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情參加《酒店業高管財務運營管理》課程或優酷xuda188)
2014年《HOTELS》雜志公布了全球酒店排名,排在前十名的是:
第一名:希爾頓全球、第二名:萬豪國際集團、第三名:洲際酒店集團、溫德姆全球、雅高酒店集團、精品國際飯店公司、鉑濤集團、喜達屋酒店及度假村、最佳西方國際集團、上海錦江集團、卡爾森環球酒店集團等位列第四至第十名;
國內品牌如家與華住:位列十一、十二位;格林豪泰較去年進步一名,排在15名;開元進入30強,位列26名。還有其他中國酒店品牌進入榜單。
2015年是中國民族品牌酒店走向國際化的一年,展望2016年,在發展中及能否取得預期占有份額和保障呢?
從全球酒店排名看:第1到第10名排名變化幅度不超過2梯位;從第11到第20名排名變化的幅度已經超過12梯位。其中作為本土中國品牌有兩家,錦江和如家分別上升1和6梯位,已分別排名第12和13位,當年的房間總數分別上升16.6%和11.39%,酒店數分別上升22.77%和24.69%.
酒店管理公司采用并購、聯營或外管酒店、“2+2中心建設等各種發展戰略,實現規模擴大,通過擁有客房和酒店的數量來提高品牌知名度,反映出國內酒店管理公司向超級化、信息化、國際化發展的趨勢,2016年作為名列前茅的酒店管理公司必為爭奪國內排行榜的龍頭位置而進一步擴張。那么擴張后,酒店管理公司的發展戰略與保障(核心競爭力)相銜接嗎?
品牌酒店管理公司的外管酒店戰略發展依靠四大支柱:
第一個支柱:品牌標準
第二個支柱:全球預定系統
第三個支柱:集中采購
第四個支柱:收益管理
其中:支撐的力量均是依靠現代酒店的信息技術管理。
目前從酒店管理團隊駐扎到酒店開業,開業籌備期呈“短、平、快”趨勢。如果把開業籌備期運營物品采購預算、經營期預算、組織架構的建立、人員招聘、人員培訓、酒店銷售渠道的建立、固定資產與運營物品的管理、工程設備的驗收和維護等一系列重頭戲比喻為一場信息技術的現代戰役。
那么,作為一場戰役,管理團隊擁有的思路(整體戰術)起碼與酒店管理公司與業主的發展戰略相吻合,把籌備期作為一個攻堅戰采用現代信息技術,用科技取得時間,用智慧贏得勝利;
作為一場戰役,管理團隊擁有的準星(指南或開業軟件)起碼是透視、清晰、準確,而不會脫靶;
作為一場戰役,管理團隊擁有的武器(個人能力)起碼是AK47,而不是半自動步槍;
作為一場戰役,管理團隊擁有的子彈(個人知識)起碼是經過更新的理念,而不用啞彈。
經與廣州深圳上海等30多位外管酒店管理人員進行溝通和交流,縱觀酒店開業籌備期,作為業主對管理團隊的專業能力除了觀望,也摻雜著疑問;作為酒店管理公司面臨是為未來發展戰略的拓展,而提高開業籌備期信息技術的推廣和使用,作為管理團隊面臨開業籌備期運用計算機信息技能和技巧上的缺陷。
比較典型案例是:中國品牌旗下的酒店在開業籌備期還缺乏一套按不同規模、地域、檔次的酒店而建立不同的,有針對性的各類開業籌備期應用軟件(財務、人事、物品供應鏈)予以保障。當我們意識到籌備初期規劃對酒店成功經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時,哪籌備期不僅僅是對時間與工作上的安排落實(開業路徑),更重要是依靠信息對整個開業籌備期的運籌帷幄,進行專業化、規范化的控制和監督。
酒店管理公司通過以點帶面,收集各酒店開業籌備期的信息,再讓信息共享,最終形成具有指導性意義的數據作為開業指南,依靠計算機讓數據不敏感的人看懂數據,讓數據敏感的人挖掘信息,共享碩果,提升整體核心競爭力。
在國際競爭國內化,國內市場國際化的今天,增長并不意味著發展,一是體現在數量,二是體現在質量,最終是體現在保障上(核心競爭力)。試想為何有些國外酒店管理公司初到中國就一下子會打開了局面,從而得到快速的發展和規模效應的擴張呢?其戰略研討班子前期工作之細,了解市場之全,籌備軟件之齊,信息技術推廣之強令人咂舌,可謂是發展戰略與保障相融合的成功案例。
因此,誰擁有現代信息技術、先進的武器、充足的彈藥、扎實的專業技能和技巧,是打贏一場市場爭奪戰,確保酒店管理公司發展戰略實現雙贏(數量和質量)的前提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