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平,周國平講師,周國平聯系方式,周國平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周國平 2022年度中國100強講師
    著名哲學家、作家
    46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量
    掃一掃加我微信
    周國平:周國平對話濟群法師:未經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過
    2016-06-14 4401

    周國平與濟群法師,一位是研究西方哲學的哲人,一位是致力于佛法弘揚的高僧,兩位神交已久的智者,圍繞現代人的生存、生活、生命,展開一場自由精彩的跨界對話。他們所談論的內容既是哲學關注的,也是佛法要解決的,更是現實人生回避不了的問題。

    從小,人們被送去學校,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世間的學問,取得謀生的方法。但無論學位有多高,人生還是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問題,煩惱并不因學識的增長而減少。面對生活中的起起伏伏,種種煩惱,人們急切地向外尋求解決之道,苦苦追逐后過上了夢寐以求的舒適生活,財富、權力、名聲都不再遙遠,可心中依然感受不到幸福。問題究竟出在哪里?人們陷入深深的迷茫。

    在金錢掛帥的旗幟下,很多人似乎已經忘卻了精神的需求。正是這種忘卻,使人們的內心處于嚴重的失衡狀態。當精神世界成為一片廢墟之時,物質能否填補其間的空白?能否成為我們人生的無悔追求?

    早在公元前5世紀,西方的蘇格拉底和東方的釋迦牟尼雖然素不相識,但他們卻有著相同的思考。蘇格拉底說:“未經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過。”釋迦牟尼說:“不知正確的教法而活百年,不如聽聞正確的教法而活一日。”語言表述上的高度相似絕非偶然,關于這一點,哲學和宗教早有共識:只有從生命內在才能尋得真正的意義,人生最高的目標便在于向內尋求覺醒。

    2500年后,東方的佛學與西方的哲學終于相遇了。

    周國平與濟群法師,一位是研究西方哲學的哲人,一位是致力于佛法弘揚的高僧,兩位神交已久的智者,圍繞現代人的生存、生活、生命,展開一場自由精彩的跨界對話。他們所談論的內容既是哲學關注的,也是佛法要解決的,更是現實人生回避不了的問題,周國平闡發西方哲學對這些問題的看法,濟群法師則從佛學角度分享他的認識。

    此番東方智慧與西方文明的碰撞,有著對中國世俗生活的觀察和思考。在今天的時代,他們的聲音值得每一個被欲念和煩惱所困的人傾聽。他們的智慧向人們指出一條內心歸于和平的途徑。


    學會思考俯瞰人生

    在這個信息時代,周國平坦承自己是一個落伍者。無論何處,人手一部手機,人們都在埋頭專心地接收和傳播信息,每見這個情景,周國平內心總是困惑不解:“我堅定地認為,一個人完全不需要知道許多信息,只需要知道與自己的生活和心靈真正有關的東西,那超出的部分不但無用,而且擠占了有用東西的空間,擾亂了內心的秩序。”

    大部分的時間用在讀書、寫作上,過著在外人看來極其簡單的生活,但在周國平看來,保持思考的熱情卻能讓他享受生命的快樂。

    如今這一切的美好狀態都源于多年前的一個美麗的誤會。

    中學時代的周國平最喜歡數學和語文兩門學科,填報志愿時,兩者都不肯舍棄,內心倍感糾結。毛主席的一句話冥冥中給了他指引:哲學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概括和總結。周國平回憶道,“當初報考哲學系只是抱著如此幼稚的想法,對于哲學再無更多認識。”還曾填報復旦新聞系,北大和復旦中文、歷史系的周國平,最終順利被第一志愿——北京大學哲學系錄取,種種偶然間,他向著哲學走近了一步,不然今天的中國可能少了一位哲學家,多了一位新聞人或翻譯家。

    雖是“誤入”哲學之門,但周國平卻在哲學中尋得了生命的方向。周國平自詡是個“情感上敏感,容易為生活中的情感問題感到痛苦,并喜歡想大問題”的人。六七歲時,他突然明白自己將來會死,內心對死亡產生了深深的恐懼,還開始質疑:“既然現在經歷的這些快樂有趣的事情都會消逝,最后的結局是死,生活到底有什么意義?”高興時一想這些都是暫時的,立刻就感到虛無。

