,地質環境,基礎設施,風土人情,企業規章制度、經驗模式等。由于這些因素的變動,常常帶來項目上的變更,有需求范圍變更、時間進度變更、成本費用變更、人力資源變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