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法家的管理思想體系
一、 道以明向——管理的本質觀
1、 以道御術:有道無術,術可學;有術無道,止于術。
2、 方向比方法重要,目的比手段重要。
3、 請思考:管理的本質是什么?核心是什么?
(1) 管理,永遠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2) 管理的本質就是用人成事。
(3) 管理就是管理關系
二、 法以立本——管理的行為觀
1、 法家思想的核心——法治
2、 宇宙的本質——秩序,秩序如何維持?規律
社會的本質——秩序,秩序如何維持?法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 法治的核心:民一于君,事斷于法
(1) 依法管理
(2) 法不阿貴:一切法律制度的靈魂公平、公正、公開
(3) 厚賞重罰
(4) 賞譽同軌
4、 管理兩件事:不做什么(管)和做什么(理)
5、 制度是管理的基礎:先管住,再理順
6、 企業發展的三個階段:人治、法治、文治
7、 請思考:為什么很多制度形同虛設?
(1) 六只猴子的故事:員工不是按制度在做事,是按照習慣和風氣在做事!
(2) 人的本能趨利避害:追求快樂,逃避痛苦。
(3) 沒有敬畏不成管理
(4) 制度推行的三個階段:僵化、固化、優化
僵化是制度能否貫徹執行的關鍵,也是形成習慣的關鍵階段。
三、 術以立策——管理的控制觀
1、 如何選拔干部和治理干部
(1) 選拔干部:韓非子的“六微”術
(2) 治理干部:韓非子的“七術”術
2、 請思考:管理中如何集權與分權?
四、 器以成事——管理的工具觀
五、 勢以成人——管理的組織觀
1、 權勢如何形成的:刑與德
2、 法與勢的關系:抱法守勢
3、 人治最大的問題就是權勢凌駕于法制之上,法制破壞之時就是失去秩序之時。
第二部分:法家的得與失
一、 法家之得——政治威權與嚴格法治并行
保證國家秩序維護社會有序運行
二、 法家之失
1、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
2、 嚴刑酷法導致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關系對立
3、 離心離德,管理成本高
4、 扼殺創造力和組織的活力
5、 忽略人性需求的多樣性難以激發動力
深度思考:企業獲利之道的根本在哪里?
三、 管理的最高境界盡人之智
1、 管理兩個字:敬、畏(法家有畏,但無敬)
2、 激勵從尊重開始——高明的領導都是激勵大師
(1) 金字塔是誰建造的?
(2) 研討三個公司的管理案例
(3) 霍桑效應
(4) 再認識激勵
3、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4、 天底下只有一種方法可以影響他人:滿足他們的需要
5、 管理者的激勵菜譜
四、最適合中國目前現狀的管理:儒內法外、禮法并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