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情商的四種境界
情商是人類對人的情緒智力研究的課題領域。情緒商數(英語:Emotional Intelligence或Emotional Intelligence Quotient,縮寫為EI或EQ,簡稱情商),是一種自我情緒控制能力的指數,由美國心理學家彼德·薩洛維于1991年創立,屬于發展心理學范疇。情商是一種認識、了解、控制情緒的能力。但也有人質疑情商是否是一種智力能力的擴展表現。
丹尼爾·戈爾曼接受了薩洛維(P.Salovery)的觀點,認為情感智商包含五個主要方面:
1.了解自我,監視情緒時時刻刻的變化,能夠察覺某種情緒的出現,觀察和審視自己的內心體驗,它是情感智商的核心,只有認識自己,才能成為自己生活的主宰;
2.自我管理,調控自己的情緒,使之適時適度地表現出來,即能調控自己;
3.自我激勵,能夠依據活動的某種目標,調動、指揮情緒的能力,它能夠使人走出生命中的低潮,重新出發;
4.識別他人的情緒,能夠通過細微的社會信號、敏感地感受到他人的需求與欲望,是認知他人的情緒,這是與他人正常交往,實現順利溝通的基礎;
5.處理人際關系,調控自己與他人的情緒反應的技巧。
責任動力學中的責任情商是基于責任與情緒智力的關系所提出的一種新的情商研究領域。眾所周知,情商中很重要的一個內容就是責任心、責任感的問題。然而,責任心與責任感的培養在傳統的責任管理提升中缺乏理論與方法,基本是以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的方式來教導。現在這種方法已經被大家取了個外號“打雞血”、“心靈雞湯”。過多的打雞血、心靈雞湯讓我們持有懷疑態度,我們的社會越來越需要一些“干活”--能夠真正指導我們提高情商的學習與提升路徑。責任動力學的責任情商課程就是為你提供提高情商之責任領域的最佳選擇!
一,角色責任-規則情商
1,規則面前能克服內心沖突,不亂違反那些看上去無關痛癢的規則系統。比如,坐車系好安全帶、不亂竄紅燈、守時等。很多人誤認為情商就是會為人,會溝通、會體諒了他人情感,這是對情商很片面的理解。試想一個人連最基本的社會契約都不能夠遵守的話,那他待人接物的覺悟能高到哪去!
情商的最基本責任意識是角色責任情商,懂得在無論大的規則還是小的規則面前一視同仁,不偏不費,這才是情商高的第一表現。《責任動力管理學》稱這種責任情商為規則情商。
規則情商讓我們在工作、生活中減少不必要的麻煩,有更多的精力和情緒對待其他的重要事情。
你的規則情商高嗎?
《責任動力(4R4P)管理學》之責任情商高的四種境界(連載二)
規則在我心,才是建立高情商的基礎!情商高歸根結底是對自我責任概念的正確認知水平有多高自我評估。一個人不能遵守小的規則,也就是角色責任認知意識出現了問題,不知道什么是“必須按照規則做”的責任思維。不懂“必須做”責任法則后,也許能帶給自己工作與生活的各種方便,與便利。但恰恰是這種“方便”給我們高情商培養埋下地雷與定時炸彈。沒有規則意識就會在生活與工作中處處亮紅燈,也許一時無傷大雅,但這種圖方便最終會影響自己的性格與行為習慣,帶來各種情緒的的問題,甚至大的問題后果。
為什么中國人蔑視規則?
這與我們生活所碰到的現象有關。
一輛權貴的車以“勇闖紅燈”為榮!
一個有背景的人以開后門為榮!
...
規則情商是情商提升的基礎。韓亞航空兩位優秀中國女生遇難的悲劇就是由于不遵守空中規則-系好安全帶所造成的,而飛機失事后其他人幾乎都沒有大的傷害,唯獨兩位女孩。這種悲劇本不該提,但最近又發生的浙江大學副校長在高速的悲劇。不得不讓我們需要認真思考我們的規則情商。很多人非常優秀,但就是對于小的規則不在乎,不屑一顧、認為小規則實在是多余的,心里想的是大事情,而這點小規則是小事情、甚至算不上事。這樣的規則情商不能不讓我們警惕!
發現身邊的規則情商
重新發現我們身邊的小規則,找出10個小規則,再思考這十個小規則會帶給我們多大的傷害。假如我們連十個都想不起來的話,那我們規則情商真的需要認真對待。
責任情商高的四種境界(連載三)
規則情商的思考規則
--量化你的規則情商
沒有規則就沒有方圓,規則是人生活工作的坐標與導航儀表。太陽系之所以能穩定就是遵守了各自的軌道規則。為什么只有地球才有生物?因為合適的運行軌跡與規則導致了合適的生存空間。人類為什么能夠統治地球?人類跑不過老虎,大不過大象,不能天上飛,也不能水中生存,但卻統治了地球。正是因為人類深刻體會到處處是危機的規則,懂得“弱肉強食”的規則,懂得了勞動創造世界的規則,一系列規則思維最終成就了人類大腦進化到可以制造工具的規則思維。
人類與動物區分就是工具的制造與運用。工具的出現,第一個功效是發展了人類的理性思維,這個思維理性就是工具理性。工具理性讓人類擁有規則的規律-量化計算概念。我們無時無刻不在量化:我們量化時間的刻度,量化空間的距離,量化資源、價值、地位、財富、權利的多寡,量化我們的投入與產出等等。總之,但凡能夠量化的,我們都會固化成為規則。
當各種規則撲向我們的生活與工作,我們是否一一遵守?答案是“否”!因為工具理性不僅帶給我們的正面的價值,同時也帶給我們負面的影響。這個影響就是功利主義規則思維-追求最省力、最高效、最節約、最便利的效果。為了省時間我們不愿意等紅燈,為了自己舒服我們不愿排隊講秩序。功利主義是人類工具思維進化的結果,我們不斷地計算自己的成本與收益,在既定的收益面前,我們能夠省功的就不會多做功,這就導致了人類對不同規則擁有不同的偏好與忽視。在利己的時候我們會捍衛規則的力量,在利他的時候我們可能會踐踏和破壞規則。于是,我們有了考試的規則,在高分決定大學夢與未來的規則下,學生、老師和家長就傾其所能投入這個規則系統。
規則量化思維是培養高責任情商的重要思維方式之一。掌握好的規則量化思維方式,會讓我們日常行為從容不迫,反之,就會產生紊亂和麻煩。
常見的量化規則有以度量單位為責任情商思維的對象。
時間量化的規則,以時間為導航規則的責任情商單位。
對于各種具有明顯約束截止期的量化規則的遵守。如,上下班、交通、信用卡日期、銀行還款等。這些構成我們量化規則的一部分。低規則情商的人經常不在乎、漠視甚至破壞其中一種或幾種以時間量化規則導航的事情,最終帶來各種不必要的麻煩和不良后果,不僅影響工作和生活的穩定性還帶來各種損失。高責任情商的人首先是強時間規則導航的人,把時間觀念視同為生命一樣重要,絕對不輕易破壞時間規則,基本不會為了時間規則的問題而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