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報訊(記者 施曉平)中國空軍大校、央視特邀空軍專家焦國力昨天做客獨墅湖圖書館第86講湖畔論壇,帶現(xiàn)場聽眾探秘航空母艦。
在許多人心目中,航母是很遙遠、很高深、很神秘的軍事武器。作為中國科普作家協(xié)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科普作協(xié)國防委員會副主任,焦國力此次特意來蘇,以航母為對象開展科普演講。
焦國力說,如今主要起威懾作用的航母,是有著“四宗最”的現(xiàn)代武器:一是最具爭議,比如美國前總統(tǒng)克林頓一碰到危機就問“我們的航母在哪里”,而蘇聯(lián)最高領導人赫魯曉夫卻覺得航母是一口“漂浮在海上的活棺材”,意思是它本身的防衛(wèi)能力很差;二是“保鏢”最多,一個航母戰(zhàn)斗群通常包括航母1艘、導彈巡洋艦2艘、導彈驅逐艦2-4艘,攻擊核潛艇2艘,供應艦1艘,還可以根據任務的不同,對艦船種類、數量進行不同的編配;三是最昂貴,如今一些國家一艘航母的建造費用已達數十億美元,甚至上百億美元;最后是最難駕馭——由于航母甲板長度有限,戰(zhàn)斗機起飛、降落難度很大。
演講中,焦國力還介紹了航母上士兵如何生活、我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艦”的前世今生等內容。他說,未來我國會有若干艘航母,需要大量官兵和工作人員,感興趣的青少年要學好知識,通過報考海軍航校、艦艇學院等院校,爭取成為航母上的一分子,為保衛(wèi)祖國作出貢獻。