    這些人生的終極問題是每個人都需要面對的,然而更多人選擇回避,有些人覺得這是人人需要面對的問題,我何必特別去關注這些問題?很多人或許想想就過去了。“從思考者的眼光看,這些不思考的人看似活得很愉快,其實純屬傻樂,有些淺薄。”骨子里的認真態度讓周國平不甘于被這些問題困擾住而糊涂地度過余生,他始終想探究一個結果出來。“哲學就是干這件事的,可以說和我的性情特別吻合。”

    從古希臘的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到康德、尼采,包括馬克思,多年來周國平博覽這些大哲學家的原著,傾聽他們聲音,觀察他們的思考。搞了一輩子哲學,周國平恍然,雖沒能找到最后的答案,但大問題想多了,卻讓自己在生活中有了一個好心態。

    “當你從局部中跳出來,看一看人生的全景,想一想人生中究竟什么是重要的,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后,你仍然在過具體的日子,做具體的事情,但心態不一樣,境界也不一樣了。”周國平頗有體會地娓娓道來。

    生活中,周國平常感覺有兩個自我,一個是身體的自我,一個是更高的自我。在周國平看來,很多人都是身體的自我在活著,那個更高的自我沒醒過來所以不起作用,如果經常想哲學問題的人,更高的自我醒過來了,“那便有一個更高的立足點,可以俯瞰人生,不會把人生中具體的經歷看得那么要緊。”

    周國平坦承,當生活中遇到一些痛苦的事,或是家里夫妻間有些爭執等瑣碎的小問題時,雖然情緒上會不高興,但很快在那個更高的自我帶領下,便能站在制高點上感悟到這是過眼煙云,不必太過在乎。


    以出世心行入世事

    哲學所關注的問題正是佛法要解決的問題。

    在沉靜的黃墻之內,在繚繞的香火之中,在悠長的梵唱聲中,一位身著灰色僧袍的覺者走來,他氣定神閑,毫不著急,身上散發出平和的氣息。他專心無語,步履飄逸,因為就在當下,既不急著出發,也不急著到達。

    濟群法師17歲剃度出家,這在佛教中稱為童真入道,1980年,他成為中國佛學院的第一批學生。畢業后他便承擔起如來事業,為法的延續而堅持著。幾十年中他始終堅持學修和教學一以貫之,在閩南佛學院指導研究生修學,為蘇州大學和廈門大學的青年學子答疑解惑,參與創辦了戒幢佛學研究所,并摸索出一套適合當代佛教教育的體系,更建立起引導大眾修學佛法、走向生命覺醒的心靈學院——菩提書院。

    濟群法師平時的生活分處蘇州和廈門兩地,在廈門,他居于五老峰阿蘭若處,那曾是近代高僧弘一大師住錫南普陀期間的掩關靜修之地,石砌的禪房掩映在山間,一張書桌、一盞臺燈,當他與滿壁的佛典為伴,那就是他的幸福時光。法師在此靜心修學,并修訂一些佛學文稿。

    法師坦言,山居的時光于自己對佛法的思考很有幫助,“生活在自然環境中,能使人變得淡泊沉靜,使心處于空靈的狀態。適當遠離世俗生活就能從一個比較客觀的角度去觀察世界,更容易認識人生真相。”

    在多數人印象中,佛法離生活很遙遠,道理亦高深莫測。用周國平的話說,濟群法師善于用日常的話語說透精妙的佛理,多年來,便是在這方寸的石屋斗室中,濟群法師用他對經教義理的現代詮釋,使更多俗世中的煩心人得以品嘗法味,啜飲甘露。

    日益繁忙的法務使法師獨享山色的閑暇相應減少。法師說自己并不習慣四處奔忙,但他仍不遺余力地各處弘法——在蘇州西園寺上一些課,或到別處做幾場講座,接待各方的來訪。日子就在一動一靜中流動著。

    幾十年的修學過程中,濟群法師始終致力于探究生命的真相、解決人生的問題。在教學之外,濟群法師謝絕一切社會頭銜和行政職務,“我覺得人只有在自由開放的狀態下,才會有智慧的火花。每天都在機械、忙碌的生活常態中,會扼殺靈性的東西。我不喜歡管人管事,也不愿意被別人管,害怕介入復雜的行政事務中,更討厭無謂的應酬。”

    誠如周國平對濟群法師的評價:“他是一個關注現實、惦念眾生的理想主義者,孜孜不倦地傳播人生的真理。”阿蘭若處的禪房白墻上掛著“發心求正覺,忘己濟群生”的木刻楹聯道破了蘭若主人“以出世心行入世事”的境界——毫無保留、徹底無我地自覺覺他,消除蕓蕓眾生的迷惑和煩惱。


