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啟發原創心靈 相約論語一百”大型公益文化夏令營開營在即,王財貴教授于7月12日上午親自趕到營地看望夏令營的輔導員與志愿者,與大家做了交流。
交流會后有輔導員問王教授讀經時用平讀法還是用節奏法?王教授為大家做出了詳細的解答,也說明了自己的觀點——最能夠平實的,是最永恒的。
文字整理:清和
這個方法是非常多樣的,它好一點,差一點,或者誰來操作更好,那是千差萬別的,所以說我對方法一向都是非常的,沒有很詳細地來規定。那因此有人有一些方法問我說好不好,我說應該不錯,他說很好,他說這樣操作很好。但是如果我們客觀來說,就是放開來說——沒有個人的經驗,個人的一個習慣,這樣剖開來說,最能夠平實的,是最永恒的,平實是最永恒的。那越有越多的花樣,它會越有刺激性,它效果好像會比較好,但是它不能夠是永恒的,它是死的。
那所以所謂的平讀法或者節奏法,甚至將來我們會引入吟誦法,如果是用這三個方法來作簡單的分類,大分為這三類。所謂平讀法就是依照我們講話的方式,最自然的,(先生示范讀)節奏法它之所以稱為節奏,就是在每一個起音的地方,都是在頓一下,(先生示范讀)所以凡是單數字的句子,它都不要拉,凡是雙數字的句子,它都要拉,大體都拉在最后一個字,上下拉,一上一下,(先生示范讀)雙數字它就要變成單數字,單數字的方法就是六個字變成七個字,要變成七個字的方法就是要有一個音拉長,就形成節奏,所以節奏法是很平實的。
沒有固定的模式,不過綜合起來,我現在或者從以前到現在我都還是最支持平讀法,因為剛才說了,最平實的是最永恒的,以后我不會特別鼓勵節奏法,但是可能會適量地引進吟誦法。這一期我是希望我們以平讀法為主,但是有些如果你一定要采用節奏法,我也不反對,比較不自然,那如果偶爾用一用,他會喜歡這樣子,大家都喜歡高潮,那這樣會養成一個習慣。因為有些讀經班的人有些時候反映他自從他學會了,或者他從是在一個節奏法的環境下待過以后,他就直接用節奏法,他也不知道為什么,他沒有這種學理的分析。古人的節奏是比較特別的,沒有那么機械,這種節奏法是很機械的,就是它可以用節拍打出來的。我建議我們這一期以平讀法為主,節奏法偶爾用一用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