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綱要
(一)互聯網+:歷史性的新窗口。
1、農業時代和工業時代的教育?
——人力的再生產
——知識的再生產
2、互聯網時代給教育怎樣的沖擊?
——知識體系與實踐體系
——創造力與生產力
3、“互聯網+教育”已經走過的20年:
——E-learning
——MOOC
——可汗學院
(二)教育“去中介”:
1、學校的未來?
——學校為什么產生?
——學校因什么發展?
——今天學校的困惑?
——轉型后的學校是怎樣的?
2、出版的未來?
——出版業曾經的價值?
——出版業受到怎樣的沖擊?
——出版業的創新樣本?
3、知識市場的未來?
——維基百科到百度知道
——從知乎到在行
——從轉移到生產
(三)教育“去邊界”
1、一切行業都是教育業
——制造產業中的教育
——餐飲產業中的教育
——健康產業中的教育
——資本產業中的教育
2、教育業走向大協同
——無處不在(如何學校+?)
——無人不為(如何老師+?)
——無事不用(如何問題+?)
——無時不有(如何場景+?)
3、教育市場的共享經濟
——教育眾籌
——教育互助
——教育共享
(四)教育“去規戒”:
1、不對稱的世界
——信息不對稱下的教育
——能力不對稱下的教育
——觀念不對稱下的教育
2、教育成果如何衡量
——標準化評估與認證?
——績效測量與評定?
——共建、共有、共享?
3、教育變革與社會進化
——生產教育?
——生活教育?
——自我教育?
(五)互聯網+教育:對政府和行業管理新變革
1、基礎平臺的搭建。
——大數據共享平臺
——新知識市場規則
——實驗與咨詢開放平臺
2、行業部門的新定位。
——趨勢發布
——專業工作者協會
——重大原創性研究
——認證支持
課末復盤:互聯網+教育,使命召喚!
卜安洵老師“互聯網+”政府版1+3系列講座
《互聯網+:新時代呼喚新變革》
《互聯網+農業:再造新天地》
《互聯網+教育:使命召喚》
《互聯網+交通:城市新紀元》
課程時間:
每門課均有半天版和一天版。1+3合講,共為2-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