    相遇在這個時代

    一個僧人和一個哲學工作者相遇在這個時代也代表著這個時代的需求。這些年的弘法歷程中,濟群法師明顯感覺到,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思考人生意義的問題:人為什么活著?生從何來,死往何去?“對這些問題的思考和困惑是每個生命原本就具有的,物質匱乏的年代,大家會覺得物質的擁有可以解決任何問題,但現在很多人富起來卻發現并非如此,所以一部分人開始先有了思考。但這些問題一般人靠自己是不太容易想清楚的,哲學、佛學正是關注和解決這些問題的。”

    濟群法師說,佛法提供的角度是充分認識心性,造就心態、人格及生命品質,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認識心性的智慧來自于對自我的正確認識和世界的正確認識,佛法認為,人類之所以有很多煩惱和痛苦,主要根源于我們對自己的誤解,我們看不清楚,所以會產生很多錯誤認識,另一方面,對世界看不清楚,對其產生錯誤認識,就會產生貪嗔癡等很多負面情緒。“要真正擺脫這樣的煩惱需要對自己和世界有正確的認識,佛法的道理就是告訴我們生命的真相和世界的真相。通過這種認識,再通過禪修,最后就能開啟智慧,就能擺脫生命的迷惑和煩惱。”

    西方哲學一直試圖用理性來認識人自身以及心性,但自康德以來便知道這是走不通的。法師坦言,對心性的認識不是西方哲學的長處,恰恰東方佛法可以彌補,這成為兩位智者對話的基礎。

    多年的哲學研究讓周國平體悟到,真正的哲學有別于目前的哲學教育,“不是給人一些標準答案讓人相信并接受,而是讓人學會獨立思考。哲學只向你提問,不給你答案,它把你引到那些最高問題之中,它就盡了它的責任。如果你真正去想這些最高問題,你對它們的思考保持在敏銳和認真的狀態,你就真正進入了哲學。”

    自2012年兩位第一次見面,在法源寺的走廊下,在周國平的茶室中,在“全新一代君越·思想湃”的舞臺上,濟群法師和周國平在放松的狀態下隨著思維的自由流淌交流了一個又一個問題。法師坦言:“和周老師對話,讓我開闊視野,激發靈感,增長見識,可謂暢快!”而周國平也由衷地表示:“在生命覺悟的領域里,哲學給佛學當配角一點兒也不冤枉,和法師對話堅定了我一個信念,即人生問題的究竟解決是在佛法之中。”

    他們關注社會精神層面的問題,又獨立地從事佛學和哲學的研究,周國平希望“把二者合起來,為改善時代的精神狀況盡點力”。濟群法師也認為可以“為解決社會人生問題提供思路”。

    傾聽智者的聲音必將引人思考,然而在忙亂的生活中,這些的思考的火花渺小而脆弱,很容易熄滅。

    “現代人事情太多,想法太多,干擾我們內心的東西太多了,要讓智慧的火花能在內心中持久地產生作用,并不斷增長不是很容易,所以需要對生命永恒問題長久的思考,有了思考,才會去尋找答案和解決方法。只有內心認可這些問題是人生最重要的,那就會愿意去接受一種文化的學習。”

    言語間,濟群法師的眼神中透出深厚的悲心和恢宏的愿力。為了讓更多人關注這些生命問題,并能共同探討,近日,濟群法師構建的“找回自己讀書會”微信公眾號正式上線,在這里,法師希望為迷失的人們點亮心燈。

    舟車勞頓中的濟群法師依然有著山居時的淡定和從容,或許這便是修行人的境界——因為慈悲,入世度眾,因為智慧,不著世間。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m.transparencyisgood.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少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高清国产一区在线| 51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无码丰满熟妇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青草影视| 国产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毛片国语 | 国产av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凹凸|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免费观看 |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无码| 曰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在线免费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日本视频| 一本岛一区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观看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毛片不卡av在线播放一区|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久久|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 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左线 | 91video国产一区| 人妻夜夜爽天天爽爽一区| 69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浪潮免费|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无线| 女人和拘做受全程看视频日本综合a一区二区视频| 日韩精品一区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四区在线观看| 亚洲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观看| 日韩免费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中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午夜福利AV一区二区无码| 日本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香蕉一区二区在线网站| 日本一道一区二区免费看|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