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一定要遠離的五種病態
“善良比聰明重要,選擇比努力重要。”這對創業尤為重要,但對當下沉浸在創業之中的許多創始人來說,要真正做到卻極不容易。
專家匯在年末回顧研究部分創業項目時發現,許多創業團隊在浮躁與狂歡中,忘卻了初心,在挫折與困難前,又失去了雄心。我們歸納發現,創始人還常常有五種創業病態。
1、 身心疲憊。
許多創始人在公司進入業務發展瓶頸期時,此時如果不能靜下心來優化產品和推廣模式,多做減法,少做加法,尋找市場規模突破,就容易失去自信,甚至開始懷疑方向和商業模式,失去了創業的激情,進入心態疲憊期。更有甚者,在6*12的工作模式下,業務越來越多,團隊越來越大,大家越來越累,效率卻越來越低,整個團隊呈現出疲憊狀態。
這個時候,創始人一定要重新審視業務和商業模式,切忌用戰術的勤奮掩蓋戰略的缺陷。
2、 過分焦慮。
創業團隊面臨激勵競爭的市場,如果業務增長低于預期,在競爭中處于劣勢,一方面是投入不降而收入增長乏力,另一方面是團隊信心渙散,許多創始人就容易陷入焦慮,決策缺乏理性,盲目決策且變化快,讓團隊更加難以適從。越是這樣,就越容易進入錯誤應對市場競爭的惡性循環。
這個時候創始人最好要深入到用戶中去,傾聽用戶的真實反饋,去發現自己和競爭對手的區別和優劣勢,然后找到新的扭轉頹勢的切入點和策略,適當調整或重新定位。
3、 喜好表演。
因為創業成為部分人心目中的英雄,有些創始人開始追求一切可以演講表達的機會,成了各種論壇峰會上的演講家,并進入一種自我陶醉、愛表演的虛幻狀態,甚至過分夸大公司業績,時間長了,他就脫離了真抓實干的創業本色,疏忽團隊領導和業務管理將導致團隊執行力自然就會下降。
創始人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學會選擇對自己業務成長有價值的場合,拋棄傳統的產品廣告介紹方式,塑造明星專家形象,去獲得他人的認同和追隨,同時要建立起高效執行的團隊。
4、 過于現實。
有的創業者初心是要做一個大事業,設計了可以規模化復制的商業模式,但為了近期利益和暫時的收入,或者迫于資本方的要求,改變了商業模式。許多公司最后做成了項目型公司,雖然短時間里賺了一些利潤,但久而久之就成為做不大的侏儒型企業。
對創始人來說,既要注重眼前的生存,也要善于發現真正可持續發展的機會,目光要長遠,商業模式的本質就是要業務規模能實現低成本的爆炸式增長,否則就只是生意。
5、 需求臆想。
有些創始人對人性和市場有很好的敏銳察覺,但由于缺乏深入的研究,倉促上馬項目,盡管商業模式設計得令人興奮,但經過幾次產品迭代后仍然發現種子用戶留存很低,活躍度不高。這個時候如果不去理性分析用戶流失原因,而只是簡單加大運營投入,并對前景充滿信心,但往往結果不盡人意。
遇到這種情況,創始人就要重新評估用戶的需求是否真實存在,如果是剛需則還要調研這種需求的頻度如何,切忌靠經驗去臆想推斷用戶需求,否則就會陷入偽需求的漩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