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養生 中醫理論認為春天陰消陽長,自然界陽氣開始生長,陰氣減少。春季氣溫逐漸回升,萬物都開始發育生長。人體與自然界相應,生理功能開始活躍,新陳代謝日漸旺盛。 中醫養生理論認為“春與肝相應”。即春季天氣與肝臟密切相關,春季養生必須注重疏肝,要保持心情舒暢、開朗和積極樂觀向上的心態。故春季人們應該進行適當的運動,加強身體鍛煉,以使筋骨疏通,氣血流暢,促進新陳代謝,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 在飲食調養及藥物保健方面,要根據春季陽氣生發,肝喜條達惡抑郁的特點,可以選擇具有辛甘發散之品,少食酸收之味。 春季養生疏肝方面的另一個內容就是要養腦,而腦為髓之海,靠腎精充足為基礎。肝腎同源,精血互化,肝的功能正常可促進腎精充足,所以春季養生有利于增強記憶功能。 食療養肝 ①胡蘿卜豬肝粥:胡蘿卜100克,豬肝100克,粳米200克。有補益肝腎、養血明目的作用,用于肝腎不足所致的視物昏花、兩目干澀、夜盲癥等。 ②菊花茶:菊花6克,開水浸泡代茶飲。可清肝明目、清熱降壓,用于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腫痛、頭暈目眩、高血壓等。 ③菊花決明茶:菊花5克,決明子10克,用開水浸泡代茶飲用。可清肝明目、潤腸通便,用于肝火上炎所致頭脹痛、眩暈、目赤腫痛及便秘等。 夏季養生 夏季在五行中屬火,天氣炎熱,最易損傷心神。夏天養生一定要重養心。 夏季養心要做的以下幾點: 一、安(平)靜養心。俗話說,心靜自然涼。夏天火熱氣候易燥擾心神,使人心煩不安。只有保持心情平靜,才能保養心臟,人在心情平靜的時候,交感神經興奮性下降,機體分泌的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降低,機體代謝減慢,心率變緩,心臟負擔減輕,人自然感覺涼快。心靜養心需做到(1)清心寡欲.遇事應沉著冷靜,忌大喜大悲。(2)多靜坐。中醫認為,靜則神安。每天靜坐15-30分鐘,能起到養心的作用。 二、低溫養心。中醫認為,夏天出汗多,汗為心之液,血汗同源,汗多易傷心之陰陽。加之夏天溫度高、出汗過多,不僅易導致心腦缺血,還易引起血液濃縮及血液粘稠度增高而加重心臟負擔,因此夏天養心要減小活動強度、避免高溫強度。 三、食療養心。夏天宜多吃養心安神之品,如:茯苓、蓮子、百合等;同時不妨多吃點苦味食物,如:苦瓜、絲瓜、葫蘆杏仁等,因為苦味入心,有助于養陰清熱除煩。 ☆夏季清涼飲料 ①鹽茶飲:綠茶10克,食鹽2克,泡茶飲用。能生津解渴,清熱除煩。是夏季防暑好飲料。 ②雙花白菊飲:金銀花、白菊花各10克,用沸水沖泡,加白糖3—5克。作飲料服,可清熱解毒。 ③玉米須茶:取玉米須20克,沸水浸泡飲用,有通便利尿的作用。 秋季養生 秋天的三個月,是萬物成熟、收獲的季節。這時天氣已涼,人體應適宜安逸寧靜,以緩和秋天肅殺氣候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秋季,是養生的關鍵時刻,秋氣與肺緊密相關。若不注意秋季養生,容易損傷肺氣,這樣冬天消化不良、腹瀉等疾病就找上門了;還會使人體免疫力減弱,不適應冬天的寒冷而生病。 秋天的空氣中缺乏水分的濕潤,常常出現干燥氣候,“燥”是秋天的主氣,燥易傷肺,肺失津潤,由于肺與大腸相表里,大腸主津,所以這種燥氣損傷津液。 因此,在秋季應保持一定的濕度。 秋季飲食原則是滋陰潤燥養肺。可多吃些滋陰潤燥養肺的食物,如:芝麻、雪梨、荸薺、龍眼肉、蜂蜜、銀耳、蘋果、香蕉、葡萄、菠菜、蘿卜、藕、綠豆、豆制品等。飲食宜清淡、爽口,少吃刺激性的食物,甜酸苦辣咸都不必偏好。蔥、姜、八角、辣椒等辛辣香燥之品燥熱傷津,不宜多食。羊肉、狗肉、熏烤及油炸食品等熱性食物應忌食。 ★生活養肺二法 ①補水 水為生命之源,干燥的秋天使人的皮膚日蒸發的水量在600毫升以上,所以補水是秋季養肺的重要措施。飲水要合理,多次少飲,以清淡滋潤的飲料為主。若活動量大,出汗多,應增加飲水量,這樣可使肺臟安度金秋。 ②潤膚 外在的美通過皮膚毛發來展示,表皮毛竅不僅是肺的屏障,還與肺氣相表里。秋燥首先損傷皮膚、毛發,使之晦澀難看。若保持皮膚滋潤清潔,外觀既美麗了,又令毛竅通利,促進血液循環,使肺的氣血通暢,從而起到益肺的作用。 冬季養生 冬季養生要“養藏” 。冬季氣溫驟降,天氣寒冷,是萬物休養生息的季節,人也要相應減少活動,這是適應節令的養藏行為。《史記》云: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經也。冬季養生,我們自然要天人合一,順天而行,既要借助自然之勢,順天而“藏”,還要主動出擊,借天而“補”,達到養生祛病,延年益壽的目的。 早睡晚起—晚間到清晨是冬季一天中最寒冷的時候,為抵御寒冷,人體必須消耗大量的能量,這對年老體弱的人來說尤為無益。所以,古人云:早睡晚起,必待日光。此之謂“臥藏”。 最宜進補—俗話說:“秋冬進補,開春打鼓。”顯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不僅順應自然,而且依靠自然,。進補時,最好請中醫師辨別一下自己的體質,其根本原則是畏寒體質補陽、虛火體質滋陰,以達到陰陽平衡,身體強壯的最佳效果,切勿盲目進補。冬季飲食忌粘硬生冷,服熱粥能養胃氣。特別是羊肉粥、小米牛奶冰糖粥、八寶粥等最適宜。 ★冬季鍛煉四不宜 ①不宜用嘴呼吸:冬天霧氣重,空氣中會有很多的粉塵,用口呼吸會讓病菌直接進入肺部,而鼻腔能過濾清潔空氣,所以應養成用鼻子呼吸的好習慣。 ②不宜突然進行:冬季鍛煉要慢慢適應,不能突然開始,否則對人體的消耗會較大,容易出現疲勞和受傷的情況,在每次鍛煉前都要先做準備活動。 ③不宜空腹進行鍛煉:人在清晨時血糖往往偏低,心臟功能處于較弱的狀態,空腹鍛煉會使因低血糖和心臟疾病而猝死的可能性增加。 ④不宜忽視保暖:很多人認為鍛練就不怕冷,這是錯誤的。鍛煉時要慢慢減衣,身體微熱后減最好,鍛煉一結束,就要立即穿上衣服,以防著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